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什么样的方法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阔视野,立足国内外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的现实境况,把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同中国具体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进行有机结合,总结与升华出一系列原创性的生态文明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方法论。总体而言,这些原创性的科学方法论主要表征为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方面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在绿色发展与绿色生活方面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在生态系统协调方面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在建章立制方面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2.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举措。自然保护地①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载体和重要区域,其规划也应积极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金山就是金山银山、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1]等生态文明思想和理念,以目标和问题为导向,针对中国自然保护地的特征和困难,将生态优先、科学利用、统筹社区发展等方面作为规划研究的重点,使规划既成为各自然保护地工作的基础和管理的依据,也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3.
王玮 《环境经济》2023,(2):18-23
<正>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的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既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鲜明的中国特色,也进一步凸显了新时代新征程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重要地位,同时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新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文章首先概述了生命共同体的概念、构成与特征,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生命共同体观。然后从生命共同体视角分析了长汀县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从增强人们的生命共同体意识和生态自觉性,以生命共同体理念规划全县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中各部门各地区的协同治理,建立生命共同体视角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综合考评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推进长汀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从度的视阈入手,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共存于“生命共同体”,是共存于“生命共同体”的矛盾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关系的本质是消费问题,处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关系的关键,是消费过程中对“度”的把握。“度”的实践价值在于对消费具有约束效应,推进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正>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新征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悟其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在深学细悟笃行中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祖国各地更加坚定不移地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推进了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向而行。在2022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讨会上,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吴丰昌院士说:“我们要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开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傅俊 《环境经济》2023,(11):56-59
<正>“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南宁在深学细悟中高站位思考,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紧贴实际,与自然共生,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生命共同体思想属于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核心,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散见于习近平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所做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中,需要进一步从学理上加强系统研究,以形成足以概括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核心内涵的理论范畴.本文从总体上分析阐述习近平生命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 理论特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刘薇 《环境经济》2020,(7):42-4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深邃思考,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开创了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更加清晰的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12.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更代表了美好生活的希望、人民群众的期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绿色发展新理念,作出一系列顶层设计、制度安排和决策部署,为惠州建设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提供了基本遵循.  相似文献   

13.
周琦 《生态经济(学术版)》2020,(5):230-230,F0003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加重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自然生态危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从新的历史起点和全局高度做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要推进绿色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生态文明和低碳经济的产生有共同的环境背景,共同的伦理价值观,在逻辑关系上相互耦合,互有侧重,相互支持,共同指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虽然在现今社会,生态文明和低碳经济已经频繁出现在了政府文本和媒体报道中,但是实际上两者之间最初并没有建立完整、坚实的理论联系。薛建明较早地关注到了生态文明和低碳经济在理论联系上的学术空白,并在《生态文明与低碳经济社会》一书中提出该问题。  相似文献   

14.
谯琳  李娜 《生产力研究》2024,(2):43-47+161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国在面临全球环境挑战时的必然选择,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和借鉴。文章从内涵、价值意蕴及实践路径三重视角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进行分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内涵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内涵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内涵三个角度进行探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包含着丰富的价值意蕴,有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增强社会的公平正义,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为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实践路径具体包括加强生态文明理念、提升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以及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  相似文献   

15.
张旗威 《环境经济》2023,(23):38-4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对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吉林省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在2023年9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查干湖五周年的重要日子,召开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全面部署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制定印发《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重点任务措施清单》,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思想精髓、战略部署、最新要求,体现在工程化、项目化、政策化、专班化的标准和行动上,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新成果在吉林大地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MODIS NDVI 2005—2014年数据,应用GIS像元统计、空间叠加等分析工具,并结合均值法、最大值合成法、一元线性回归和变异系数法,分析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第一批试点区近10年NDVI时空变化分布特征、波动状况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试点区NDVI均呈现出缓慢增加趋势,年际NDVI值最大值、最小值出现的月份不同,NDVI值波动较大(变异系数值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居民点附近及低坡度地区,同时该区域也是试点区NDVI低值集中区。结论说明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第一批试点涉及的4个区域NDVI时空变化、波动因素有相同之处,也各有差异;人类活动对NDVI时空变化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社会主义现代化明确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超越了传统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现代化, 是以人民为中心、 以绿色发展为手段, 构成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 我国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 但也面临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 着眼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指向,要从推进绿色发展、 强化顶层设计、 促进资源节约、 营造生态文化氛围等方面来构建其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8.
随着自然科技的发展,人类不断创造物质财富,而随之环境和人类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自然灾害的频发,使人类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注重理解自然,认为应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进行生产、生活,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态。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影响下积极探索发展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两山论”,以构建美好中国,发展创新科技,健全生态文明体制保障,推动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贯彻落实好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的重要环节,正确处理城镇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原则,加快生态文明城镇建设步伐,不断改善城镇人居环境,努力促进城镇生态文明系统良性循环,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为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 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同时将包括“绿色发展”在内的“五 大发展理念”提升到了国家治理的战略高度。继而,《中共中 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 也延续了“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明确要求“保护 生态屏障,构建生态廊道和生态网络”。在此背景下,与以上 工作内容密切相关的绿地系统规划,必须及时在国土空间规划 体系下进行重新审视,自身地位和作用是否发生了变化?并 以此为出发点,思考绿地系统规划在编制过程中,如何支撑 国土空间规划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如何通过绿地 布局以实现游憩、生态等产品有效供给,如何协同其他专项 规划以形成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从解读2019年颁布的 《城市绿地规划标准》(GB/T 51346—2019)的角度,就 管控思维、体系地位和编制创新3个方面对全新规划体系下的 绿地系统规划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