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眸     
《东北之窗》2011,(5):10-10
对稳定房价、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不力,从而影响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地方,要追究责任。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点明,中央政府继续维持调控房价的高压态势、他要求有关部门要加快完善巡查、考评、约谈和问责制度,要省级政府为稳定房价和住房保障工作负总责,要市县政府负直接责任。  相似文献   

2.
微吧     
《中国经济快讯》2013,(9):15-15
【政府工作报告】每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都是网友关注的热点。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发布本届政府的最后一次政府工作报告。整个报告详释民生关切,直面热点话题,引起网友热议。  相似文献   

3.
“执行力”一词2006年首次被写进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2007年,“增强执行力”再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这说明,中央的政策到地方执行被打了折扣[编按]  相似文献   

4.
葛正芳 《发展》2008,(2):5-6
提交2008年1月20日召开的甘肃省第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适逢政府换届之时,起草工作要求高、难度大。报告既要对本届政府五年工作进行回顾总结,又要对下届政府五年工作提出设想和建议,时间跨度为10年。报告既要涉及前五年、后五年,又要表述2007年、2008两个年度的工作,在表述中还要注意尽量避免重复交叉。既要内容全面,又必须重点突出。这就给报告的文字结构摆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正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的第一份政府工作报告,也是本届政府上任以后的第一个报告。这个报告要亮出本届政府过去一年的工作单,同时也要对下一年的工作作部署,引起了两会代表委员、社会各界,甚至海内外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6.
一、“服务型政府”的概念与创新“服务型政府”一词是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3月份全国人大十届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的,并从“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更好地为基层、企业和社会公众服务。整合行政资源,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政府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加强协调配合。健全社会公示、社会听证等制度,让人民群众更广泛地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政府公信力”等方面概括了“服务型政府”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围观     
《中国经济快讯》2013,(9):14-15
2013年全国两会于3月3日一3月17日在北京举行,2987名人大代表与2237名政协委员参会。你对两会有什么期待?你有哪些话想让总理听到?你对201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有哪些看法与意见?微博议两会,140个字里凝聚着的,是你我他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8.
官员在线     
《中国老区建设》2014,(3):19-19
正"刚到南京,开了三场座谈会,听到了一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政府工作的很多具体意见,明天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我将代表市政府先作检讨。"——工苏省南京市代市长缪瑞林缪瑞林说,作为南京市民,他已经在南京生活了接近30年;作为南京的公仆,直接为南京的改革发展服务,为南京的市民服务,时间还不到20天。然而就在这短暂的20天中,听到了大家对政府工作的很多具体意见。正是基于此,他决定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先作检讨。  相似文献   

9.
“今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这一信息令人振奋。”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工商联主席刘金虎说。刘金虎连任两届全国政协委员,他先后7次提交关于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的提案。  相似文献   

10.
今年全国两会上,温总理在报告中就节能降低耗工作做了分析.并就节能方面的两个约束性指标的意义作了强调。会议期间.记者有幸采访了全国人大常委、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维城先生.请他就当前全国节能降耗工作的态势和政府管理节能工作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提高政府执行力之路径选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吴江 《开放潮》2006,(3):21-24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3月5日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这是“执行力”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政府“执行力”建设被正式纳入国家治理范畴,也充分说明执行力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迫切需要加强和提高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分析政府执行力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在参考借鉴省内外提高政府执行力经验的基础上,就如何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提高福建省各级政府执行力提出些粗浅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了他任职后的第二份政府工作报告。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8次提到了互联网,这是从未有过的数量,而且还首次将“互联网+”写到了《政府工作报告》当中。相信听到这个消息最为高兴的,一定非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莫属,因为在他今年提交的建议中就重点提到了希望国家能够制定推动“互联网+”  相似文献   

13.
1月末,在海南省的两会上,肖杰笑容满面,带领最年轻、最小的三沙代表团出现在海南省人大会堂三沙厅。这个由8人组成的代表团代表了20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也代表了国家对南海的政治责任。肖杰变得又黑又瘦,但他精神饱满,笑起来十分灿烂、阳光,对工作、对未来十分乐观,似乎困难在他那里并不存在。过去的大半年,他被派往三沙,接受一项光荣而艰巨的政治任务。海南省省长蒋定之来到三沙团与三沙代表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称赞三沙市工作“开局良好、实属不易”。“在三沙工作耍付出很多”,蒋定之说。  相似文献   

14.
《上海经济》2010,(4):74-74
对于中国经济所面临的问题,中国总理温家宝非常坦诚。近年来他曾提到,中国令人瞩目的整体增长是“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上周,温家宝在提交给全国人大的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中称,中国经济虽然在2009年取得了8.7%的增长,但这一成绩并不意味着经济运行出现根本好转。他表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这是在暗指中国经济对政府引导的刺激措施的依赖。  相似文献   

15.
加强基层政府执行力建设的障碍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刚 《开放潮》2006,(3):15-17
温家宝总理在本届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问题时,强调要“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这是“执行力“概念第一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政府“执行力”建设被正式纳入国家治理范畴。执行力是源于企业管理的理念,并在企业界得到广泛推崇。随着形势的发展,执行的理念日益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渗透,并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尽管对执行力从理论上有不同的阐释,但其核心是把思路、战略、决策、规划与部署付诸实施的能力。提高政府执行力问题的凸现是中央政府在改革和建设问题认识上的新飞跃。  相似文献   

16.
3月5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隆重开幕。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可以说是对新一届政府上任后第一年的一份工作总结,是给全国人民交付的一份答卷:应该说,这是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相似文献   

17.
正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的第一份政府工作报告,也是本届政府上任以后的第一个报告。这个报告要亮出本届政府过去一年的工作单,同时也要对下一年的工作作部署,引起了两会代表委员、社会各界,甚至海内外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8.
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执行力"概念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标志政府"执行力"建设被正式提上政府改革和建设的日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理顺省级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省级直接对县的管理体制".文章通过对政府执行力的内涵分析,结合对市管县到省管县模式的分析,论述市管县过渡到省直管县对县级政府执行力的影响及对策.  相似文献   

19.
王建忠 《开放潮》2006,(3):34-36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第一次把“执行力”概念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政府执行力建设被正式纳入国家治理范畴。在当前福建加快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进程中,提升政府执行力,将成为“海西”建设的有效助推器。  相似文献   

20.
胡牧 《黑河学刊》2009,(6):5-7,23
政府建设与机构改革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政府转型的核心问题,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自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后,“服务型政府”就成为我国政府建设的目标,为我国政府转型指明了方向。但如何成功地实现政府的精彩转身,建设服务型政府,我党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对此就进行过初步的思考,他的“为民政府”思想可以看作是我党“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论依据,为当前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提供了一些积极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