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董晓成 《经济视角》2011,(12):88-90
本文在分析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对我国经济增长作用的基础上,对目前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反思,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分析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对我国经济增长作用的基础上,对目前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反思,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汪红  仲维清 《经济师》2006,(3):267-268
文章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按支出法统计的辽宁省阜新市GDP的具体数据出发,对最终消费、资本形成、货物与服务净出口对阜新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量化分析。同时比较了消费与投资对阜新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得出了阜新经济增长主要由国内需求拉动,投资对阜新经济增长的短期拉动作用明显,消费需求是阜新经济增长的持久拉动力量,消费需求对阜新经济的拉动作用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趋于弱化,进入21世纪后又逐渐强化等结论,由此提出了使阜新经济保持长期、持续发展的一些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4.
市场需求从其内容上看,由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两部分组成。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依赖于国内总需求的不断增加,而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协调、均衡发展,才能保证目标的实现。1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互动 按SNA口径确定的市场需求,包括个人与社会消费对消费品和劳务的需求,扩大再生产对投资品和劳务的需求,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对投资品的需求三部分内容。90年代的中国经济面临的一大问题则是国内有效需求严重不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城镇居民收支预期尚未出现明显好转。农民收人增长缓慢,最终消费需求不旺。”因此,“扩大…  相似文献   

5.
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云 《经济论坛》2000,(18):16-16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的增长必须依靠扩大内需,努力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是扩大内需政策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从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特点来看,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短期拉动作用十分明显,但是,从社会再生产看,只有消费需求才是经济增长真正和持久的拉动力量。不仅如此,在消费需求没有回升迹象的情况下,投资需求的大幅回升只能反映出行政力量的推动。这种行政推动短期内有利于阻止增长率下滑,刺激经济回升,但经济启动后的正常运行必须有消费增长的配合。如果没有消费需求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消费是国民经济的最终需要,也是社会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对2000—2020年西藏经济需求动力体系进行定量测度,发现消费需求弹性最大,其次是出口弹性、投资弹性,三大需求贡献度出现收敛迹象,经济增长由投资驱动向投资消费双向拉动转变,并据此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采用1990-2011年河南省三大需求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河南省三大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消费对河南省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有所降低,而投资对河南省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不断提高,出口对河南省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不明显。无论在长期还是短期模型中,最终消费需求和投资对河南省的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8.
当前制约消费需求的因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我国经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应该看到,当前的经济形势仍然严峻,推动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消费、投资、出口均显不足。因此,扩大内需是当前启动经济唯一的现实选择。扩大内需,只是扩大投资需求远远不够,最重要的是扩大消费需求。因为只有消费需求才是最终需求,只有扩大消费需求,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生产规模和投资规模的扩大,并继而推动经济的增长。1当前影响消费需求的因素11体制因素社会保障体系是一国经济的减震器,是广大居民敢于消费的重要支柱。我国从传统的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原来职工的生…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国际市场需求不景气的情况下,扩大内需以拉动经济增长已成为举国上下一致的声音,事实上,我国在1998年上半年以来就逐步地实现了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来扩大内需,迄今为止,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对投资需求的扩大起到了较大效果,但消费需求增长却依然缓慢,而从我国增长的实际情况来看,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大,目前已达60%左或,从社会再生产来看,也只有消费需求才是最终需求,才是增长真正的,持续的拉动力量,因此,研究当前制约消费需求的因素,并提出提高消费需求的对策便有极大地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晖 《经济论坛》2001,(3):15-15,45
1998年以来,为减轻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运行的负面影响,政府相继实施了扩大内需的多项举措。从经济运行状况来看,在投资需求增长不断加速的同时,消费需求增幅持续回落。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表明, 1998年我国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 33. 1%,成为历史最低点,消费需求不足已成为影响当前经济运行的主要因素。本文在对消费重新认识的基础上,借鉴西方经济学原理对消费需求不足进行分析。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消费的再认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消费既是人们为着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对物质财富、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1.
生态需要既是人的最基本需要,又是人的高级需要。生态需要包括物质性、环境性、生态性、空间性、精神性和社会性等方面,是它们的有机统一。要使人类得到幸福,不仅必须满足这些不同方面的生态需要,而且必须使它们之间保持均衡。当前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矛盾之一,就是在人的物质与狭义精神和社会需要得到空前满足的同时,人类的生态需要却得不到最基本的满足。因此,加强生态需要的建设,是促进人类幸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大量怪现象的存在,使遗产税成为谜,更使其复杂、不公、低效,令人难以理解;这些怪现象产生的根源,就在于忽视了遗产税不同的发展阶段,将功能不同、制度殊异的古今遗产税在观念上混为一谈,在制度上混为一体;而消除这一根源,必须明确当代遗产税的定盘星.遗产税的定盘星是遗产税最基本的时代特征,是在一定时期全社会在遗产税问题上的最基本的共识,是在一定时期全社会在遗产税行动中的最基本的出发点;“只对巨富征收”应当被确定为当代遗产税的定盘星.  相似文献   

13.
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学界关于金融安全的界定偏重于学科本身,不够完整和系统,文章借助马斯洛个体心理需求理论,构建国家金融安全需求分析范式,将国家金融安全需求分为基本需求和发展需求两个发展阶段,不同发展阶段又包含着不同的需求子项,各子项之间的关系又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通过构建国家金融安全需求分析范式,以期能够系统地、全面地还原国家金融安全的全貌,对相关政策的制定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This article examines John Kenneth Galbraith’s contributions to the fiel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Galbraith’s works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were numerous, but they remain largely ignored by his critics and fans alike. He approache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blem with a keen understanding of both the economic and political forces shaping the development debate. Galbraith’s contributions to development economics were always focused on how to get the job done. Doing so required different strategies in an exceedingly diverse community of nations. His work remains relevant. The literature is only now beginning to recognize that this holistic approach to development is a necessary alternative to single-causation theories of world poverty. Galbraith’s approach to development problems is consistent with (and perhaps inspired by) original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OIE) in the tradition of Thorstein Veblen and Clarence Ayres.  相似文献   

15.
公平贸易(fair trade)相对于自由贸易,目的是改革价值分配极不公平的贸易模式,使农业生产者得到公平的价值回报,提高其收入和生产生活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文章就公平贸易的内涵,兴起的背景,以及在中国的发展等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The task of modern political economy is made more difficult by the confusion surrounding the ranking of competing claims in the social order. This paper is about situating particular interests within the broader claims of society. Using Catholic social thought's universal access principle, overlapping claims for economic resources are weighed according to the unmet needs of the contending parties in the following order of importance: (1) as constitutive for physical survival and basic health, (2) as determinative of life prospects, and (3) as life-enhancing. The finer specification of superfluous income into this threefold tpology opens the door to a more nuanced application of distributive justivce where norms grow stricter and the tolerance for inequality becomes much narrower as the strength of claims grows in proportion to the urgency of unmet needs. The contribution of this paper lies in its refinement of the concept of superflkuous income by distingushing varying degrees of unmet needs through a typology that provides terms of reference that are specified in their function, in their theological warrants and in the strength of their claims.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对信用的需求源于信息的不对称。信用评级作为市场经济的监督手段 ,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目前在我国信用评级比较被动的情况下 ,限制评级需求的许多因素 ,以及信用评级客观需求的增加 ,并力图给出扩大评级需求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胡武贤 《经济师》2001,(4):66-67
当前,我国结构性生产过剩、有效需求不足是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扩大内需、启动经济增长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任务。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是改善供给,也就是协调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间的矛盾,使供给不断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因此,通过优化产业化结构,深化产业分工,实现产业升级就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的真谛在于“科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科学”二字。毛泽东同志在革命战争时期,就曾经形象地把任务和方法比喻为过河和桥、船的关系,强调“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也有一个任务与方法的问题,既要提出科学的目标,又要确立科学的思路、掌握科学的方法。一言以蔽之,科学发展需要科学推进。  相似文献   

20.
文章指出,时代发展到今天更需要忧患意识,论述了增强忧患意识应具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