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皖江城市带经济差异与其自然地理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2001~2006年的城市经济统计资料的对比,得出皖江城市带的流域经济特征:一是区段性,皖江段处在长江流域经济的低谷,巢湖"大湖经济"不突出;二是差异性,皖江城市带内部发展不平衡,存在东西差异和南北差异,具有流域空间分异特征;从自然地理要素角度来看,断裂、地形地貌差异、洪灾差异、冲洪积平原面积差异以及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对现代交通布局和航运的影响等是造成皖江城市带经济差异性的自然原因.  相似文献   

2.
建设绿色生态廊道与创新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任务与历史使命,构建、完善及落实长江经济带区域环保协作机制是这两大任务的落脚点。分析了长江经济带区域环保协作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长江经济带应该加速达成环保治理共识、构建环保治理平台、完善环保治理利益补偿机制等建议,从而实现长江经济带区域环保协作机制的优化,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长江经济带中心城市经济发展差异及协调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心城市的发展与变迁往往反映了区域整体的发展水平,长江经济带中心城市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推动地域;选取2006年全国、长江经济带以及上海、南京、武汉、重庆、成都进行数理分析,找出长江经济带及5个中心城市现阶段发展状况和差距,提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在整体上应以适当协调为主旨,着重壮大中部"武汉城市圈"和西部"渝蓉经济圈"两个增长极的实力,以此带动我国中、西部发展和城乡统筹建设。  相似文献   

4.
区域城市一体化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新引擎和新动力。随着城市经济联系的不断活跃,区域的城市经济联系呈现出网络化的特征。本文运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计算出我国西部陆海新通道黔桂滇川渝42个城市的经济联系值矩阵,然后将其导入Ucinet软件测算社会网络指标(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凝聚子群)。结果表明:(1)西部陆海新通道城市间经济已基本形成比较紧密的网络状关联;(2)经济联系网络关系围绕核心城市展开,且存在比较明显的4个凝聚子群;(3)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城市经济一体化程度不高,但有加深趋势。为此,文章提出应着力解决城市地区市场分割问题,发挥城市之间网络协同功效;优化区域城市内部网络结构,提高网络中心性效益;增强核心城市的扩散功能,促进区域城市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5.
围绕城市能级和生态环境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各指标的权重及得分进行定量处理,运用耦合度协调度模型对皖江城市带城市能级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算。从时间角度看,2007~2011年,皖江城市带城市能级与生态环境间的协调度不断提高,但耦合度存在波动。从空间角度看,皖江城市带各市生城市能级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情况存在差异,可分为能级主导型、协调发展型、环境主导型、滞后发展型四类。结合皖江城市带城市能级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6.
上海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的“龙头”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长江经济带的功能、性质、目标模式和形成的决定因素1.长江经济带的功能。80年代,我国通过赋予沿海14个城市特殊的开放政策,形成了以对外经济合作为特征的沿海经济带。然而,由于各城市重点选择的境外合作伙伴的区域的不同,以及原有技术、产业和人力资源基础的差异,使沿海经济带中的各区段,形成了基本上相对独立的差异结构体系,且大多成为外方主导的分工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原先希望沿海在开放后,能不断向内地转移技术和产业的平行梯度推进的意愿,因沿海与境外在生产与交换上越来越密切的,双向对流而难以实现。以至沿海与内地…  相似文献   

7.
现有研究普遍认为城市创新只是区域创新地理边界的缩小,忽略了城市的空间特性——城市的关联和互动作用,这一缺陷随信息和交通技术的发展而凸显。以2006—2013年长江经济带126个主要城市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利用空间面板模型对长江经济带城市创新的收敛性和溢出性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各城市的创新活动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均质性突出;长江经济带城市创新条件收敛却不强收敛,收敛速度为7.274%;同时,城市创新还存在着空间溢出效应,人力资本、教育投入、信息化、工业化水平对本城市创新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中,工业化水平的贡献率最大。但除了工业化水平之外,其他3个影响因素空间锁定效应极强,对其他城市并不存在空间溢出作用。  相似文献   

8.
合肥经济圈与皖江经济带产业同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定合肥经济圈和皖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从三次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三个方面着手,应用相似系数指标,分析两大经济圈产业同构现状与变化,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9.
物流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产业,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结合区域产业发展特征,集群式发展是区域物流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在剖析皖江城市带物流产业集群发展内在机理的基础上,探寻城市带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城市带物流产业集群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区域产业转移与土地集约利用之间的耦合机理,利用协同论思想建立区域产业转移与土地集约利用之间的耦合模型,通过构建耦合作用的指标体系,计算出皖江示范区各城市的耦合关系值。结果显示,2009年皖江示范区各市土地集约利用与产业转移交互耦合基本处在颉颃时期,耦合度明显存在地域差异;耦合协调度表现为发达城市一般高于欠发达城市,高土地利用集约度对应高耦合协调度;耦合强度与耦合协调程度在空间上不具有一一对应性,两者尚未达到良性共振;目前皖江示范区部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滞后,应加强提高土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土地集约利用空间。  相似文献   

11.
基于济南都市圈近年来的统计资料,构建节点规模的系统性指标、经济联系强度模型等,结合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分形理论,明确济南都市圈城市体系规模等级结构与区域经济联系强度的特征。结果表明:城市的规模等级差异体现出交通指向性;城市规模分布集中,高位次城市规模不是很突出,中小城市比较发育,城市的综合得分分布比较均匀。区域经济联系强度的空间分布呈现出以济南、淄博为核心双星状,经济联系强度的分形特征体现出经济链强度分布差异程度较大的特点。最后,为优化济南都市圈,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剖析黑龙江省垦区居民点体系优化经验,总结其可供借鉴与推广价值。研究方法:以建三江管理局的七星、大兴、创业三个农场为研究区,综合运用实地考察法、空间分析法和文献调研法。研究结果:第一,经过对居民点体系的空间结构与规模结构的优化,4年内居民点个数、面积减少,促进了居民点用地的节约与集约利用,更便捷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第二,居民点体系优化措施包含居民点体系的空间优化、优化过程的有序组织和耗费资金的多方筹措三个方面。研究结论:清晰的土地及房屋产权、多源的融资渠道、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农业现代化和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各种农业附属设施的建设以及合理的路网建设是黑龙江垦区居民点体系优化进程在短期完成的保障,而广大农村地区则适宜随着农村人口结构变化、农业人口非农化、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稳步发展,合理引导、有序推进城乡体系优化的自然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城镇体系分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分形模型,从规模等级和空间结构两方面对辽宁省城镇体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等级规模方面,计算了城市首位度指数、城市规模分形分布的分维数,并讨论了辽宁省城镇体系的规模等级结构及其特点;空间结构方面,运用分形理论的关联维数进行分析,得出当前辽宁省城镇体系总体特征:城镇规模分布比较集中,人口分布较均衡,城镇体系等级规模发育较为成熟;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比较均匀,城市分布呈现条带状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运用分形理论对武汉城市圈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和空间结构做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城市圈城镇等级规模分形维数D为0.7233,小于1,这说明武汉城市圈城镇规模等级结构较为分散,属于典型的首位分布类型,城镇体系发育不成熟。而城镇空间关联维数D=0.8499,小于1,这表明武汉城市圈城镇体系内各城市间联系紧密,分布高度集中于一地。本文在分析武汉城市圈城市体系的等级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市区和县域为研究单元,从经济发展推动力、社会发展支撑力、资源环境承裁力3个方面构建区域发展能力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进行量化分析并进行发展能力评价;从省城层面看,该区域发展能力明显弱于省平均水平;从区域内部看,发展能力差距明显,综合发展能力优势集中在东陇海产业带的增长极核区域;提出提升区域发展能力的基本策略:深化区域分工、接收转移产业,完善基础设施,涵养资源环境,整合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6.
Differences in the internal composite structure during urban built-up land sprawl (UBLS) will generate different effects, and thus, a city’s spatial structure has important bearings on urban sustainability.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rnal structure and allocation relationship of UBLS using multivariate spatial correlation and the Weaver-Tomas composite coefficient based on site data of granted built-up land parcels. Moreover, the composite structure evolution process of UBLS and its driving mechanism are examined in this study.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amount structure of the three types of UBLS (i.e. industrial land sprawl, residential land sprawl and commercial land sprawl) tended to be balanced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Following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e of the urban industry structure, the overall composite structure of UBLS ranged from single residential land-use structure (Res.) to industrial-residential land-use structure (Ind.-Res.) In the early period of land marketization, the marketization land granting mechanism caused low spatial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various types of UBLS and a single composite structure, i.e. Res., single commercial land-use structure (Com.), and residential-commercial land-use structure (Res.-Com.). Subsequently, a dual-driving force including the market economy and government interventions caused a relatively high degree of spatial correlation and a multiple composite structure, i.e. Ind.-Res. and industrial-residential-commercial land-use structure (Ind.-Res.-Com.). However, th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posite structure in various regions illustrate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spatial isomorphism phenomenon of the composite structure and the dislocation of urban built-up land allocation. The urban internal built-up land spatial layout pattern is the embodiment of two dominant driving forces, the market and the government, interacting with each other according to natural and socioeconomic conditions. Therefore, we suggest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reform the future urban built-up land granting mechanism based on market guidance, and the composite structure of UBLS should be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regional function. The government should reinforce the macro-control of land-use planning for the dispersed granted land parcels so as to optimize the urban land-use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7.
旅游资源与景区的空间结构特征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之一。以赣东北区域内国家级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对赣东北旅游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和探讨;同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几项指标对集散中心地中心性进行定性分析,并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赣东北地区的26处国家A级景区的地理坐标以及国内国际游客人数、旅游收入两项旅游指标的重心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赣东北国家级景区空间结构具有点轴圈环状空间结构;景区的几何中心坐标和旅游重心坐标均落在上饶市区范围内并与市中心的经纬度坐标十分接近,因此上饶极可能发展成为赣东北旅游集散中心地。  相似文献   

18.
通过构建生态敏感性分析指标体系,对沈阳市辖区范围内的土地利用进行单因子分析和综合分析,并在ArcGIS支持下,进行空间叠置分析,生成生态敏感性分区图.在此基础上,结合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合理优化土地利用空间结构.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形成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从规模、结构、强度、布局和效益5个方面构建包括18项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评价广州市不同行业的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揭示行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空间分异规律。研究表明:行业用地集约度呈"中间大、两头小"的分布形态,并按照"劳动-资本-技术"的生产要素高级化序列递增;行业用地集约度呈"三圈层+两类特定区"的空间分异规律,三圈层行业用地集约度先增后减,两类特定区的集约度最高;各种集约类型行业用地空间变化规律表现为:规模集约型行业由中心向外逐渐减少,结构集约型行业逐渐增加,强度集约型行业先增后减,布局集约型行业相对稳定,效益集约型行业先减后增。最后针对广州市行业用地集约度空间分异的存在高集约度的行业不多、集约度水平与产业地位不匹配、行业用地布局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提出调整行业结构、分区制定工业用地策略、分类引导行业用地布局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定西地区城镇体系空间分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是人口和经济的聚集地,区域城镇体系在一定时空条件下呈现分形特征;利用豪斯道夫维(Hansdorff)和聚集维数(Aggregation dimension)对定西地区城镇体系进行了空间分形研究,并测算了相应的分维数,证明该区域城镇体系也具有空间分形特征,存在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松散,城镇首位度高,各城镇间联系不肾密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