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海南乡村振兴开局良好,成效显著,但在其实践过程中存在乡村产业发展不充分,乡村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自由贸易港建设,有利于推动海南乡村“三产”融合发展以及培育本土创新型人才,有助于海南构建新型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服务业的产业体系。自由贸易港与海南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是:合理利用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化开放性政策,坚持创新农产品加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模式;加强国际农业交流合作,扩大农产品流通范围;开设国际化农村技术院校;建立新型农业“试验区”。  相似文献   

2.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加快推进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是我国高质量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大战略新举措。海南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更加开放的国际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为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基础性、战略性的人才支撑。内涵理解认知偏差、课程体系不完善、跨学科合作不足以及缺乏国际化视野是海南深化创新创业国际化教育改革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建立创新创业国际化教育的高校教学管理合作组织、完善国际化师资培训机制、创新团队合作模式、加快创新创业教育的跨学科平台建设是有效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李猛 《国际贸易》2023,(5):74-83
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中,构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体系不仅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要求和有效途径,更是海南建设世界一流自由贸易港的重要制度保障。目前,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治保障体系建设面临涉外案件数量增加、制度创新遭遇“上位法”体制障碍、行政管理体制过于分散化、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存在明显差距等一系列问题和挑战。为此,海南需要积极借鉴中国香港、新加坡、迪拜等国际著名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有益实践经验,对接RCEP、CPTPP、DEPA等新一代国际经贸协定中的高标准知识产权保护规则,通过改革知识产权司法制度、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立法、构建综合性行政执法体制、建设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等方式,加快建立起与高水平对外开放相适应的知识产权法治保障体系,为知识产权创新发展奠定法治基础,助力知识产权保护的中国式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大数据的发展以及自由贸易港高度自由开放的环境给海南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与此同时也给海南自由贸易港意识形态建设带来了新的风险、新的挑战。研究表明:大数据加快了意识形态风险的扩散,加剧了意识形态风险的传播,也形成了意识形态风险的隐匿性呈现。因此,充分认识并发挥大数据的作用,在预警监测、预警分析、预警响应三个维度构建海南自由贸易港意识形态风险预警体系是海南自由贸易港意识形态建设的客观要求。而在组织、制度、技术以及人才方面加强政策保障,则是提升海南自由贸易港意识形态风险防范能力,充分发挥意识形态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引领力和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张双 《北方经贸》2024,(3):112-115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国家重大战略。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过程中,海南应突出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制度优势、政策优势,加快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高质量发展。本文在全岛封关运作背景下,主要分析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人才需求、制度开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海南自由贸易港的高质量建设与发展。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全力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高质量发展的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明确要通过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制度”以及“与跨境服务贸易配套的资金支付与转移制度”来推动服务贸易的自由便利。由此,海南自由贸易港深化了跨境服务贸易制度建设的进程。经过近三年的实践,海南自由贸易港在跨境服务贸易方面积攒了较多经验,但在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的编制、跨境服务贸易的监管等方面还有待完善。未来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服务贸易的对外开放规则既要从实体方面开放跨境服务贸易的具体领域,又要从程序方面为跨境服务贸易营造自由化和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同时要创新监管机制,守住风险底线。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通过法律的形式明确旅游业和休闲农业是海南自由贸易港重点发展产业,为海南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而休闲农业是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切入点。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旅游业和休闲农业可以借助数字技术的优势,通过产业数字化进一步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推动休闲农业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海南自由贸易港与东盟国家产业联动发展对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有着巨大的影响。系统分析海南自由贸易港与东盟国家产业联动发展的基础,并结合海南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和投资状况分析,阐释了海南自由贸易港与东盟国家产业联动的重点领域,并最终提出海南自由贸易港与东盟国家产业联动发展的具体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南海是关系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地理空间。基于南海区域经济合作的视阈,探讨琼港合作如何推动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在理论价值的层面,区域合作理论构成琼港合作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理论基础。在实践意义的层面,琼港合作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可以促进区域合作交流互动,推动琼港协同发展、联动发展,推进建设贸易强国与海洋强国。在路径优化的层面,琼港合作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路径包括:深化海南自由贸易港+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合作;以琼港为中心构建泛南海经济圈;琼港对接国际自由贸易规则;琼港共同参与南海海洋治理。  相似文献   

10.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的出台,标志着海南探索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金融开放步伐加快,有效维护海南自贸港金融安全是保证自由贸易港稳定快速发展的核心所在。研究海南自由贸易港的金融安全问题,有助于维护国家经济稳定,促进我国经济在开放转型的过程中平稳较快发展。基于海南自由贸易港金融安全对国家经济平稳发展至关重要的视角,结合海南金融发展现状,探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发展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的风险,提出维护海南自由贸易港金融安全的建议,从而促进海南自贸港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1.
“澳门-珠海”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极点,在我国打造全面开放的新格局中,珠澳要紧抓粤港澳大湾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两大政策优势,借鉴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经验,打造两地融合开放新格局,全力支持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本文通过对比分析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发展特点以及政策研究,探讨珠澳联动发展的机遇,从探索建设自贸组合港、发展特色金融,以及共建高水平开放经济体系等五方面为珠澳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中所提出的“税制竞争”这一全新的区域发展理念,《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第27条明确了在商品和服务的零售环节开征销售税的短期目标和进一步简化税制的长期目标,决策者希冀能在不改变且不影响中国境内除海南自由贸易港以外的其他地区所施行的普适性标准税制的前提下,重新建构一套更加契合海南发展需要的区域性特别税制。此种服膺于税制竞争的“税制另造”方案不仅有别于域内外各类自由贸易园(港)区既有的税制实践经验,也突破了中国在改革开放后以提升税制统一性为基本导向的传统改革路径,但以税法基础理论的视角观之,不难发现决策者所欲实现的“法外简化”仍立基于“稽征经济”与“税收公平”这两大税法基本原则,且由此所形成的“特别税法”亦能在“将海南定位于准关税区”的制度前提下实现逻辑自洽。唯需强调的是,此种基于“税制另造”理念的区域性税收立法模式最终能否成为一项稳定的税收制度安排,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通过《海南自由贸易港法》所建立的区域性特别税制与中国境内港外的普适性标准税制之间能否实现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3.
张琦 《商场现代化》2022,(7):181-183
按照中央部署,着眼于国际国内发展大局,在海南全岛建设对标甚至超越迪拜、新加坡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因此建立改革自贸港的特色税制是先决条件。本文从自由贸易港和税收制度两个角度出发,对自由贸易港和税收制度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归纳总结,并结合海南自由贸易港的特殊风险,从立法先行、重构模式、完善税制方面进行了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社会经济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海南省被赋予改革开放的新使命,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成为我国参与国际贸易、提高国际地位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南自由贸易港自2018年以来,稳步推进,成效显著。但与发展较为成功的香港、新加坡、阿联酋迪拜港相比,海南自贸港仍有许多不足,因此应借鉴这些成功港口的经验,结合海南省的自身优势,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港建设模式,在产业结构、管理体制、自贸区功能等方面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15.
国家确立了构建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的战略任务,但目前各界对自由港、自由贸易港内涵的认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自由贸易试验区与自由贸易港关系的理解也多种多样。本文通过梳理自由港的本源“基因”和历史“进货”路径,从自由港与各类特殊经济功能区发展的关系角度,阐述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创新的一些基本点,提出了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事业的“三合一”基本框架,即“汲取传统自由港的理念精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践需求、着眼未来创新构架政策制度”。  相似文献   

16.
李金波  窦勇 《全球化》2020,(3):53-66,133
近年来,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进而中央提出要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其关键在于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通过对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国际自由贸易港的模式、制度安排及其内在逻辑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就海南高质量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是我国新时期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对世界经济有着重大影响。尤其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地缘上处于我国与东盟国家的连接地位,自贸港建设对我国与东盟国家的产业合作格局必然有着巨大影响。因此,深入研究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对我国与东盟国家的产业联动的推进机制和作用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通过系统分析了海南自贸港推进我国与东盟国家产业联动发展的内在动力,并结合我国与东盟国家要素禀赋、产业结构特征分析,提出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推进我国与东盟国家产业联动发展的具体内容和路径。  相似文献   

18.
海南自由贸易港的设立为旅游市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海南地区旅游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为进一步探究海南自由贸易港背景下的旅游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笔者以《海南自由贸易港背景下的旅游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研究》为课题,从海南自由贸易港对旅游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入手,全方位、深层次的探究了海南自由贸易港背景下的旅游市场经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正>夏日的海南,海风徐徐、草木青翠。建设工地,机器轰鸣、塔楼林立……一派生机盎然的奋斗图景在这里蓬勃展开。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海南被赋予改革开放新的重大历史使命。日日行不怕千万里,海口海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自贸港建设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相似文献   

20.
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的出台,知识产权保护将成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要支点,而新加坡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保护经验对海南知识产权保护建设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文章通过借鉴新加坡成功经验,对新加坡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知识产权保护系统和知识产权人才保障措施等方面展开深入分析,为加快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生态保护体系的建设提供思路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