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经济》2004,(B12):27-28
为保护臭氧层,我国于1991年加入《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伦敦修正案,于2003年加入《议定书》哥本哈根修正案。  相似文献   

2.
《环境经济》2007,(B08):24-25
根据我国政府签署加入的《关于水泵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伦敦修正案、哥本哈根修正案,以及我国与实施蒙特利尔议定书多边基金执委会达成的消耗臭氧层物质淘汰计划,我国将在2007年7月1日提前淘汰除原料、[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钟茂初 《环境经济》2009,(12):63-63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世界各国将商讨《京都议定书》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力图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协议。这次会议决定的碳减排目标和责任分担,将时未来全球经济发展走向起到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唐艳冬  姚远 《环境经济》2007,(12):44-45
中国政府分别于1989年和1991年加入《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伦敦修正案),并于1992年编制了《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逐步淘汰国  相似文献   

5.
所谓“绿色壁垒”.是进口国以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为名.通过颁布.实施严格的环保法规和苛刻的环保技术标准.以限制国外产品进口的贸易保护措施。绿色壁垒在西方国家以国际.国内公开立法作为依据加以规定和实施的文件、协议中可以找到广泛的法律基础.如《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等。  相似文献   

6.
《环境经济》2007,(B08):29-29
为履行《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伦敦修正案),保护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逐步淘汰国家方案(修订稿)》的有关规定,按照我国政府与联合国多边基金执委会签署的《中国化工行业全氯氟烃生产整体淘汰计划》和《中国全氯氟烃和哈龙加速淘汰计划》的有关要求,[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2011年的世界气候大会在南非德班举行,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1997年签署的《京都议定书》在2012年12月31日到期,德班会议能否决定发达国家这个议定书的二期承诺;二是2010年在坎昆气候会议上说的富国出资帮助穷国应对变化的"资金承诺"能否落实.  相似文献   

8.
《环境经济》2007,(B09):28-29
为履行《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伦敦修正案),保护环境,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以及《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逐步淘汰国家方案(修订稿)》的有关规定,现就以氯氟烃(CFCs)物质为制冷剂、发泡剂的家用电器产品的生产、销售、进出口管理工作公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编者的话     
《环境经济》2005,(3):6-6
2005年2月16日,旨在通过世界各国共同努力,抑制地球气候变暖进程的《京都议定书》,在历经七载的纷争与磋商后,终于正式生效了。议定书为发达国家规定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议定书的诞生和生效是国际社会为保护全球气候采取的一项重大而具体的行动,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本期专论在评述《京都议定书》生效的同时,重点向读者介绍了议定书的“三机制”,即排放交易、联合实施、清洁发展机制。“三机制”的实施,旨在用市场手段来解决环境问题,以最终实现减缓气候变化。根据世界银行的有关分析资料,全球2008~2012…  相似文献   

10.
简讯     
《环境经济》2012,(1):12-14
<正>环保部:我国已完成四种ODS淘汰任务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日前表示,自加入《蒙特利尔议定书》以来,中国逐步建立完善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ODS)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积极开展淘汰活动,鼓励替代品和替代技术的应用,已经淘汰了10万多吨消耗臭氧层物质,约占发展中国家淘汰总量的一半,圆满完成了4种主要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淘汰任务,为全球保护臭氧层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为做好下一步的履约工作,张力军表示重点要抓  相似文献   

11.
2011年的世界气候大会在南非德班举行,主要任务有两个:一足1997年签署的《京都议定书》在2012年12月31日到期,德班会议能否决定发达国家这个议定书的二期承诺;二是2010年在坎昆气候会议十说的富国出资帮助穷冈应对变化的“资金承诺”能否落实。  相似文献   

12.
人类应对气候变化进入关键时期,各国纷纷通过国内立法来履行《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所确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欧美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制度与我国的经济发展利益攸关,对我国参与国际气候谈判具有重大影响。我国尚未制定专门的气候变化法,应探析他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立法经验,遵循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完善有中国特色的气候变化应对法律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丁洁 《经济》2002,(11)
在《京都议定书》与《蒙特利尔议定书》交锋的背后,欧美制冷剂巨头激烈火拼。中国企业贪图近利自食苦果。  相似文献   

14.
气候变化及其引起的全球变暖是当前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采取经济、技术与法律等手段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减缓、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社会共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在国际法层面提供了气候变化的法律框架并规定温室气体减排任务,需要各国建立自己的气候应对法律制度以落实公约的执行.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美国虽然游离在《京都议定书》减排机制以外,但为发展低碳经济,确保在未来国际经济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应对国际国内减排压力,美国国内气候变化法律制度也在不断发展更新.本文介绍了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国内法重要内容的美国温室气体排放许可适用法规的最新进展,分析其温室气体排放许可适用新规的特征、发展动因和由此产生的国际国内影响,以期为我国温室气体减排法律规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世界正面临严重气候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9年9月23日,在联合国气候行动峰会开幕式上,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在气候危机将人类终结之前将其停止。2019年11月5日,来自全球150多个国家的11 000多位科学家在《生物·科学》(Bio Science)杂志上发出警告:全球正面临气候危机,如果人类不改变自身的生活方式,未来将承受"无尽的难以言喻的痛苦"。气候危机已然来临,全球各国必须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观、共同利益观和全球治理观,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行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6.
后京都时代国际气候制度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都议定书》生效是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里程碑。议定书生效后,议定书的实施成为当务之急。这一急务的完成不仅需要从国际层面上对相关法律程序进行完善和运行,而且需要附件Ⅰ缔约方制定和实施新的减排政策措施,完成议定书规定的减排义务。后京都国际气候制度谈判启动在即,国际气候制度的发展面临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17.
2021年10月,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2021年气候服务状况:水》报告指出,气候变化特别是极端高温天气发生频次的增加,将会导致一场全球性水危机,各国政府及相关国际组织的应对还缺乏有效的措施。截至2018年,全球有36亿人每年至少有一个月的用水量严重不足,这一数字预计到2050年将突破50亿人。当前,全球气候变暖愈演愈烈,频繁的高温、干旱和各类极端天气事件导致水资源危机日渐严重。由此,厘清当下的水资源危机及其带来的各种挑战,强化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的协同应对能力是应对全球性水资源危机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18.
2007年6月4日,在第三十六个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中国第一部应对气候变化的全面政策性文件《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正式发布。目前,地球气候正经历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9.
由俄罗斯总统普京倡议、得到联合国支持的世界气候变化大会3日在莫斯科闭幕。尽管《京都议定书》没有在会议召开期间“突然死亡”,但前景已显得黯淡。《京都议定书》并未列入大会议程,但这一旨在遏止全球气候变暖的国际公约成为代表们关注的焦点。目前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批准了《京都议定书》,其中有减排义务的国家199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当年全球排放量的43.9%,离使公约生效所必需的55%还有11.1%的差距。在世界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的情况下,199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排放量17%的俄罗斯是否批准,将决定着公约…  相似文献   

20.
碳排放权交易作为气候治理体系中重要的市场机制工具,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对于我国实现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具有重要意义。相较于指令型和财税型减排工具,碳排放权交易更具灵活性和自主性,已成为市场经济国家重要的环境经济政策。近年来,我国以《京都议定书》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为基础框架,不断致力于推动符合我国国情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