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中国CO2排放绩效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采用中国1983—2019年时间序列数据,构建了以FDI依存度为转换变量的平滑转换回归模型(STR模型),实证检验是否存在一个最优FDI规模,能显著提升以人均CO2排放量和CO2排放强度衡量的CO2排放绩效。结果表明:FDI对中国CO2排放绩效的影响效应呈现非线性,且确实存在最优FDI规模,占当年GDP的3.048%;当FDI依存度低于此值时,FDI依存度与人均CO2排放量和CO2排放强度显著负向相关,即提高FDI依存度可有效提升CO2排放绩效;当FDI依存度高于此值时,FDI依存度与人均CO2排放量和CO2排放强度显著正向相关。目前中国FDI规模并未达到最优,因此,加大引资力度、积极吸收高水平FDI是改善中国CO2排放绩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周五七  唐宁 《技术经济》2015,34(4):15-22
系统评估了1998—2012年中国工业各细分行业的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以及碳排放脱钩弹性,分析了中国工业行业碳解锁的进程、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中国工业各细分行业的碳排放强度普遍呈下降趋势,但高排放行业的下降速度较为缓慢;大多数工业行业的碳排放处于相对脱钩状态,高排放行业的碳排放脱钩指数高于中、低排放行业,且高排放行业和低排放行业的碳排放脱钩弹性的波动幅度较大。指出:需要保持工业节能减排与结构调整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增强结构性减排在工业碳解锁中的作用,依据行业特征有针对性地实施节能减排以加快行业碳解锁进程。  相似文献   

3.
为更好地研究产业跨国转移对不同国家、不同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将其分为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并纳入LMDI分解模型,识别全球39个主要国家CO2、SO2排放密集型产业并进行因素分解分析。结果表明,1995—2009年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了18.11%的碳密集型产业,该过程在减少发达国家23.97亿吨CO2排放的同时,增加了发展中国家41.42亿吨排放;前者减排主要得益于碳密集型产业转出的结构变化,占总效应的66.99%,而后者增排主要源于产业转入规模增加,贡献达70.80%。研究进一步比较了产业转移与技术进步的污染排放效应,发现随着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产业转移的污染排放影响在人均GDP为2.05万美元前后分别呈现增排效应和减排效应。研究还发现,硫密集型产业存在类似现象,差别在于当人均GDP为1.43万美元时就发生转变,这可能与CO2、SO2两者不同的全球性与局地性污染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4.
《经济师》2017,(2)
基于能值生态足迹修正模型和Tapio弹性脱钩模型,利用2008-2013年贵阳市社会经济数据,实证研究了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的脱钩关系,并运用LMDI方法分析影响脱钩类型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2008-2013年贵阳市经济增长与EEF的脱钩状态主要为扩张相对负脱钩-扩张相对脱钩两种状态,2008-2013年整体脱钩弹性值为0.4,呈扩张相对脱钩状态;从分解结果看,经济发展因素是能值生态足迹(EEF)增加的主导因素,技术因素是其减少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5.
21世纪人类正面临气候变暖和人口激增的双重挑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市CO2排放将持续增长。考虑到城镇化水平提升和城市体系优化是城镇化发展的两大核心问题,在STIRPAT模型的基础上,从城镇化水平、城市体系双重视角,探索1971—2018年世界117个国家城镇化发展的碳排放效应。结论显示,城镇化水平提升对CO2排放具有明显的正向促进效应;最大城市人口占比提高则有效降低了CO2排放。通过更换主要解释变量及模型方法,上述结论仍然成立。研究认为,应进一步注重城市群都市区域协调发展,通过促进城市人口进一步向大城市集聚以缓解城镇化水平提升带来的CO2排放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脱钩指数的基础上把脱钩弹性系数分解为规模脱钩弹性、技术脱钩弹性和结构脱钩弹性,详细分析了我国1991—2011年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脱钩关系。发现规模脱钩弹性和技术脱钩弹性在1990—2011年间基本都处于强脱钩状态,结构脱钩弹性和总的脱钩弹性系数变化幅度较大,但大致都经历了弱脱钩—复钩—强脱钩的过程,并且所处的状态和脱钩程度的大小与我国的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政策高度相关。本文通过计量模型分析了三种脱钩弹性对我国污染治理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规模脱钩、技术脱钧和结构脱钧弹性均对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有显著影响,并且技术脱钩弹性和结构脱钩弹性滞后1期对污染治理投资行为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运用IPCC推荐的二氧化碳计算方法测算了1997—2014年长三角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通过构建基于脱钩理论的Tapio脱钩模型,实证研究了长三角地区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关系及程度,分析了二者脱钩弹性发展的时间演变趋势。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各省市二氧化碳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发展呈现不平衡状态,弱脱钩、扩张连接、强脱钩的状态交替出现,多数时期处于弱脱钩状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长三角地区二氧化碳与经济增长脱钩弹性变化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科学揭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对缓解高碳土地利用模式并探寻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意义重大。文章在计算土地利用碳排放的基础上,应用Tapio脱钩模型探讨广东省土地利用碳排放与经济增长间的脱钩关系,并分析脱钩关系的时空演变趋势及原因。结果表明:(1)1996—2015年,广东省土地利用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状态从扩张性负脱钩逐渐向弱脱钩和强脱钩转变;(2)2005—2015年,市域层面主要表现为强脱钩、弱脱钩和扩张性负脱钩三种状态,其中2000—2005年以轻度弱脱钩为主,2010—2015年以高度弱脱钩为主;(3)脱钩程度较高的市域主要分布于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和森林覆盖率高的山区,而负脱钩的地区主要是以发展高耗能工业为主的地区。在研究时段内,广东省在节能减排工作和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脱钩水平较低以及脱钩发展区域差异显著。因此,广东省应针对不同地区的发展状况采取相应的脱钩政策以期实现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9.
岩溶地区水资源与经济发展脱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城市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性,弥补水足迹单纯考虑经济发展对水资源占用的缺陷,文章采用"水生态足迹"与"脱复钩"理论,从水量(用水量)和水质(污染物排放量)的综合视角,采用Tapio弹性指数评价贵阳市2002—2014年水生态足迹与经济发展的脱钩水平。研究表明:2002—2014年贵阳市水生态足迹与经济发展除2011年扩张性水质型负脱钩外,其余年份为水量型或水质型强(弱)脱钩,且历年脱钩指数时间序列上波动明显,其脱钩平均值为0.138;由于贵阳市GDP增速稳定,故水资源与经济发展的脱钩程度取决于水量和水质生态足迹的变化特征。实现贵阳市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限制工业用水和污水排放量,还要节约生活用水量,减少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另外,相比水足迹,运用水生态足迹的视角评价水资源与经济发展的脱钩态势更具科学性、全面性,有助于丰富水资源与经济发展的脱钩评价角度。  相似文献   

10.
<正>甲烷是仅次于二氧化碳(CO2)的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量远大于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和六氟化硫(SF6)等其他温室气体,它的全球增温潜势(GWP)在100年时间尺度是CO2的28倍,20年时间尺度是CO2的84倍。当前,甲烷排放量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20%,甲烷的深度减排是将全球平均升温控制在1.5℃以下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00—2011年中国工业全部行业能源消费量,运用IPCC推荐的CO2计算方法,推算了中国工业全部行业2000—2011年间的CO2排放量,通过运用Tapio脱钩指标建立工业行业经济增长与CO2脱钩模型,测度了2000—2011年间中国工业全部行业以及分要素密集度行业的经济增长与CO2排放之间的脱钩关系及程度,分析了二者脱钩发展的时间演变趋势,结果表明,中国工业行业存在一定的脱钩效应,不同行业的脱钩指数差异较大,强脱钩行业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不同要素密集度行业的脱钩状态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同劳动力密集型行业与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相比较,资源密集型行业的脱钩指数总体上处于较高状态。政府要充分利用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加大对企业在能源技术、新能源产品开发方面的支持力度,促进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从根本上减少碳排放,促进工业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  相似文献   

12.
火电厂和钢铁冶金行业是高耗能、重污染的两大行业,随着电力行业超低排放工程的实施,钢铁行业的超低排放也在逐步推进。烧结烟气是钢铁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来源,具有低温、高硫、成分复杂的特点,污染物有颗粒物、SO2、NOx、CO2、CO、二噁英、氟化物、氯化物等。  相似文献   

13.
皖江城市带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经济发展赢得了新机遇,然而能源需求压力却也随之增大,为了打破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的关联,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采用脱钩弹性指数方法建立脱钩评价模型分析皖江城市带1998-2012年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脱钩状况,结果表明皖江区域目前处于弱脱钩的水平;并基于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对能源消耗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结果表明产出效应和结构效应对能源消耗的驱动作用较大,而低能源强度起着负的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ARIMA-BP神经网络模型并在碳达峰目标下预测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碳强度;同时,运用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共同前沿理论及共同前沿非径向曼奎斯特二氧化碳排放效率指数(MNMCPI)对减排潜力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发现:(1)由ARIMA-BP神经网络模型所得碳强度预测序列均方误差(MSE)为0.005,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为1.95%,显示了较高的精度;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碳强度2028年相较于2005年下降67.5%,提前实现国家2030年碳强度比2005年下降65%以上的目标,其中:贵州碳强度下降幅度最大,2030年相较2005年下降77.5%,福建、江西、海南下降幅度均在65%以上。(2)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减排潜力呈波动下滑趋势,2016—2030年均减排空间达26.59%,约21649.33万吨CO2。到2030减排潜力达21.9%,为2016—2030年最低值,由于减排潜力与碳排放效率负相关,碳排放效率越高则减排潜力越小,这意味着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碳排放效率得到优化。(3)通过探究CO2排放效率变化,间接分析区域内减排潜力变化...  相似文献   

15.
产业低碳化发展是经济低碳发展的核心内容。基于产业弹性低碳化分析框架,采用对数方法研究弹性因子对产业排放脱钩弹性的影响力。实证分析表明:山西省建筑业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问题日益重要。产业节能和减排弹性脱钩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实现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的因素。因此,政府应大力支持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6.
西部地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脱钩及驱动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嵘  常烜钰 《经济地理》2012,32(12):34-39
选取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具有优先地位的西部地区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应用脱钩理论对西部地区1995—2010年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特征进行分析,进而构建碳排放模型深入研究其驱动因素。结果显示:所研究年份间除1998—1999年为强脱钩,2003—2006年为扩张性负脱钩之外,其余时期均呈现为弱脱钩状态;经济规模的高速增长是导致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经济结构的调整变化对碳排放的减少有很大潜力,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是抑制碳排放减少的关键因素,能源结构的优化是控制碳排放增加的潜在因素;弱脱钩状态下,产业结构、能源强度和能源结构影响碳排放的幅度较小,在强脱钩状态下则更小,而在扩张性负脱钩时三者所占比例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利用Tapio弹性脱钩指数分析不同产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采用LMDI分解法分析不同产业碳排放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不同产业所处脱钩状态不同:贸易餐饮业为强脱钩;农业为弱脱钩;生活消费处于增长连接;工业与建筑业均为扩张负脱钩;交通邮政业为强负脱钩。(2)能源强度和产业规模是促进碳排放变化的主要影响效应类型。能源强度是工业、交通邮政业的主要影响因素,且具有促进作用;该效应也是贸易餐饮业的主要影响因素,但起抑制作用。产业规模则是农业、建筑业和生活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且均具有促进作用。碳强度和能源结构由于能源消费品种单一而作用微弱。最后提出产业低碳化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运用碳排放系数法测算广西2006—2015年土地整治碳排放量,运用LMDI模型分解土地整治碳排放影响因素,并结合脱钩弹性量化模型对经济增长和土地整治碳排放的脱钩效应进行分析。结果为:(1)2006—2015年广西土地整治碳排放量呈递增趋势,10年间年均增长率为18.12%。(2)能耗强度、工料碳排放强度、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对土地整治碳排放增加起促进作用,其累计效应值分别为31.616万吨、13.469万吨、4.855万吨和2.023万吨;工料强度和耕地规模对土地整治碳排放增加起抑制作用,其累计效应值分别为-11.412万吨和-4.384万吨。(3)工料碳排放强度脱钩弹性、能源强度脱钩弹性和经济规模脱钩弹性是影响广西经济增长与土地整治碳排放脱钩的重要因素,其累计贡献率分别为77.67%、16.0%和6.19%。研究结果表明:广西土地整治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状态波动幅度较大,尚不稳定,不利于二者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通过"自下而上"法,建立旅游业碳排放的测算模型,对新疆旅游业CO2排放量进行测算,分析了新疆旅游业碳排放与旅游经济发展情况的脱钩关系。结果显示:2000—2014年新疆旅游产业CO2排放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其中2008—2009年出现较大波动,与新疆当时社会突发事件导致旅游经济受到影响相关,2013—2014年出现较小波动。新疆旅游业碳排放与旅游经济以弱脱钩关系为主,占比达到50%。在此基础上提出应通过政府引导、企业推进、加大低碳技术研究与利用、引导游客践行低碳旅游等方式,逐步实现新疆旅游业低碳绿色发展,达到与旅游经济强脱钩状态。  相似文献   

20.
以山东省为例,利用有序聚类方法,基于数据原本特征将时间区间科学地划分为5个时间阶段,从不同的行政级别、用地结构的尺度,运用脱钩指数模型,分析2000—2016年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与非农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状态。结果表明:(1)2000—2016年山东省非农经济密度变化特征在时间序列上表现为明显的5个阶段。(2)从全省尺度看,弱脱钩状态是主要的脱钩关系,用地效率较高;从行政区划尺度看,地级市和县级城市的脱钩状态变化趋势类似,强脱钩城市数增加和扩张负脱钩城市数减少的趋势,表现为用地与经济的耦合关系趋于良好。(3)从用地结构看,不同用地结构扩张与非农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关系出现多样化的趋势,不同用地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增长量不同。脱钩状态与土地和经济政策息息相关,加强用地管控,提高城市化水平,是优化用地与经济之间耦合关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