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8 毫秒
1.
实话实说     
莫浪费精神食粮时下在农村,有些村委会虽订阅了多种报刊,但这些报刊不是静静地“躺”在村干部的书橱里,就是被人拿去包东西,甚至当旧书废报卖掉,造成极大的浪费。报刊是传播党的方针、政策和科技知识、致富信息的重要途径,对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集体花钱订阅报刊,而群众读不到报刊的现象却时有发生。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一是部分基层干部不重视,对报刊杂志在农村工作中的积极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从而产生无所谓的态度;二是管理机制不严格,没有明确专人收发管理,你一份,他一份,散失严重;三是干…  相似文献   

2.
玩信息发自己也发了千家万户“要想富,看准信息生财路;要想发,找条信息把钱抓”。一向被城市里厂矿企业视为“专利”的信息如今在河南唐河农村备受青睐。据笔者在毕店、桐河等乡镇调查,70%以上的农民已注意从收音机、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介和其他渠道获取信息,29.3%的青年农民手中都有一份信息报或科技致富报。而更为新潮的是,一些头脑灵活的农民竟“玩”起了信息,当起了信息经纪人。毕店镇柿树园村青年农民邢自晴与全国18家信息网络都有联系,他每年花费5000多元订阅全国科技、信息报刊48份,每天不出门.便可知各地信息.然后筛…  相似文献   

3.
广西蒙山县有5500多户农民自发合伙订阅报刊。他们或三五家共同集资订阅报刊杂志,在其中一家设阅览室集体阅读,或六七户各自出资订阅报刊,然后互相交流阅读。笔者认为,合伙订报刊这一做法值得推广。报刊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科技文化知识、传递市场经济信息的“桥梁”,农民多读报,便可吃透党的富民政策,学习科学致富技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衣民越来越感到政策、科技和信息的重要。他们对知识技术有了迫切的‘饥渴感”,原来农村订报都是村里、组里集体方,农民很难看到,虽然许多村有街头阅报栏,但那些报刊…  相似文献   

4.
许多散发小报宣传养殖“特大黄鳝”能致富的神话,许多人也正的抱着靠养殖“特大黄鳝”发大财的幻想,而一位畜禽养殖专业工作者却一语道破真相──地地道道的大骗局我是位畜禽养殖专业工作者,工作中经常收到“科技信息”、“致富信息”之类的大小报刊,这些小报多以大篇文章宣称:“养殖特大膳,年获十余万”、“养殖泰国鳝,致富道路宽”等等。近年来,这类广告又先后跃上了国家正式出版的一些报刊,在农村及下岗职工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有不少人问我:“特大黄鳝是不是真的?”“养特大鳝真的能致富吗?”为此,我专门查阅了大量有关黄鳝…  相似文献   

5.
许多人散发小报宣扬养殖“特大黄鳝”能致富的神话,许多人也正抱着靠养殖“特大黄鳝”发大财的幻想,而一位畜禽养殖专业工作者却一语道破真相──我是位畜禽养殖专业工作者,工作中经常收到“科技信息”、“致富信息”之类的大小报刊,这些小报多以大篇文章宣称:“养殖特大鳝,年获十余万”、“养殖泰国鳝,致富道路宽”等等。近年来,这类广告又先后跃上了国家正式出版的一些报刊,在农村及下岗职工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有不少人问我:“特大黄鳝是不是真的?”“养特大鳝真的能致富吗?”为此,我专门查阅了大量有关黄鳝研究的文献资料及…  相似文献   

6.
在商品社会里,信息是否灵通非常重要。可是笔者发现:在农村,农民主要通过电视和几种报刊获得信息。而这些有限的信息往往有些滞后,不能给农民以启迪和帮助。信息闭塞,会使农民在安排生。产活动时产生盲目性,容易形成“一哄而上”或“一哄而下”的现;象。种什么作物,养什么动物,搞,什么副业,农民不是根据信息做出决断,而是以身边的事情做出决。定。一人得益,众人齐上;一人赔本,一哄而下。结果,农民很难走上致富路。;农民盼望拥有“千里眼”和“顺风耳”。国家又有哪些关于农村的新政策?农民渴望及时准确地有所了解;明年的…  相似文献   

7.
2010年,我局以高度政治敏锐性和工作责任心打好行业报刊订阅“攻坚站”,较好地完成了报刊订阅工作。行业报刊发行工作做到“三个到位”。  相似文献   

8.
信息做向导 跟着市场跑  市场如“六月天,娃娃脸——说变就变”,急于致富的山东省潍坊寒亭农民烦恼不已。吃一堑,长一智。如今,他们已不再只是埋头苦干,而是让信息做向导,跟着市场跑。   在寒亭农村,可以发现,不少村庄的街头都建起了信息栏,由村里指派专人,随时摘录张贴市场信息,指导村民进行生产,明察市场行情。每当新上项目或引进新品种时,很多农民还会结伙成伴,外出到农业生产先进地区去参观考察,开眼界,长见识。同时,在寒亭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利用广播、电视甚至网络,或者花上千把元,自费订阅科技信息报刊获取信息…  相似文献   

9.
又到报刊年度订阅时。为做好今年的报刊发行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报刊订户,山东邮政秉承“一言一行树邮政形象、一心一意为客户服务”的企业精神,努力创新经营、改进服务,以方便快捷的订阅服务、丰富多样的报刊产品,将自身打造成了“便利的报刊超市”。目前,山东邮政报刊订阅服务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充分满足了各类客户的订阅需求。  相似文献   

10.
信息是捕捉市场机遇的前提我国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说过,“人才是企业支柱,情报是企业生命。”美国管理学家彼德·德鲁克也指出:“信息灵通,可以使企业绝路逢生;信息不灵,会使企业走投无路。”这就要求我们的企业要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特别是作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应...  相似文献   

11.
骆名进 《乡镇论坛》2011,(35):37-37
据报载,某县在县各级单位职工、乡镇干部中广泛开展“多订报刊、常读报刊、善用报刊”活动,要求广大干部职工自费订阅各类报刊,培养大家读报刊、用报刊的好习惯。笔者认为,此举值得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2.
受骗与“五戒汤”王英成而今,翻翻报刊,看看电视,听听广播.或是关注一下社会,就会发现大大小小的骗局不断涌现,大到劣迹昭彰全国的“长城公司”的骗局,小到街头巷尾做“扣”诈人的小圈套。有冠以科学名分的伪科学之类的假玩艺;有打着“希望工程”旗号骗钱的;有昧...  相似文献   

13.
我是江西省高安市田南镇罗家村老屋村民小组组长。6年前,村民的信任把我推上了这个“兵头将尾”的位子。我想,既然大家信得过我,我哪怕是掉一身肉也要把组上的工作做好,使村民们都过上好日子。多年来,我们这里的村民有三大“心病”,一是行路难;二是缺电愁;三是山上的“秃头”多。我当组长这些年来,就是围绕解除村民们的“心病”来开展工作的。我们组坐落在一个偏僻的穷山沟里,只有一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连向外面,但这小道也是“晴天一把刀,雨天一团糟”的景象。莫说引导村民致富,就是空手到一趟镇里,也令人望路兴叹。于是我…  相似文献   

14.
公款宴席的自白项东本人复姓公款,名宴席,是各大饭馆的座上宾。提起我,有人津津乐道,喜形于色;有人说三道加,横加指责。最近,听说报刊上还连篇累犊地发表文章,对我进行“透视”,说得我一无是处,驳得我体无完肤,羞得我无地自容。其实,我也是猪八戒照镜子──里...  相似文献   

15.
位庄,是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中召乡第一大村,全村1031户,4000余口人,耕地5400亩,党员103人。走进位庄,一提起陈俊卿,人们都会跷起大拇指说:“俊卿可是俺村的好书记,群众致富的带头人啊!”  相似文献   

16.
而今,翻翻报刊,看看电视,听听广播,或是关注一下社会,就会发现大大小小的骗局不断涌现,大到劣迹昭彰全国的“长城公司”的骗局,小到街头巷尾做“扣”诈人的小圈套。有冠以科学名分的伪科学之类的假球艺;有打着“希望工程”旗号骗钱的;有昧着良心挥霍“残疾捐款”的;有卖假种子、巫婆神汉装神弄鬼的,等等等等。  相似文献   

17.
江海容 《乡镇论坛》2009,(31):27-28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党报征订时节.作为一个经常与农村读者打交道的基层作者,觉得有必要为广大的农民朋友说儿句心里活,那就是,党报特别是地、县(市)级报刊的订阅重点在乡村,而地、县(市)报刊对“三农”的宣传报道显得甚为“小气”,远不能让农村读者“解渴”。广大农民反映“报纸在手没啥看头”。  相似文献   

18.
赵文岐 《乡镇论坛》2008,(31):26-27
为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各地村两委都订阅了各种报刊,但存在报刊往往只有村干部们占有并“独享”,广大村民却看不到的现象。笔者认为,公费订阅的报刊应该由全体村民共同拥有,共同享用。  相似文献   

19.
虚假致富信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把自己的技术或产品说成是“摇钱树”、“致富绝招”、“投入少产出高”,等等.好像不要投资或者很少投资就能赚取大钱.投入产出比常高达几十倍、几百倍甚至上千倍。其实,如果真的有如此好赚的钱,拥有这些技术和产品的人肯定是不会通过广告的方式转让的、根据笔者近几年的调查和总结.虚假的致富信息主要有以下几种特征: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同志在回忆自己的母亲时曾说:“世界上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人;利己而不损人的人;可以损己而利于人的人。我母亲正是最后一种人。”毛泽东以“损已而利于人”给予了白己母亲最高的评价。“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利”。既是一块“试金石”,也是一面“照妖镜”,以此可以试遍人间善恶,照尽人生百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