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蒙 《秘书工作》2006,(5):38-41
[编者按]《读书生活》栏目开办以来,深受读者欢迎,许多读者来信、来电希望把这个专栏办得更好.为了满足读者的要求,我们准备陆续刊登一些学界宗师、文化名人关于读书方面的体会文章.从本期起,我们分三次连载著名作家王蒙谈他的读书生活的文章,敬请读者垂注.……  相似文献   

2.
亓丽 《秘书工作》2006,(2):51-53
周福明同志曾长期在毛泽东主席身边工作,他曾经给我讲过许多毛泽东读书的故事.今天,我把从他那里听来的点点滴滴整理成这篇短文,奉献给&;lt;秘书工作&;gt;杂志的读者们,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刘文森 《秘书工作》2006,(12):25-26
日前,我在翻阅&;lt;秘书工作&;gt;2006年第2期时,看到“读者之友“栏目中有一则关于“意见“文种行文方向的问答.编者在回答读者的提问时谈及“意见“在行文上应把握两个方面:一是在行文关系上,应视为下行文.……  相似文献   

4.
去年以来,我们市党委办公室系统在实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切实转变机关和干部作风,出台了&;lt;关于切实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规定&;gt;、&;lt;关于加强自身建设的若干制度&;gt;,特别是对密切联系基层、密切联系群众作出了具体规定,并定期检查,督促执行,取得了新的成效.年内,市委办公室系统有多项工作受到上级主管部门和同级党委的奖励,其中信息调研和保密工作,得到中央办公厅表彰.……  相似文献   

5.
来函照登     
编辑同志:   &;lt;秘书工作&;gt;2005年第10期“说文解字“栏目中&;lt;成语正字五则&;gt;一文,以日常工作生活中容易出错的几则成语为例,进行辨析,富有知识性、可读性,让读者增强了对成语应用的理解和认识.但文中称“希世之珍“不知所云,其中“希“字当为“稀“字之误.笔者不敢苟同.&;lt;新华字典&;gt;载明,“希“字也有“少“的意思,所谓物以希为贵,即是此义.……  相似文献   

6.
亓莉 《秘书工作》2006,(11):8-10
1942年,毛泽东在&;lt;改造我们的学习&;gt;的著名演讲中有过这样一段精辟的论述:“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他老人家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纵观毛泽东的一生,他不仅是勤奋读书的杰出楷模,更是创造性地把书本知识运用、指导于工作实践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7.
刘金树 《秘书工作》2001,(10):25-26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进程中,我们党的领袖们创造了很多经典文献.&;lt;毛泽东选集&;gt;和&;lt;邓小平文选&;gt;中的文章,都堪称传世之作.我们党的这些光辉历史文献,都曾经和正在激励、鼓舞着我们一代或几代人从胜利走向胜利.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就是这些文章都是革命斗争的精辟总结,言之有物,针对性强,即毛泽东说得“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之箭射中国革命之的“.而要做到这点却是不容易的,其作者必需熟知情况,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素养和文字驾驭能力.这正是我们机关文字工作者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8.
去年以来,我们从学习贯彻中办&;lt;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gt;和省委办公厅&;lt;关于加强公文处理规范化工作的意见&;gt;入手,在市委机关和全市党委系统开展了公文规范化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全市党的机关公文已基本实现了规范化.……  相似文献   

9.
看了&;lt;秘书工作&;gt;2005年第3期关于细节决定成败的讨论文章,觉得很有价值,很有必要.作为一名县委书记,深知办公室工作的重要性和琐细性,今借贵刊一角,谈一下我对办公室工作中“细节“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我在&;lt;细节决定成败&;gt;一书中着重强调了细节的重要性,并对细节理论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本文中,我将把对细节理论的一些新的思考介绍给读者,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卷首语     
公历十二月,大体对应农历十一月,传统上叫做“仲冬“,但今年的冬天来得很晚,只是月初骤然来临的一股寒流,才使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冬意.就在这迟到的冬日,我们给读者朋友送来今年最后一期&;lt;秘书工作&;gt;杂志.……  相似文献   

12.
钱文忠 《秘书工作》2007,(12):52-54
我们约请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热播的《玄奘西游记》主讲人钱文忠教授写一篇文章,谈谈他个人的读书体会.当我们收到这篇剖析国人读书现状以及介绍老一辈学人读书生活的文章时,深为钱教授的忧患意识和谦逊品格所感动.我们认为文中的见解和所记述的老一辈学者的读书方法对处于繁忙生活中的我们有着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1951年2月,中共中央以内部文件的形式印发了&;lt;关于纠正电报、报告、指示、决定等文字缺点的指示&;gt;(以下简称&;lt;指示&;gt;),指出了当时文电中存在的文字缺点,并提出了相应的纠正办法.这个&;lt;指示&;gt;是毛主席主持起草并亲自修改过的,既是对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30年中公文工作经验的高度总结,又是建国以后党的公文处理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55年后的今天,重温这篇&;lt;指示&;gt;,我们不仅可以深刻领会它对公文处理工作的重大指导意义,而且能够体悟出它所蕴含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4.
我于1955年至1959年期间担任彭德怀同志的秘书,有幸亲身感受了他那坚强的党性和崇高的品格,直接受到了他的亲切关怀和谆谆教诲.1998年,为了纪念彭德怀同志诞辰100周年,在一些老战友和有关出版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我把自己日记中有关彭老总的言行摘出作为纲目,由我和当年一起在彭老总身边工作的王焰、王亚志、王承光等同志进行了大量的补充和注释,编成&;lt;秘书日记里的彭老总&;gt;一书并得以付梓发表.现应&;lt;秘书工作&;gt;杂志社的邀约,从中选出一部分供读者阅读,事实资料没有改动,只作了一些文字调整.纪念彭德怀同志诞辰100周年,在一些老战友和有关出版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我把自己日记中有关彭老总的言行摘出作为纲目,由我和当年一起在彭老总身边工作的王焰、王亚志、王承光等同志进行了大量的补充和注释,编成&;lt;秘书日记里的彭老总&;gt;一书并得以付梓发表.现应&;lt;秘书工作&;gt;杂志社的邀约,从中选出一部分供读者阅读,事实资料没有改动,只作了一些文字调整.……  相似文献   

15.
永远的朋友     
等待&;lt;秘书工作&;gt;的到来,已经成为我生活中最美好的期待,每次把她拿在手中,总是有种难以抑制的欣喜.阅读着一篇篇朴实无华的文章,感受着实践中得出的真知灼见,学习着为人处世的道理和撰写文稿的方法,我的心变得越来越豁亮.……  相似文献   

16.
贵刊开设“说文解字“栏目,刊登有关语言运用方面的文章,对于提高秘书人员的语言运用能力大有帮助.该栏目的文章,短小精悍,言之有物,每期我都细读.最近在贵刊2004年第11期读到陈全同志&;lt;关于对“通感“修辞方法的认识&;gt;一文,收获不小.……  相似文献   

17.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是毛泽东同志的一贯主张.他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斗争实践中,极力倡导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而且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为我们写下了许多文质并美的调研文章,&;lt;反对本本主义&;gt;即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8.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在&;lt;冬夜读书示子聿&;gt;这首诗中写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意思是说,从书本上学习到的知识,总是不够扎实,也不够用的.只有经过自己身体力行地去实践,才能够获得全面的知识.这两句话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直接知识与间接知识的关系,讲得十分透彻.告诫后辈不要把自己关在书斋里死读书,读死书,而要走向社会生活,才能从实践中获得真知,提高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从1988年起,我就开始订阅&;lt;秘书工作&;gt;,17年来,我和&;lt;秘书工作&;gt;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加入秘书工作队伍之日起,我就把阅读&;lt;秘书工作&;gt;杂志融入到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期期必看,篇篇必读,不断地从中汲取养分,充实自己.起初我负责办文办会工作,就是从“文书处理“、“会务工作“中学来的工作方法,才使我在新的岗位上顺利地迈开了步伐.   ……  相似文献   

20.
&;lt;秘书工作&;gt;对我们做好办公室工作很有帮助,每当工作中遇到困难和难题时,都能从中找到答案.因此,我们非常重视对&;lt;秘书工作&;gt;的征订和学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