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1年,湖南省冷水江市粮食系统实施“两个置换”取得了实质性突破:企业包袱减轻,亏损减少,一个新的适应粮食购销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初步形成。(一)冷水江市粮食系统原有独立核算企业11个。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11家企业家家亏损,有的企业早已资不抵债。1998年5月以前,已累计挂账5659万元。尽管1998年下半年在实行“三项政策、一项改革”过程中,把购销企业与附营企业分设,但粮食企业的亏损状况仍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新的亏损仍在发生,企业越来越穷,职工收入越来越少,国有资产流失越来越严重。近两年来,有…  相似文献   

2.
置换粮食企业产权和置换粮食企业职工身份(以下简称“两个置换”)是解除企业对政府、职工对企业的依附关系,促进粮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全面实现粮食企业扭亏增盈的客观需要。但在“两个置换”的具体操作上还存在一定分歧,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意见:一是部分置换模式,即对系统内部分企业进行置换。有的主张“倩女”先嫁,即把目前经营情况良好,负担较轻甚至没有负担的企业先进行置换,有的则主张“丑女”先嫁,即只对那些目前经营难以为继、扭亏无望甚至资不抵债的企业进行置换;二是附营企业置换模式,即对系统内所有的粮食附营企…  相似文献   

3.
4.
“两个置换”是解除企业对政府的依附关系以及职工对企业的依附关系的实现途径,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置换国有粮食企业职工和身份。无论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职工,还是粮食附营企业的职工,均以县(市、区)粮食局为单位,按照统一的政策、统一的运作方式和统一的补偿标准置换身份。二是产权置换。产权置换一方面指买断粮食附营企业的国有产权,使企业从国有企业序列中退出来,真正走向市场,另一方面指对粮食购销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运作企业。“两个置换”势在必行1.委托代理关系决定必须对国有粮食企业进行制度创新目…  相似文献   

5.
冷水江市粮食系统是娄底市粮食系统“两个置换”的试点单位,至2002年11月底,除局机关和重新组合竞争上岗的人员外,全系统已有647名职工(占应置换职工总数的94%)基本置换完毕。昔日令人羡慕的粮食“官商”,如今永远失去了“全民职工”身份,丢掉了铁饭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滨海县国有粮食企业先后实施了承包经营、脱壳重组、股份合作等多种改革尝试,但由于没有触及产权制度这个核心问题,企业仍然处于步履维艰的窘境。2002年初,按照国务院和江苏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以及市、县党委政府关于深化企业改革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全面、彻底、规范、配套的要求,结合全县粮食企业的实际强力推进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宣传,层层落实解决“不愿改、改不了”的问题产权制度改革势必触及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上上下下普遍存在着“企业怕砸牌子、领导怕丢位子、职工怕失饭碗”的思想。不解决…  相似文献   

7.
国有粮食企业走出困境的思考陈晋玉在新的形势下,由于体制上的原因和工作中的问题,粮食部门多年来积累的矛盾日益突出,使我们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粮食工作任务重,困难多,压力大,粮食企业处境非常困难。其表现:一是体制不顺,政企不分,中央和地方责任不清,形...  相似文献   

8.
从1996年国家粮食状况好转以来,粮价持续低迷,降到了目前的最低点,国有粮食企业的粮食销售自打那时起就基本上没顺价过,大都在保本价格以下经营,顺价销售,很难达到目标。  相似文献   

9.
10.
一、新思路国有粮食企业已被逼上改革的风口浪尖,要脐身市场求生存,必须率先适应经营大环境,紧跟市场发展大趋势,在经营思路上要勇敢地面对现实,勇敢地迎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挑战,提出新举措,关注新焦点,树立大营销、大服务、大加工的经营新思路。所谓大营销,就是以粮食需求为导向,以粮食大市场为载体,以效益为中心,以超前服务、一流服务、联合出击、攻守渗透等为竞争手段和营销策略,以改革和探索企业产权制度为突破口,调整和优化粮食系统内的资源配置。发挥集团优势、规模优势,以大中型重点创利企业为龙头形成集团公司、股…  相似文献   

11.
刘习贞  李晓俐 《粮经纵横》1997,(3):27-30,17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国有粮食企业扭亏增盈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总体形势依然严竣,主要是多数企业亏损额有增无减,巨额亏损成为粮食企业的沉重负担,有的基层企业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  相似文献   

12.
当前,粮食市场持续低迷,粮价在低位徘徊,粮食收储企业购销不旺,等等,分析粮食企业困境的成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重振企业雄风,是粮食基层企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14.
在分析国有粮食企业产生亏损的同时,发现私营粮食企业在许多方面具有国有粮食企业无法相比的优势,将私营粮食企业同国有粮食企业的运行机制予以比较后发现,私营粮食企业具有经营费用低、经济效益高等特点,而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落脚点,应放在降低经营费用,提高自身效率上。  相似文献   

15.
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点 ,也是难点。加快国有粮食企业自身改革 ,确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新机制 ,就要主动适应市场竞争。一、观念适应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已经历了几个阶段 ,但主要都是针对购销政策、财务体制的改革 ,真正涉及到企业内部体制改革 ,还是实行“三项政策、一项改革”之后 ,特别是最近一年的事。粮食企业内部改革的滞后 ,使许多粮食企业干部、职工产生了粮食企业是受特殊保护的“政策性企业”的错觉。其实“购销企业”的“政策性”业务同样是一种经营行为 ,粮食企业的盈亏再也不是“报账制”、“挂账制”…  相似文献   

16.
1 存在的问题1.1 职工思想观念转变困难 近年来,国家加快了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步伐,但国有粮食企业的政府粮食宏观调控的载体地位并没有改变。由于政策性业务(因素)仍存在,收购有资金,保管有费用,所以粮食部门仍有一定的工资和生活费支付能力,能保持一部分人上岗。正因为如此,绝大部分粮食职工反对或不赞成改革,他们怕改革使自己失去饭碗。还认为粮食部门的补偿标准太低,与已经进行“买断”的石油、银行、烟草甚至煤炭等行业相比,相差太远,心理不平衡。1.2 资金缺乏,资产难变现 近几年,国有粮食企业由于种种原因亏损严重,有的连工资都发不出;一些企业基础设施差、自有资产很少,加之不少粮站处于边远地区,资产变现不多或无法变现。资金缺乏,无法补偿职工置换身份的开支,致使有的企业、职工想“置换’也做不到。1.3 政策不配套,关系难协调 目前,中央和大部分省(市)还都未出台深化国有粮食  相似文献   

17.
18.
19.
作为企业的领导,往往会有这样的烦恼:总感到要做的事情一大堆,千头万绪,即使日日月月忙得晕头转向,难以自拔,却仍总感到有忙不完的事情。怎么办?对此红桃K集团开出的一剂“药房”--“抓大放小”管理,颇有“疗效”。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