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白寅虎 《河北水利》2023,(10):39-40
本文采用结构力学方法对不同跨度的三向预应力渡槽结构进行计算,根据断面形式,选取最适宜的结构跨度,同时进行减震、止水、保温以及监测细部结构设计,在满足工程要求的基础上,为工程选择结构最优、投资较省的相对最佳结构型式,提高工程的安全性,节省工程投资,同时提出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要点,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3.
李亮  汪小茂  高红艳 《人民长江》2011,42(20):10-12
武汉市区二七长江大桥与江北快速路立交为半直连式+环圈式互通立交,位于长江汉口一级堤防和铁路专用线范围,立交的设置受到堤防、铁路、二七长江大桥、江北快速路、规划沿江大道及周边建设用地等诸多因素的限制,立交匝道的布置空间非常局促.设计中,通过合理选用技术指标,形成各方达成共识的立交方案,既实现了二环线与江北快速路的重要交通...  相似文献   

4.
以鱼嘴长江大桥南北锚碇2种工况下的混凝土与基岩接触面原位直剪试验为背景,结合工程地质特性,对较高强度混凝土与坚硬基岩接触面抗剪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认为:①对于较高强度混凝土及坚硬基岩而言,混凝土强度的提高对接触面摩擦系数f的提高贡献不明显,主要贡献在提高粘接力c值;在控制好混凝土质量及建基面岩体质量的前提下,...  相似文献   

5.
排沙洞是小浪底水利枢纽泄洪洞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防渗帷幕至出口闸室中间采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衬砌。通过结构应力分析,选定排沙洞洞径6.5m,衬砌厚度0.65m,每米洞长布置4束锚索,6个锚具槽迭加。同时还确定了波纹管、锚具和张拉设备。波纹管由薄钢板卷成。对断层破碎带部位的洞体,先在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的外侧做普通钢筋混凝土环以承受环外断层破碎带产生的山岩压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公路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现状及发展趋势,系统地论述了其关键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7.
张彬 《中华建设》2012,(7):296-297
1.江津观音岩长江大桥的技术标准江津观音岩长江大桥,是重庆市的环城高速公路建设中的最后一个控制性工程,以36m的桥面宽度,创造了我国叠合梁斜拉桥建设中的最高宽度。三峡库区蓄水后常年水位178,建库行洪水位191.04,正常蓄水位到江津的回水位为182,钻探施工期水位177.35,江面宽569。江津观音岩长江大桥的建设,要实现以下的技术标准:达到标准六车道高速公路的等级;除布索区域外,要达到34.5的桥体宽度;要满足100km/h的车速要求;荷载能力要达到Ⅰ级公mmmmmm  相似文献   

8.
斜拉桥桥塔多采用A型或倒Y型的结构形式,其索塔锚固区域处于复杂空间受力状态,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已经难以满足受力要求。结合某斜拉桥索塔锚固区的混凝土拉应力超限的现象,进行合理预应力配束。建立三维ANSYS有限元实体模型,对施加预应力后的索塔锚固区进行局部应力分析。分析表明:合理施加预应力可以有效改善索塔锚固区的受力性能,克服了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拉应力超限的问题,且预应力钢束布置并不引起桥塔的附加位移。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
预应力结构与普通结构相比,在使用功能上有明显的优越性,一般认为工程造价会提高,但对大柱网和大跨度结构中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和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刘汉顺 《人民长江》2003,34(10):35-36
芜湖长江大桥是国内跨度最大的公铁两用大桥,大桥钢桁梁栓焊结构中采用了10多项新技术,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是我国桥梁建设史上的一座标志性工程,代表了我国当代桥梁设计的先进水平.对芜湖长江大桥桥梁的特点进行了介绍.由于跨度较大,现有的铁路桥梁标准的刚度标准已不适用,通过动力响应分析并参考国外工程的经验确定了刚度标准,并据此进行了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1.
武汉白沙洲大桥河床演变与桥孔布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应丑 《人民长江》2003,34(5):34-36
长江武汉河段起于金口,止于阳逻,全长61 km,武汉白沙洲大桥位于此河段武汉长江大桥上游8.6 km处.为了分析建桥对航运、防洪、水利等方面的影响,对桥址河段的水流情况和桥址断面的冲淤变化以及该河段的河势演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结合桥墩布置方案,进行了动、定床河工模型试验.1998年长江发生了仅次于1954年的大洪水,洪水期间对该河段的水情进行观测,洪水过后对河道地形进行了测量,模型试验和实际观测都证明桥墩设计方案合理,对长江航运、防洪、水利方面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桥区河势河床稳定性分析及河型研究在桥梁工程及港址选择等诸多涉水工程中均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表明洪水是长江近河口段分汊河型交替摆动演变和塑造河床地形的框架动力;实践表明按河型规律因势利导的人工工程对分汊河型稳定性可发挥有效的控制作用,此为长江近河口段桥位布选、主跨布设及建桥后稳定性河势维护的指导思路。 本文通过对长江下游分汊河型的动态分类和特点研究表明,以分汊河型间的节点段和主泓稳定的江心洲分汊河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主泓交替摆动的江心洲分汊河型次之,而心滩分汊河型为较不稳定的分汊河型,这是长江近河口段建桥桥位布选的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13.
杨荟颖 《人民长江》2012,43(18):65-68
随着重庆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小河流的防洪问题日益凸显。以重庆市巫山县某山区小流域治理工程为例,阐述了中小河流治理的原则和主要措施,即依据河段的发展现状及河道自身特点,在满足防洪要求的前提下,恢复天然河道功能;以工程护岸、自然护岸和疏浚为主要措施。通过采取路肩式重力挡墙、格宾网护坡、水生植物护岸等技术手段,使河道得到了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4.
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主塔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翠霞 《人民长江》2003,34(5):49-50
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位于武汉长江大桥上游的白沙洲分汊道上,是主孔618 m的双索面大跨钢梁斜拉桥.主塔顺桥向为单柱式,横桥向为钻石型结构.在主塔的分析计算中发现,风力与温度力的影响较大,设计中采取一些措施,如选择适当的合拢温度、施工时施以一定的顶力等来改善主塔的受力情况.通过计算分析,各方面均满足要求;全桥动、静载试验及通车情况均表明,主塔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5.
重庆两江汇流水动力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分析了长江、嘉陵江汇流的来流条件和河道自身地形特点,以EFDC水动力模型为基础,建立了重庆两江汇流水动力模型。该模型利用坐标变换技术,平面采用正交贴体网格,垂向采用Sigma坐标,利用干湿点法描述河道干湿地的变化.并对比实测资料校核模型参数。对于汇流比对流场影响和滨江路对流场影响等的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可用于模拟和分析天然河流水动力场的分布以及变化结果,对于预测洪水、城市建设、航道管理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长江南京新济洲河段近期河道演变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河段在防洪、岸线利用、河势稳定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两岸经济发展的要求,提出两套整治方案,运用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相结合的手段,对整治方案进行了比选、优化,并提出了可行的推荐方案,使其有利于该河段及下游河段河势稳定及防洪安全。  相似文献   

17.
长江重庆九龙坡河段泥沙淤积规律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原型实测水文资料和实体模型实测资料,对影响长江重庆九龙坡河段泥沙淤积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了泥沙淤积量与年输沙量、年径流量、泥沙粒径和嘉陵江入汇汇流比之间的定量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综合反映各因素定量关系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8.
江阴市以江苏省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为契机,通过大力推进"退城还江"、积极实施生态建设、切实开展控源截污、不断优化日常监管等举措,深入实施长江大保护工作。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持续深化宣传教育、严格落实保护计划、深入开展精准管服、加速推进"移动河管"等改进措施,以期进一步增强长江保护力度,确保到2020年沿江呈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和谐美景。  相似文献   

19.
2008年4月5日,长江中游南岸湖北省宜都市洋溪段河岸发生崩岸,经过现场地形地质调查,分析了该塌岸(滑坡)的岩土结构特征,提出了塌岸的致灾因素、形成机制与过程,认为凹岸地形及岸坡软岩与回填土的物质组成是塌岸的物质条件,长江水流冲刷是塌岸的致灾动因。此外,还提出了将恢复交通工程和灾害治理工程结合起来的综合治灾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