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1月3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通报了1至10月份全国道路交通事故情况。1至10月份,全国共受理道路交通事故317476起,造成73955人死亡、366559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2.4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减少56399起,下降15.1%;死亡人数减少5952人,下降8%受伤人数减少26564人,下降6.8%;直接经济损失减少3.3亿元,下降20.9%。  相似文献   

2.
《道路交通管理》2009,(4):36-36
一季度,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52661起,造成15646人死亡、63102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2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6.4%、4.3%、14.1%和25%。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9起,同比减少1起。一季度全国道路交通事故情况有以下特点:一是春运和全国“两会”期间道路交通事故减少,事故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8.4%和14.3%。二是超速、疲劳驾驶、酒后驾驶、客车超员等交通违法行为肇事得到遏制,特别是2月20日至3月31日集中整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期间,四类交通违法导致的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33.4%。  相似文献   

3.
全国道路交通事故情况分析2001年,全国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共受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75.5万起,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10.6万人死亡、54.5万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0.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13%、33%和16%;万车死亡率由上年的15.6下降为15.5。分析2001年道路交通事故,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机动车驾驶人素质,预防和减少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保障道路交通安全,今年2月,公安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客货运驾驶人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3月,公安部交管局又下发《加强机动车驾驶人管理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推出17项严格驾驶人教育管理措施。各地公安交管部门积极创新管理举措,改革、加强驾驶人培训考试、路面执法管理和宣传警示教育,取得了初步成效。5月份以来,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1万起,共造成7848人死亡,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和造成死亡人数分别下降8.9%和16.5%。  相似文献   

5.
日前,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联合表扬“道路客运安全年”活动成绩突出道路客运企业和管理机构的通报》。《通报》称,开展“道路客运安全年”活动一年来,道路客运安全基础工作不断加强,客运车辆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大幅减少,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明显下降,全国客运车辆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比2012年下降19.3%和27.7%,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涌现出一大批工作扎实、成绩突出的道路客运企业和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6.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道路运输行业共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交通事故72起,死亡422人,同比下降8.86%和6.43%,但是,道路运输10人以上事故发生9起,同比增长28.6%,还发生了一起造成33人死亡的特别重大事故,此前已经连续四年未发生过特别重大事故。  相似文献   

7.
在对全国360条公路线路5000多家运输公司调查的基础上,汇通天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发布的2008年7月份全国普通货物公路运输综合价格指数为69.1%.比6月份下跌了5.7个百分点。其中,整车的运价指数为59.3%.比上月下跌了3.1个百分点;零担(轻货)和零担(重货)的运价指数分别是127.0%和64.7%。分别比6月份下降了14.2个百分点和6.4个百分点。上个月油价的影响被货运淡季消化,货运市场价格在7月份又出现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8.
7月下旬,各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组织开展了高速公路交通秩序整治统一行动,重点整治超速行驶、客车超员、疲劳驾驶、不按规定车道行驶、违法停车等5种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确保夏季高速公路通行秩序良好。期间,全国高速公路共发生交通事故129起,造成97人死亡、235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422万元,同比分别下降58.1%、38.6%、45.7%、74.4%;因疲劳驾驶、超速行驶导致事故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63.3%和52.4%。  相似文献   

9.
去年以来,交通事故尤其是重特大交通事故频频发生,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棘手问题。据统计,仅去年5、6月份,全国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交通事故10起,共造成144人死亡、221人受伤,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5%、6.7%和148.3%,事故的主要原因仍然是违章超速、超载。尽管从中央到地方反复强调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资讯     
严管通行秩序 消除安全隐患 7月14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召开全国特大道路变通事故视频分析会,剖析了今年以来全国发生的15起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暴露出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据统计,2009年上半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07193起,造成29866人死亡、128336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4.1亿元,其中因驾驶员因素导致的交通事故占总数的89.8%。  相似文献   

12.
面临汽车增加1651万辆、驾驶人增加1790万人、交通流量大幅增长、恶劣天气多发频发等不利条件下,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较大以上事故同比下降18.3%,一次死亡5人以上事故同比下降15%,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16起,同比减少9起,未发生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是1990年有重特大事故统计以来历史最少的一年,  相似文献   

13.
营业性公路旅客运输,是道路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乘员多、车速高、运距长等特点,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极易导致人员的重大伤亡。公安部2005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结果表明,47起特大交通事故中,营运客车肇事29起,造成480人死亡,分别占特大交通事故总数的61.7%和特大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60%。要实现客运安全形势的根本性好转,就必须创新方法,实现管理方式的转变,以经验管理型为主导的传统管理方式向以科技管理型为主导的现代管理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4.
《空运商务》2009,(19):44-44
2009年9月29日,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以下简称“国际航协”)发布8月份国际定期航班运输数据显示,客运需求同比下降1.1%(环比有所改善,7月份下降2.9%),货运需求下降9.6%(环比有所改善,7月份下降11.3%)。  相似文献   

15.
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预警与应急管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道路交通事故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社会危害。20世纪全球约有3000万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远远高于第~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1700万,被称为“无休止的战争”。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全球道路交通事故每年造成近120万人死亡,5000多万人受伤,导致低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社会经济损失分别占国民生产总值(GNP)1%、1.5%和2%;如果不进一步采取安全措施的话,预计2000~2020年,全球交通事故伤亡总数将上升约65%,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道路运输事业的飞速发展,道路交通事故也呈直线上升趋势。据统计,2002年全国发生各类交通事故72.4万起、死亡11万人,伤55万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7.8亿元。2003年仅甘肃省平凉市就发生各类道路交通事故391起,死亡233人,受伤219人,分别占全市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总数和死亡人数的87%和93%,直接经济损失108万元。这一系列可怕的数字和一次次血的悲痛向我们警示了什么?  相似文献   

17.
2009年1月份,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7797起,造成5702人死亡、20617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6779.4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17.9%、4%、15.3%和24.1%。其中,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2起,同比减少2起。  相似文献   

18.
综合     
《中国道路运输》2011,(8):92-93
2011年5月份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情况 5月份,道路旅客运输量稳步增长,全社会道路运输完成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分别为27.1亿人和1356亿人公里,同比增长9.1%和12.9%。1至5月份,累计完成道路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分别为134.6亿人和6809亿人公里,同比增长7.9%和10.9%i道路货物运输量保持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19.
《中国道路运输》2012,(9):12-13
近几年,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2011年全国共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道路运输事故158起,死亡889人,与2005年相比,分别下降了14.1%、29.5%;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道路运输事故15起,死亡243人,与2005年相比,分别下降了51.6%、55%,呈明显下降趋势。数字的背后,凝聚了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企业和从业者的心血,纵观近几年,我国道路运输行业按照交通运输部的要求,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0.
《交通财会》2008,(11):94-95
一、公路旅客运输增速回落,水路旅客运输量呈下降态势。 1至9月份,全国公路运输完成客运量、旅客周转量分别为163.1亿人和9316.2亿人公里,同比分别增长7.4%和9.4%,增速比去年同期分别回落了4.0个和3.4个百分点。广东、江苏、河南、山东的公路客运量增量较大,占全国公路客运量增量的53.3%。全国水路运输完成客运量、旅客周转量分别为1.7亿人和52.8亿人公里,同比分别减少2.7%和6.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