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尤努斯在孟加拉国首创村镇银行,其模式曾被多国借鉴.四川仪陇创建中国第一家村镇银行,此后相关讨论不绝于耳,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村镇银行兴起的必要性、我国村镇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村镇银行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业银行试点参股村镇银行,有利于其"面向三农"和"商业运作"市场定位的有效结合,发挥农业银行在县域服务三农的职能,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明晰权责.但是由于村镇银行在我国是新兴金融产物,农行参股还处在试点阶段,这一村镇银行发展模式也面临着极大考验.  相似文献   

3.
夏志琼 《资本市场》2012,(10):73-74
<正>截至2012年3月末,全国共组建村镇银行740家,村镇银行在机构数量、资产规模、盈利能力等方面均有了较大突破。但是,村镇银行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冠以"村镇"之名的村镇银行既不进村也不入镇,机构和服务对象都停留在县城,甚至在地级市,村镇银行徒有虚名。制约因素村镇银行作为"在农村地区设立,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  相似文献   

4.
我国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慧  吕德宏 《经济师》2010,(9):198-199
村镇银行的宗旨是服务"三农",但是前提是村镇银行要生存并保持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地服务"三农"。文章从村镇银行的定位战略分析着手,分析其战略优势及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阐述了银监会印发的关于村镇银行的相关法规、政策以及国外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模式,并且结合了村镇银行在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利弊进行了分析.认为在增加农业信贷,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短缺方面,村镇银行作为"草根银行"的确起到了解渴的效果,但作为一种新型银行业金融机构,其本身存在的问题仍会成为其前进的障碍.因而村镇银行应该加强自身建设,根据各地金融市场的特点,创新自身的金融产品.这些措施可以使银行在优化自身结构的同时获得盈利,以达到双赢作为其最终目标,从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6.
村镇银行成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农村地区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但村镇银行能否发展成一个既能叠利、又能有效服务"三农"的农村金融新模式,已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参考世界银行2002年在<农村金融问题、设计和最佳做法>报告中提出的二元评价指标体系,在对湖南省村镇银行2009年会计报表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实地进行调查评价村镇银行支持本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效果,评估其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7.
村镇银行大有作为,成立五年发展迅猛。中国村镇银行发展论坛组委会会长史纪良6月16日在第五届中国村镇银行发展论坛上表示,截至今年3月末,全国共绍建村镇银行740家,其中开业665家,筹建75家。已开业村镇银行的资产总额2653亿元,盈利16亿元。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13,(7)
村镇银行是县域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成立时间短,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村镇银行自身要实现健康发展,才能更好服务"三农"。文章从村镇银行的战略定位着手,分析其战略优势及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村镇银行的健康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尝试通过对湖北省两家村镇银行的调查来阐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缓解农户融资难的实践和效果,基于此提出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努力的方向。一、夹缝中求生存,变后发优势为竞争力(一)资金约束和声誉支持不足制约了村镇银行发展。1."吸储难"制约了村镇银行拓展业务。调查中,两家村镇银行的高管均表示,目前村镇银行在当地金融体  相似文献   

10.
尹博 《经济师》2013,(1):194-195
村镇银行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主要构成,其快速发展拥有得天独厚的政策优势,也得益于其服务农村的社区银行定位。文章研究了我国上市银行参股村镇银行的现状,认为村镇银行在"十二五"期间将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11.
浅谈村镇银行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子健  修长柏 《经济师》2014,(10):45-45
自村镇银行成立以来,其市场定位就备受学界和业界的关注,一度成为大家讨论乃至争论的焦点,很多人认为村镇银行无法实现自身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相统一,村镇银行天然的逐利性将导致其偏离设立初衷。文章系统梳理了关于村镇银行发展过程中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冲突及原因,使村镇银行在保持其商业银行性质的同时也能贯彻"服务于‘三农’"的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12.
村镇银行作为支持县域经济及"三农"发展的一支新生力量,对促进县域经济结构调整以及"三农"快速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文章通过对村镇银行实地调查,了解村镇银行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经营状况和困难,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建设什么样的村镇银行,选择什么样的村镇银行发展模式,这是中国银行业需要思考的战略问题,同时也是中国村镇银行得以可持续与快速发展的前提。如果没有清晰的发展战略思路,只是一味地“蛮干”,那么,中国村镇银行的未来发展将不可避免地出现许多问题,甚至影响自身生存。  相似文献   

14.
张鹏 《经济研究导刊》2015,(3):100-101,106
村镇银行作为一种新兴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已经成为中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村镇银行正在蓬勃发展。但是,囿于信用体系缺失、专业人才匮乏、监管力度薄弱等难题,村镇银行的发展面临困局。  相似文献   

15.
李晶 《当代经济》2018,(5):72-74
村镇银行作为农村金融服务领域新的竞争者,不仅丰富了农村金融的供给体系,更大大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然而,现有农村金融机构,包括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并没有响应国家口号,专注服务于“三农”领域,支农能力有限,因此村镇银行的存在和发展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依据村镇银行的现状,探究村镇银行在发展过程中暴露的问题,以东宁润生村镇银行为例进行研究,并提出推进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一、村镇银行的内涵、属性与经营模式(一)村镇银行的内涵。按照银监会2007年1月22日颁布的《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的定义,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规定》还对"农村地区"进行了解释和说明,即村镇银行  相似文献   

17.
略论我国村镇银行市场定位及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村镇银行是农村金融改革的新生事物,是弥补农村金融中介不足和促进民间金融合法化的新尝试。以现代市场营销管理学的视角,首先从农村金融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分析村镇银行的机遇与挑战,然后从消费群、企业和产品定位三个方面探讨村镇银行市场定位,目的是寻找适合村镇银行的经营模式并开发适合"三农"的创新型金融产品。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以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为代表的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建设取得一些成效,但诸如村镇银行"不村镇"的问题依然突出[1],其实质是即使是这些冠以"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它们对农户特别是对贫困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甘肃瑞信村镇银行的调查,发现目前欠发达地区村镇银行信贷业务存在支农贷款比率偏低、存贷比失调、信贷审查机制不完善以及信贷风险难以转移等问题,建议进一步完善村镇银行内部和外部环境,推动银行健康可持续发展,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三农"。  相似文献   

20.
陈希琳 《经济》2013,(9):125-129
"村镇银行也不是开门就能盈利的。"一村镇银行管理人员向《经济》记者表示,吃这块蛋糕远远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容易。尽管官方数据统计80%的村镇银行都能实现盈利,但是不能忽略的是仍然有相当一部分村镇银行因为各方面因素的限制,温饱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如此一来,对它们而言,支农惠农无疑就是一句空谈。而对于已经实现盈利的银行来说,发展的方向和可持续性仍然是未知的因素。村镇银行无论从发展现状还是前景来说,都存在令人堪忧的诸多问题,本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