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合伙企业法》有限合伙制度的立法缺陷与克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6年修订的我国《合伙企业法》首次确立了有限合伙制度.有限合伙制度的精髓在于"糅合"了公司和普通合伙"两种制度"的优点,但新法在两种制度的"糅合"上还存在着未充分认识到有限合伙中两种投资的性质和资本制度的构建等方面的缺陷;两种责任的适用范围及转化的规定比较模糊;两种合伙人转换条件以及转换后的权利义务设计不合理等.应区分"两种制度"的宗旨、功能、适用条件等构建有限合伙制度,同时也应对有限合伙中两种责任及两种合伙人的转化设计合理的径路.  相似文献   

2.
杨慧 《江苏商论》2006,(11):115-117
我国《民法通则》对合伙人资格没有作出明确规定,我国《合伙企业法》第九条和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在规定合伙人资格问题上存在明显的矛盾。应在我国的合伙制度中引进有限合伙制度,同时赋予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有限合伙人资格。这既完善了我国的合伙制度,也解决了我国《合伙企业法》关于合伙人资格规定的矛盾,有利于维护法律的统一与尊严。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公司法》和《合伙企业法》的先后修订,通过对我国现行的《公司法》第15条和《合伙企业法》第2、3条进行法律解释,可得我国现行法律已经允许了绝大部分公司作为普通合伙人转投资到普通合伙企业。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我国有限合伙制的发展现状,结合我国《合伙企业法》阐述了其立法价值。通过比较外国法,指出我国《合伙企业法》在事实合伙和信义义务方面的不足之处,最后就如何完善《合伙企业法》关于有限合伙相关之规定,提出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陆勇伟 《商业科技》2011,(5):107-107
文章从我国有限合伙制的发展现状,结合我国《合伙企业法》阐述了其立法价值。通过比较外国法,指出我国《合伙企业法》在事实合伙和信义义务方面的不足之处,最后就如何完善《合伙企业法》关于有限合伙相关之规定,提出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我国新《合伙企业法》承认有限合伙的企业形式,这有利于吸引投资,促进经济发展。同时,有限合伙可能成为某些人规避法律的工具,要加强对有限合伙的监督,防止有限合伙人滥用其承担有限责任的地位,来损害企业债权人和其他合伙人的利益。本文通过对有限合伙制度的利弊分析,提出了完善及合理建构我国有限合伙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出现的一种新的责任形式,即有限合伙,它主要适用于专业服务机构.我国新修订的《合伙企业法》,其中就增加了有限合伙制度,为风险投资扫清了法律的障碍,促进科技创新投入.但有限合伙在经营管理中也存在着弊端.  相似文献   

8.
姚晔 《现代商业》2007,(18):125-125
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出现的一种新的责任形式,即有限合伙,它主要适用于专业服务机构。我国新修订的《合伙企业法》,其中就增加了有限合伙制度,为风险投资扫清了法律的障碍,促进科技创新投入。但有限合伙在经营管理中也存在着弊端。  相似文献   

9.
孔鹏 《新财富》2007,(8):16-18
新的《合伙企业法》由于缺乏细化的规定,给VC业的实践操作者预留了较大的空间。对于VC业的普通合伙人来说,充分利用新法规,通过设立“壳”公司、采取“双重身份”、信托、阻止有限合伙人进入清算组等方式可获得更多的法律利益和市场份额;而对于VC业中的有限合伙人,则可以通过“合伙协议”、利用“双重身份”参与管理、以“转让股份”代替“退伙”、破产程序等方式有效防范风险。《合伙企业法》有助于清除中国VC业的法律障碍,推动中国VC业的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合伙企业财务会计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伙企业是指依照《合伙企业法》在中国设立的,由各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组织。《合伙企业法》的颁布实施,确立了合伙企业的法律地位,由于合伙企业所具有的其他类型企业不同的特性,其财务会计问题必然表现出许多特殊性,笔者试作如下分析,供探讨:  相似文献   

11.
论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的有限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2006年修订的<合伙企业法>建立了特殊的普通合伙制度,在普通合伙企业中适用有限责任,是对传统合伙人责任的重大突破,是有限责任制度的重大发展,突破了有限责任只适用于法人的传统适用条件,其正当性基础来源于公平价值对效率价值的衡平.但特殊的普通合伙中的有限责任削弱了债权人保护,需要替代赔偿机制的配合.我国特殊的普通合伙中有限责任的替代赔偿机制在种类、覆盖范围、具体制度设计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2.
风险投资有限合伙制激励约束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限合伙制对发展风险投资有着重要的金融经济价值,是我国风险投资事业发展的一个前进方向。对有限合伙制中基金与管理人、项目遴选、项目经理人、投资对象和有关专家聘用等五个方面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限合伙制的利益激励与风险约束相对称,构成了风险投资系统的两个方面,二者共同作用保证了风险投资收益的可靠性。现阶段,我国发展有限合伙制,就激励与约束机制而言,应尽快完善有限合伙制的相关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3.
孙志超 《商业研究》2011,(4):135-142
我国的新合伙企业法实施四年了,其亮点之一就是确立了有限合伙制度,而这一新制度确立的初衷是为了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特别是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虽然有限合伙被广泛认为是风险投资机构的最佳组织形式,但是这也并不妨碍其他业务性质的企业采用这种形式。有限合伙不是风险投资机构的"专利",只有了解有限合伙的本质问题才能正确地适用这种企业组织形式,才能把这种企业组织形式推广得更好。  相似文献   

14.
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合伙制文化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丹 《商业研究》2006,(4):91-94
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的价值需通过合伙人个体共同创造和维持,合伙人应当如何选择也是目前一个难题。从国际“四大”合伙人变迁探讨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文化的不同对其发展的影响,对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将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我国法律规定,有限合伙企业的有限合伙人,除法定的例外情形,不能执行合伙事务。但此规定明显落后于其他国家的立法,也不适合我国国情。因此,应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立法例,在实践中放宽对有限合伙人执行合伙事务的限制,赋予有限合伙人更大范围内参与、执行合伙事务的权利,构建适合我国国情和实践的有限合伙企业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6.
李国辉 《商业研究》2005,(10):60-61
虚拟企业是一种能够适应科技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新型企业组织形式。在虚拟企业的组建与运作过程中,要根据顾客实际需要对各伙伴关系进行整合,在不断整合过程中,伙伴之间关系融洽,对合作伙伴的管理成为虚拟企业正常运转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7.
高新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的投资方式和产权制度提出了挑战,高风险相对应的高收益直接带来了风险投资的出现及企业产权制度的变革———有限合伙制的出现。有限合伙制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已经比较成熟,并带来了高新技术企业的迅猛发展。我国的有限合伙是在借鉴英美模式的基础上刚刚开始尝试,目前法律并没有做出明确的相关规定,而且原有的法律体系在某些方面还限制了有限合伙制的发展,如何让有效率的有限合伙制被中国的高科技企业和风险投资运用,还需要对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出调整。  相似文献   

18.
Given the increasing deterior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understanding the strategies of nascent green-technology ventures developing clean technology to address environmental concerns is important. This study is one of the first to empirically examine the role of partnership diversity in nascent green-technology ventures in a quantitative empirical study by systematically applying a resource-based view (RBV)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Partnership diversity relates to the variety of partnerships with different sectors with which a green-technology venture engages in order to mobilize resources and be successful. RBV suggests that the accumulation and combination of such resources leads to success. However, data from 50 green-technology venture business plans suggest that resources mobilized do not medi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tnership diversity and success as measured by venture development, value creation, and venture innovation. Nevertheless, partnership diversity and resources mobilized are related to venture development. These results, their implications, futur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and limitation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9.
There is an assumption, explicit in the current government policy, that involvement of mental health service users and carers in the planning, design and commissioning of mental health services will lead to better outcome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evidence from board‐level participation of service users and carers that might support this assumption. A thematic analysis of documents generated by a strategic Lancashire Mental Health and Social Care Partnership during 2007 was undertaken. Themes for the analysis were generated from priorities identified from a postal survey of mental health services users from across Lancashire.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whilst service user and carer involvement is a high priority, the Lancashire Partnership spent most of its time discussing process and actions. Where service user involvement resulted in better outcomes, these improved outcomes were limited to the individual service users involved, rather than better outcomes for all service users. Whilst the membership of mental health service users and carers on the Lancashire Partnership Board presents a visible commitment from senior officers and may confer greater legitimacy to the decisions made by the Lancashire Partnership, service users and carers do not appear to play the desired instrumental role. Rather, their presence may be largely symbolic. This sends out the message across the health and social care system that partnership with service users and carers and their empowerment is important and has the potential to evolve furth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