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城市零售流通系统的空间竞争结构及其变化--以日本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日本为例,对城市零售流通系统的空间竞争结构及其变化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研究的初步结论是:城市零售流通系统的空间结构会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城市发展阶段不同,城市零售流通系统的空间结构也不同;大城市首先发生零售流通系统规模结构的变化,进而波及到地方城市或中小城市;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零售流通系统出现了许多相互区隔、相互竞争的零售市场空间;零售商业集聚的竞争优势会不断发生变化,一些新的零售商业集聚区也会不断出现。  相似文献   

2.
城乡互动的双向流通系统:互动机制与建立路径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通过对沈阳蒲公英和南京苏果两家企业的案例研究,提出了一个城乡互动的双向流通系统概念模型,并重点研究了系统中城乡互动机制和可能的建立路径。研究发现:有效降低流通成本是建立城乡互动的双向流通系统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消费品从城市向农村流通与农产品从农村向城市流通过程中对物流设施、店铺网络、人力等流通要素的共享是降低流通成本的有效途径;流通企业还必须解决好农村流通网络的规划与建设及其与城市流通网络的整合、采取合适方式实现农商对接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日本城市批发流通系统的空间结构及城市的层级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中心部的信息与交易功能日益发达,并导致城市批发流通系统功能在空间上的分离,即批发流通中的信息与交易功能逐渐向城市中心部转移,物流功能逐渐向城市外部转移。同时,主要具有交易与信息功能的企业总部逐渐向大城市集中,而主要具有物流功能的企业分支机构逐渐向大城市周边的中小城市分散,从而使城市与城市之间呈现明显的层级关系。  相似文献   

4.
5.
流通是指从生产到消费的中间环节,流通业是连接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产业。流通业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指标。流通业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人们对产品需求的实现提供支持,进而促进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反过来城市也会促进流通业的发展,为现代流通业的发展提供“需求引擎”。本文主要从理论的角度阐述了流通业与城市经济的相互影响,从而揭示了流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从历史的角度看,城市与流通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但无论是以城市为研究对象的各种城市理论,还是以流通过程为研究对象的流通理论都没能对城市与流通之间的关联发展出一个理论体系.文章以世界城市网络理论为基础,建构了一个城市间流通网络理论模型,并对城市间流通网络的构成,及其形成与演化的微观动力机制等基础性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8.
城市竞争力的流通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红 《商业时代》2004,(9):16-18
关于城市竞争力的研究正在升温,站在城市经济个性化发展的角度,很容易就能发现,这样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方法,对那些以流通产业为主导的城市竞争力的评价是缺乏说服力的。  相似文献   

9.
流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而城市又在流通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充分发挥城市在流通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发展城市和流通业都具有重要意义。商品流通对生产具有促进作用;对消费具有引导作用;对分配和再分配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总体运行产生巨大影响。城镇化过程是现代商品流通发展与变革的直接推动力量之一,而现代商品流通发展与变革的过程也是构成城镇化过程的重要内容。城市和流通的互动作用极大促进了二者的积极发展。做好不同城市的定位、充分利用各城市的优势、发挥城市作为连接点和集散地的重要作用等措施都会使城市和流通业得以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阐述马克思主义流通观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指出当前流通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文章认为,流通、贸易等概念都离不开具有共同特征的最小单位--交易元,并分析了交易元的定义及构成要素,同时从系统论的角度定义了交易元模型.  相似文献   

11.
学科视角不同,流通的含义也不同.本文将流通问题研究的学科视角限定为经济学或管理学,进而将流通界定为不包括货币、资金、劳动力、服务的有形商品或产品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流动,指出了流通与交换、贸易、商业、营销、分销等概念的异同.本文认为可以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视角,用经济学与管理学两种分析工具对流通问题进行研究,进而形成两种流通理论,前者可称为流通经济理论,后者可称为流通管理理论.同时,本文用机构分析法、商品分析法、功能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社会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流通经济理论(学)的体系框架进行了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12.
试论流通产业的贡献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分别从GDP或GNP、经济增长、三次产业、社会就业、国民福利及城市形成和发展等维度,分析了流通产业的贡献及相关测度方法;并结合中外流通产业发展的实践,对流通产业在某些方面的贡献进行了国际比较分析;最后给出了相应的结论及促进中国流通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论流通产业是基础产业   总被引:38,自引:5,他引:38  
黄国雄 《财贸经济》2005,(4):61-65,F003
商业是时代的特征,交换是市场经济的本质,流通是基础产业。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推进先进流通方式,关键在于改变时代对流通的看法,摆正流通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地位。本文从理论依据、产业特征和现实表现等方面,系统论述流通产业是基础产业的新命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城市化对流通业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从历史演进和逻辑分析相结合的角度看,城市的经济职能在于其作为集中的交换场所促进了交易频率的提高和流通业的不断发展.因此,旨在检验城市化与流通业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无疑是锦上添花.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多数宏观经济变量表现出非平稳特征,而协整以及建立在协整关系基础上的误差修正模型为研究非平稳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利用1960~2003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和流通业发展的年度数据,通过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的方法建立了一个对应的误差修正模型,以此作为定量分析城市化对流通业发展影响的基础.研究表明,从长期看,城市化水平每增长1个百分点促使流通业增长2.43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5.
我国商品交易市场发展迅速,对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繁荣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与此同时,与国外以及其他零售业态相比,我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相关法制建设不健全,市场管理不完善。针对这些情况,本文在对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商品交易市场管理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我国主体税制的税收政策对居民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进行分析,认为自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我国主体税制的税收政策对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也存在调节累退性、调节力度弱化、低收入群体负担重等问题,在分析了导致原因的基础上,从法制环境、征管环节、税制调整等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政府收入规模不仅体现了政府的财政能力,而且反映着国民收入分配基本格局及政府在其中的地位。纵观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劳动者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比持续下降的事实,要实现"让劳动者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目标,有必要适度控制政府收入规模。政府支出结构反映着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我国政府职能向公共服务型转变,必然要求政府支出内容上逐步减少经济建设支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更好发挥作用;逐步控制和适度削减政府行政性开支,建设一个节俭高效的政府组织;逐步增加民生开支和社会福利开支,不断提高民生福祉。  相似文献   

18.
张雳 《北方经贸》2014,(12):64-66
为了客观评价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构建城市低碳经济的评价模型很有必要。根据影响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构建了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长沙市为例,运用因子分析法对长沙22年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应大力发展低碳产业,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大低碳技术的支持力度;大力宣传低碳理念;加快碳汇建设,提高森林覆被率。  相似文献   

19.
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规模究竟是否恰当已日益成为关注焦点。而采用何种科学的经济学方法来评价公共品最优规模在现实中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通过引入MDP税收分配机制,我们能较好地促使经济主体显示其对公共品的真实偏好,从而达到公共品的最优配置规模。根据MDP机制,我们还可以对城市各项公共设施规模进行检验,以促进公共品的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20.
邓汝春 《中国市场》2009,(15):50-54
服装配送中心是服装物流系统中最重要的节点。本文从服装配送中心的现状分析着手,对服装配送中心的网络规划、平面布局与设施规划、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规划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论证,并分析了国内外的相关案例,提出了建设一个现代化服装配送中心的思路与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