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掌控的伯克希尔-哈撒韦(Berkshire Hathaway)2月28日发布巴菲特一年一度的“致股东信”,这类信一直都以平和亲切的行文和智慧幽默著称。以下是节选的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2.
自2005年以来我们国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牛市。转眼间,两年多过去了,现在回头看看,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思考。巴菲特是当今有名的投资家。他的投资理念是我们畅游股海的法宝。那么,就中国股市的一些特点来谈一些笔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巴菲特遵循价值投资的方法论,即以便宜、合理的价格买入优质公司的股份。通过对巴菲特投资富国银行的分析,我们可以全方位地领略价值投资的方法,这对于当下中国投资者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研究基础上,本文运用中国上市公司2003-2008年面板数据,考察了盈余管理造成的股票错误定价对公司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当股价处于上升通道中时(即投资者看好投资前景时),公司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较高,并且融资约束对公司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影响显著,但盈余操纵导致错误定价对公司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影响不大;股指处于下降通道时,通过盈余操纵导致股价高估的公司,往往无法获得外部股权融资,只体现了更高的稳定股价和投资的意愿,因此,此类公司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较高.本文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结合投资者情绪和管理者行为分析,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解释并指出了后续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崔爽  张国源 《经济师》2009,(12):64-65
文章主要利用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A股)2005年-2007年的财务数据,透过检验投资现金流的敏感性,证实了我国制造业普遍存在过度投资的现象,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一定的公司治理机制对于过度投资的制约作用: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过度投资行为。通过建立独立董事制度、高级管理人员持股和股权集中等公司治理机制可以有效的抑制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6.
巴菲特领导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是全球著名的机构投资者,在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其投资思想和方法不断演进,从早期的追求价值被严重低估的内在价值投资模式,发展到兼顾内在价值和企业成长的复合投资模式,创造出了高达20%以上的长期年化复利增长。研究巴菲特投资思想演进的轨迹和发展规律,对我国投资者提升投资理念和方法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秦峰  韩文秀  王静 《现代财经》2007,27(3):19-21
本文采用实证方法,检验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现金流与投资决策之间的关系。以沪深300指数样本上市公司为基础,结合面板数据和时间数据,利用线性回归方法检验公司投资行为与现金流量、营业收入、负债率、托宾Q等财务指标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上市公司的投资与现金流量等指标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对一个公司来说,如果由于没有现金而缺乏购买与支付能力是致命的,这体现了现金在公司经营过程中的重要性,这就决定了对一个投资者来说,更亟需了解企业的现金流量信息来判断公司的经营水平,是否具备投资价值。在实际操作中,透过现金流量表来分析现金流量及其结构,可以了解企业现金的来龙去脉和现金收支构成,评价企业经营状况、创现能力、筹资能力和资金实力。  相似文献   

9.
公司治理、自由现金流与非效率投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上市公司一方面因代理问题存在着低效率的过度投资,另一方面又面临融资约束导致的投资不足,使得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文章检验了我国资本市场上自由现金流与非效率投资之间的关系,以及代理问题和信息对称问题对两者关系的影响.我们发现,在企业投资过度的情况下,与代理问题的解释一致,自由现金流越多、代理问题越大的企业过度投资的情况越严重;在企业投资不足的情况下,与融资约束的解释一致,外部融资的缺口越大,信息不对称程度越严重的企业呈现出更为严重的投资不足.文章的结论对于完善资本市场功能、保护投资者利益、提高企业投资的决策效率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段小山 《资本市场》2011,(9):125-125
<正>"牛市开始于悲观,成长于怀疑,成熟于乐观,而终结于疯狂。悲观情绪最为盛行的时候是最佳买入点,而乐观情绪达到巅峰的时候是最佳抛出点。"约翰·邓普顿爵士的这句至理名言,同时也是"抄底"这一伟大投资术语的最完美阐述。我们要谈论的就是一部体现约翰·邓普顿投资理念的经典著作,它的名字是《抄底——未来十年的六大价值投资领域》。  相似文献   

11.
12.
股权结构、现金流与资本投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于内部现金流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原因,存在两种不同的解释,即对应过度投资的自由现金流假说和对应投资不足的信息不对称理论.该文对1998-2001年上市公司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进行实证分析.我们发现,在地方政府或一般国企控制的公司,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投资对现金流的敏感性下降,支持了过度投资与自由现金流假说;而在中央部委、境内非国有实体和自然人最终控制的公司,没有发现过度投资与自由现金流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广州巴菲特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创办于2003年,具有企业咨询管理甲级资质和工程咨询丙级资质,是广东省工程咨询协会会员,广东省企业管理咨询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节能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高科技商会理事、广东省节能技术服务依托单位、广东省《强企工程》综合服务单位。公司拥有一批高水平的专家顾问团队,涵盖商贸流通、食品医药、石油化工、电子信息、家电机械、纺织建材等诸多领域,可以为多个领域投资决策提供项目策划、项目准备、项目实施、验收及项目节能评估和能源审计等全方位的咨询服务。迄今为止,公司已为2000多家企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14.
以2007~2013年的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研究现金股利、自由现金流与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存在非效率投资;自由现金流富足的上市公司倾向于过度投资,现金股利对自由现金流富足的制造业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有抑制作用;自由现金流短缺的上市公司倾向于投资不足,同时也未能从以往年度连续派现的良好记录中获益以缓解投资不足的困境.  相似文献   

15.
<正>广州巴菲特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创办于2003年,具有企业咨询管理甲级资质和工程咨询丙级资质,是广东省工程咨询协会会员,广东省企业管理咨询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节能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高科技商会理事、广东省节能技术服务依托单位、广东省《强企工程》综合服务单位。公司拥有一批高水平的专家顾问团队,涵盖商贸流通、食品医药、石油化工、电子信息、家电机械、纺织建材等诸多领域,可以为多个领域投资决策提供项目策划、项目准备、项目实施、验收及项目节能评估和能源审计等全方位的咨询服务。迄今为止,公司已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研究了融资约束与投资-现金流关系.研究发现: (1)总体来说,融资约束较高的企业比融资约束较低的企业有更高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 (2)公司治理比较好的情况下,融资约束程度越高的企业有更高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公司治理比较差的情况下,中等融资约束企业的投资一现金流敏感性比高、低融资约束企业低,融资约束程度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呈U形.上述发现表明,信息不对称理论无法完全解释融资约束程度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关系,公司治理可能是导致相关研究结论不一致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内部现金流与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行为:一个综合分析框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根据西方有关研究以及中国现实的经济体制背景,在一个综合模型框架下分析了内部现金流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并利用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实证检验了这种影响.研究表明,除特殊情形外,根据企业的不同特征(权重γ的大小或自由现金流的高低),无论是投资不足还是过度投资,企业投资对现金流都是敏感的.相对投资不足行为,国有控股企业的投资过度行为更为显著;而非国有控股企业的这两种行为均较为显著.本文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还提出了有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近年来的经济虚拟化发展迅速,但虚拟投资过度增长不利于实际生产能力积累,也会加大宏观经济的波动风险。本文在一个基于企业股东权益最大化的欧拉方程模型基础上,加入税收因素对投资决策的影响,分析了企业最优动态投资行为的变化特征,并利用1998—2012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面板数据集,实证考察了税收激励、流动性约束对企业投资结构性偏离问题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企业投资支出中存在不同程度偏向权益性投资的倾向,税收激励对企业权益性投资的促进作用要显著大于固定资产投资;现金流增加会提高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但民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对其不敏感。本文研究还发现,销售增长率与企业投资呈负向关系,表明投资的加速数理论并不能解释中国企业的现实投资选择。  相似文献   

19.
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投资-现金流之间都存在着敏感性,但企业产权性质差异导致了这两种产权性质不同的企业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具有不同的成因。国有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主要由委托代理问题引起,更容易发生过度投资;而民营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由融资约束引起,容易导致投资不足。因此,我国应大力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机制,提高上市公司治理质量。应该加快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遏制资本市场的投机行为,合理引导企业资金流向生产领域,防止由股市"投机"造成的股市繁荣对企业实业投资资金的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20.
一、相对集中投资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认为通过投资组合的分散化,可以降低投资组合的总体风险水平。对于股票投资而言,在任何情况下,资产组合投资都可以获得最大的期望收益。正由于此,分散投资风险的资产组合理论成为投资者的普遍奉行的法则。 但是,投资总是在风险与收益之间寻找最佳权衡。如果仅为了分散风险而投资,势必不能获得最大收益。美国投资理论家杰拉尔德·罗伯说:“绝大多数具正巨大的财富都是通过集中化取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