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曾经“明股实债”作为融资环境趋紧的形势下有效降低财务杠杆,规避监管要求的融资手段,受到资金密集型企业的房地产公司的追捧,然而由于该融资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收益条件设计复杂、投资方式不明确、缺乏完善的法律及税收规范等问题,给相关企业的财税处理带来较大的争议和风险。本文首先就“明股实债”的相关概念进行概述,进而分析其在实务处理中存在的财税问题,最后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明股实债作为资本市场的一种新型融资工具,在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我国商事审判实践中,外观主义已经被法官适用于判决书进行说理的部分,为了使法官裁判案件能准确适用商事外观主义,需要对商事外观主义进行研究,探寻其适用的条件,理解其背后的价值。本文将通过对明股实债中涉及外部第三人的案例进行分析,探寻明股实债中商事外观主义的适用规则,以期为以后类似的案件提供裁判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以恒大地产为代表的香港上市房地产公司通过采用永续债的形式为房地产企业寻找新的融资渠道。而利用香港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可以将其设定为名股实债的性质。这种操作手法在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的同时,也缓解了房地产企业的融资困境。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2015—2019年的我国A股进行股票回购的上市公司,分析股票回购对公司研发投资的影响以及非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证实:相对于没有股票回购的公司,股票回购促进了企业的研发投资。这一结论符合投资迎合行为假说,并且非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激励不抑制企业的投资迎合行为,但股权激励抑制企业的投资迎合行为。  相似文献   

5.
施丹  徐克 《北方经贸》2013,(11):118-119
公司债券由于其所具有的公司治理、财务杠杆、股权控制等功能在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融资体系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长久以来“重股轻债”的传统观念和资本市场制度监管的缺陷使得公司债券市场一直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一块“短板”.银行贷款和公司债券虽同为债务融资工具,但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别.本文分析了公司债券同银行贷款相比的优势,以期能为我国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孙延生 《新财富》2004,(6):120-122
目前,我国1000多万家企业中的绝大部分为中小企业。由于“主板”上市条件高、股权柜台交易不允许、产权交易所转让价太低、股权协议转让不规范、公司回购股权只能注销、海外上市成本高操作难、其他渠道(如信托、融资租赁、委贷、典当、保理等)企业又不熟悉等原因,这些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多而不畅,其中的80%缺乏资金,30%资金十分紧缺。因此,推出“中小企业板”,将民营中小企业纳入资本市场,具有显而易见的优点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商》2016,(1)
在当今金融创新不断加速,宏观经济形势持续恶化,优质低风险资产成为稀缺资源的大环境下,很多房地产开发企业通过"股+债"信托融资模式开展业务。股权和债权相结合的混合信托融资模式,不仅具有贷款类和股权类房地产信托的基本特点,同时也有自身方案设计灵活、融资规模较大、交易结构复杂的特点,从而通过股权和债权的组合最大程度地满足房地产开发企业对资金的需求。由于该类业务的特点,银行往往通过银团贷款的方式与之对接,从而达到风险缓释剂提高收益的目的。本文通过一具体案例,从银行的角度出发,解析"股+债"信托银团贷款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8.
《商》2015,(29)
<正>在大谈财务杠杆的今天,股权质押融资已大兴其道,不再带有任何的神秘色彩,早已成为融资人、券商、银行、信托、基金子公司和其他形形色色资金方、通道方的一道家常菜。首先我们了解下股权质押融资业务。股权质押融资业务,包括场内股权质押融资业务、场外股权质押融资业务。其中场内股权质押融资业务包括沪深两市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业务和中国证券业协会规定的其他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融资业务等;场外股权质押融资业务包括股权收益  相似文献   

9.
邓廷梅 《商场现代化》2007,(11S):295-296
文章通过对目前上市,公司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揭示了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的种种弊端,通过对几种主要的可供选择的融资方式的比较,作者建议要集合企业自身的特点,放弃以往上市公司一味追求股权融资的方式进行多元化考虑,如,受债融资,内源融资等。  相似文献   

10.
赵扬洲  杨班班 《商》2013,(21):194-194
上市公司可以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总体企业实力,因此关注上市公司的成长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影响上市公司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融资”进行分析,其中着重对股权与债权的融资成本进行横向对比,找出我国上市公司对股权融资特殊偏好的原因并对解决企业过渡依赖股权融资提出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优化融资结构、改善盈余持续性,助力我国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本文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企业融资结构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并划分企业生命周期阶段进行进一步探讨。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融资选择呈现出“股权融资→债务融资→内源融资”的状态;内源融资有利于提高企业盈余持续性,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会降低企业盈余持续性;在企业整个生命周期内,内源融资与盈余持续性都表现为显著正相关关系,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与盈余持续性都表现为负相关关系,但影响程度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存在差异;与成长期和衰退期相比,在成熟期进行内源融资更有利于提高企业盈余持续性;随着企业生命周期的推移,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对企业盈余持续性的负向作用会不断加强。因此,企业自身要善用内源融资,优化融资渠道;合理制定融资策略,形成内外融资合力;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融资约束。  相似文献   

12.
零售业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与经营绩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晖  王云涛 《商业研究》2011,(6):100-105
根据零售业A股上市公司2005-2008年间公开披露的财务信息,对融资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零售业上市公司存在着资产负债率较高、偏好于债权融资等结构性特征;同时发现公司内源融资对经营绩效具有积极的正面治理效应,而股权融资的效率较低,股权融资率、股权集中度和企业经营绩效之间表现为负相关性。在债权融资结构中,商业信用融资对经营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银行信用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是我国投资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早在1996年就出台了项目资本金的管理制度,《公司法》也对资本金有相关规定。随着财办金[2017]92号文的出台,又对资本金额的资金性质或来源作了规定;国资发财管[2017]192号文件发布,禁止央企引入"名股实债"类的融资性股权资金;而随着"资管新规"的出台,很多银行对PPP项目相关融资工作都采取暂停或暂缓推进的应对措施。市场对PPP项目的  相似文献   

14.
《商界》2014,(3):146-146
要回答这个问题得先分解成两点:第一,企业为何需要融资:第二,两种最常见融资手段债和股中,为何债比股成本低。首先,如果你有个很好的技术专利,想要把它产业化,需要一次性投入1000万元购置生产设备、租赁厂房、雇佣工人,第一年净赚300万元,并且能够以每年贼的速度增长。那么这个项目要不要做?我想很多企业家都会选择去做,但是如果你只有100万元的资金,  相似文献   

15.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私募股份投资已成为近年来非常流行的一种信托融资方式,但其流动性差,投入金额较高,回报周期长,隐藏着巨大的经济风险。作为规避PE投资风险的一种方式,回购协议的效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讨论。私募股权投资者与目标企业确定了进入方式后签订投资协议。在投资协议中设定股权回购条款,成为双方未来履行相关权利义务的重要保证。也是在未来出现诉讼风险时追究违约责任的重要依据,应仔细核实,切忌出现重大遗漏或无效情形。有时股权回购协议又与对赌协议、转让协议交织在一起,更增加其复杂性。作为新兴投资产业中的重要意思约定,要解决其有效性问题,就必须在长期实践探索上,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同时在政策上加以完善,杜绝非法回购行为,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直接市场融资目前已成为各企业募集资金的重要渠道,债券市场也已成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交换债券就属于债券市场直接融资的股债结合产品。一方面,直接市场融资可以降低杠杆比率,另一方面股债相结合的融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因此,如果企业是A股上市公司大股东,可通过股份质押,发行可交换债券进行融资。  相似文献   

17.
吕洪波  王齐 《商业时代》2006,28(21):51-54
股票回购在西方资本市场上得到普遍运用,文章首先介绍股票回购的相关理论和财务机理;然后,结合西方股票回购的最新动向,阐述股票回购与股东财富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在兼顾流通和非流通两类股东利益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股票回购的历史实践,提出解决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问题的“股票回购——批股”模型以及合理运用该模型对我国资本市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永锋  丰琳 《商业研究》2005,(16):154-156
现代企业融资理论和西方发达国家的融资实务分析认为,企业融资存在着所谓的“融资定律”,即上市公司再融资应首选内源融资,也就是留存收益和固定资产折旧,然后才考虑外源融资,其中又以债务融资优先,而把股权融资作为最后的选择。然而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是我国上市公司在再融资方式的选择上呈现出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因此,要根据其中的原因和弊端,制定出相应的政策。  相似文献   

19.
一、股权融资偏好及其在我国的表现我国企业存在的股权融资偏好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千方百计对上市资格即初次发行资格的获取,甚至有的发行人造假,直至骗取上市资格;二是对再发行股票权利的过度使用,甚至只要是与“股”沾边的融资方式,企业都表现出极大的偏好;三是对再发行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互联网股权众筹平台中项目发起方融资行为的规律,发现股权众筹平台中项目发起方在出让股权时存在相对固定的比例,表现出明显的“锚定效应”,这与对其他融资主体的已有研究存在相似结论.本文试图以互联网股权众筹的基本约束条件为基础,按照股权众筹平台的运行机理,构建在众筹平台上投融资者之间动态演化博弈模型,推导出互联网股权众筹平台中项目发起方控股比例存在“锚定效应”的一般性结论,从而解释“锚定效应”存在的经济学机理,拓展这一领域研究空间.借助“人人投”平台中的数据,本文实证检验项目发起方在确定每个项目控股比例时所存在的“锚定效应”行为.实证结果显示,股权众筹平台中项目发起方的控股比例呈现出“锚定效应”.同时,随着平台中股权众筹项目数量增加,“锚定效应”呈现出逐渐减弱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