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与城乡收入不平等的拟合关系,并构建我国城乡1978-2010年时间序列数据,计量检验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与城乡收入不平等的关系.本文的结论是:从降低城乡收入不平等程度着手,可以有效的缩小城乡消费差距,最终提高全民消费需求,这是解决居民"收入--消费"问题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2.
鼓励进城农民工自主创业是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CMDS)和测算的数字经济指数,实证检验社会交往内卷化对进城农民工创业的影响,以及数字经济在其中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社会交往内卷化显著抑制了进城农民工创业,且对机会型创业的抑制效应更大;数字经济负向影响进城农民工的生存型创业,而对机会型创业的影响为正向;数字经济有助于缓解社会交往内卷化对进城农民工机会型创业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对城乡劳动力就业不平等的再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三级化,在城镇不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中存在严重的城乡劳动力就业不平等问题。就业不平等具体表现为农民工限制进入、农民工劳动行为限制、同工不同酬等方面,也包括劳动就业形式及保险和受教育等方面的隐性不平等。造成不平等问题的原因,有体制规定的原因,也有农民工素质较低的原因。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文提出要调整政府的角色和就业政策,建立无差别的城乡统筹劳动力市场,并通过教育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农民工进城落户的过程中,已经实现全家进入城市的农民工更容易产生在城市落户的需求,而且只有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民工进城落户才能最大限度避免因个人进城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通过对西安城六区农民工的调查,将全家进城农民工的经济需求、社会需求等进行梳理,并采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全家进城农民工城市落户需求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年龄、文化程度、打工时间、寻求更多发展机会、进城具备条件判断、打工收入、子女教育费用、户籍解决麻烦作用、户籍对提高地位作用9个变量对全家进城农民工的城市落户需求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5.
林素絮 《财会月刊》2015,(4Z):25-28
本文使用包含二次项的非线性多元回归模型,对中国的金融发展和收入不平等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意在用中国数据再次检验Greenwood-Jovanovich(GJ)假说的可信性。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金融发展与收入不平等呈倒U型关系,这与全球经济发展水平与收入不平等也呈倒U型关系相一致,但是经济增长会减少收入不平等,而通胀会加剧收入不平等,而且通胀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要远大于经济增长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CHIP2002和CHIP2013中的城镇和农村住户调查数据,研究这一时期城乡地区之间收入差距的变化以及对全国收入差距贡献的变化。一方面,伴随着21世纪以来旨在影响收入分配问题的新政策的施行,地区之间收入差距基本上呈现显著缩小的趋势,教育和家庭结构等特征的系数效应对于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正在减小。另一方面,不平等指数分解揭示出,地区之间收入差距对于全国收入不平等的贡献正在缩小。然而,教育的禀赋贡献仍呈现扩大趋势,这也进一步强化了人力资本对于缩小收入差距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杨鹏飞 《管理观察》2017,(1):144-148
新制度学派的劳动力分割理论将劳动市场划分为一元劳动力市场和二元劳动力市场,一元劳动力市场具有工资高、有较强的稳定性、工作条件相对优越、安全性好等一系列特征;而二元劳动力市场刚好相反,存在着工资低,工作不稳定,易失业,安全隐患等问题。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在很大程度上看,就是典型的二元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明显,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越来越多,加剧了城镇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性,也正是由于这种分割性,造成了农民工群在城镇收入低,流动性大。本文以西部地区劳动力市场现状为背景进行分析,主要以农民工作为研究对象,希望可以为相关业者们提供研究借鉴。  相似文献   

8.
一、城市农民工的生存现状 (一)面临就业歧视与就业压力.农民在进城成为农民工的第一步--就业上便处于不平等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2011年上海外来农民工情况调查数据,基于绝对收入和相对收入双重视角,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语言对外来农民工收入的影响。研究表明,上海话熟练程度的提高不仅有利于增进其绝对收入,而且还会对其相对收入的感知起到正向作用。普通话和家乡话的熟练程度对其绝对收入和相对收入的影响均不显著。上海话作为一种重要的非制度因素,已经成为上海市外来农民工获取心理平等感觉的一种媒介,对于其主动融入城市生活以及减小受排斥的预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朱若鑫 《现代企业》2020,(3):150-151
在我国的农村地区,经济来源主要是农民工进城务工收入、农业种植和畜牧业养殖,与城区相比,人才外流量大,农村产业竞争力和持久发展动力明显不足。从长远来看,要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还需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