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前,金融体制改革正向纵深推进.同家选择中国银行与建设银行作为同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试点不久,中同将向外资银行开放全部人民币业务,农业银行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与考验农业银行加快内部改革步伐,建立与完善经营管理机制,按照完善公司治理的要求,为下一步股份制改革创造条件,已成为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公司治理理论的发展推动了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的实践,顺应国际公司治理的发展趋势,发挥我国企业民主管理的特色,对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意义深刻;从有效的公司治理的角度,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现实状况和职工参与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论国有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必要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针对国有商业银行在股份制改造过程中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国内存在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实践表明,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有利于银行的持续改革与制度创新,有利于在资本市场成功筹资与上市,对于降低改革成本、尽快改善公司治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中国银行业改革步伐的加快,商业银行纷纷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借外力以提高其公司治理水平。本文从中国商业银行"引资"的背景和现状出发,分析了境外战略投资者参与中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形式,从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治理能力、治理意愿和中外双方文化融合的角度出发,对境外战略投资者参与中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境外战略投资者对中资商业银行的治理绝非流于形式,而是行之有效的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5.
郭洁琼 《中国外资》2012,(20):211-212
2005年以后大量国内商业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借此改善自身公司治理。本文选取国内14家商业银行自2003年至2011年的财务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总体上,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有助于改善国内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以及清偿能力;增加境外投资者战略者的数量和持股时间可以提高治理效应,但受制于境外金融机构最高股权份额的规定,增加境外战略投资者持股比例对于银行治理水平的改善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2005年以后大量国内商业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借此改善自身公司治理.本文选取国内14家商业银行自2003年至2011年的财务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总体上,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有助于改善国内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以及清偿能力;增加境外投资者战略者的数量和持股时间可以提高治理效应,但受制于境外金融机构最高股权份额的规定,增加境外战略投资者持股比例对于银行治理水平的改善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8.
《南方金融》2004,(11):1-1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改革正在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涌现了一股上市热潮:中行、建行两家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了股份制改革,将于明年上市;工行、农行两家国有商业银行也在改革中,分别准备在2006、2007年上市。不仅如此,股份制商业银行,如交通银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等都纷纷成立了上市工作组,  相似文献   

9.
从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步骤看,其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商业银行正在接近。之所以说接近,是因为这方面的改革现在仅仅是开始,在股权结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中,还有许多任务要完成。  相似文献   

10.
赵幼力  杨荇 《银行家》2012,(10):44-47
正2008年以后,随着四大商业银行顺利完成股改上市,以及中小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银行纷纷向股份制商业银行转变,中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初显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需进一步厘清;公司治理制度还不够完善,组织架构职责边界尚待明晰;信息披露透明度有待增强;外部监管有效性需继续提高等问题。未来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明晰"委托-代理"关系,提高  相似文献   

11.
晓明 《银行家》2007,(1):36-39
通过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按照商业可持续原则,降低准入门槛,强化监管约束,加大政策支持,尽快使农村地区形成投资多元、种类多样、覆盖全面、治理灵活,服务高效的银行业金融服务体系,以更好地改进和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2.
主持人语: 事物的重要性往往不在于其本身,而在于人们看它的眼光.2004年可能因为两大国有银行的改革而被历史记住.然而,这一年的改革也不过只是开了个头,国有银行改革还远称不上成功,对资本市场的改革也未能拨云见日.这预未着,2005年我国的金融改革将进入深水区,既需要支付改革的成本,也需要防止新的道德风险;既需要加快改革,又需要保持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刘畅 《银行家》2004,(12):99-99
日本首相小泉于2004年9月27日改组了内阁,原金融大臣竹中平藏担任新设立的邮政改革大臣,新的金融大臣由伊藤达也担任。伊藤今年43岁,庆应大学毕业,此前担任内阁府分管金融的副大臣,积极支持竹中平藏的金融改革方针,是竹中路线的主要支持者和得力助手,是公认的年轻有为的金融通。伊藤上任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新思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历史性转折。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以下设想:以农村金融创新和土地使用权市场化为出发点,改组农业发展银行,创建农村金融投资公司,实现农村金融与产业一体化,促进农村组织机构、运行机制、产权组合方式的有机结合,以此转换农业经营机制,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最终实现农村“产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加速农村经济信用化进程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核心问题是缺资金,资金缺乏的关键问题是信用化。本文创造性地提出,对农村各资源要素进行商品化、货币化,以信用化为发展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15.
全球经济跌宕起伏,我国经济多重矛盾交织,宏观政策频繁出台,银行的经营环境日益严峻,经营压力空前提高,这些形势的变化将加速中国银行业新阶段战略转型的步伐。  相似文献   

16.
赵金厚 《银行家》2003,(12):130-134
第一产业第一难题 在我国,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产业具有某些明显特征:基础性,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前提,具有其他产业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弱质性,农业生产周期相对较长,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同时,农产品收获、销售时点集中,价格波动难以把握,"丰产"不一定"丰收",农业生产效益普遍不高.弹性小,农产品收入弹性、价格弹性均较小.即使人们收入大幅增加、农产品价格下降很多,消费者也不可能同步消费更多农产品.这些特征,决定了农业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截然不同:既必不可少,又难获丰利.许多发达国家情况证实,农业一旦失去农业外的兼业收入,或是政府停止补贴,将难以独立发展(见图1).  相似文献   

17.
中国金融监管图破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虎 《银行家》2003,(3):28-31
随着成立银监会的迹象越来越明显,央行"分"还是"不分"的争论看来就要这样尘埃落定了.但是,中国人民银行如何通过货币政策来间接影响商业银行,新成立的银监会究竟如何与人民银行有效协调,还是一个新课题 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政府对于金融风险的重视与认识都大大提高.推进银行体系的谨慎经营,减少消除银行体系的不良资产,建立稳健的银行体系,是保障中国金融体系健康发展的根本大计.金融监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尤其是针对银行业的监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成为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金融改革     
《银行家》2002,(4)
  相似文献   

19.
傅俊元 《新理财》2013,(1):61-61
传统财务组织架构设置中财务与会计职能合一,对于信息分析利用、财务风险控制、资本运营等活动参与有限,因此,在财务组织机构调整方面可考虑进行适时变革。  相似文献   

20.
各位CFO朋友:你们好! 2011年,面对即将到来的"十二五"规划,企业处处强调价值创造和战略调整,在这个过程中,财务人员如何围绕企业战略转型开展财务工作呢?这是财务高管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