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中国城市能源效率差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1995—2006年中国210个主要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首先采用DEA模型测算了城市全要素能源效率,然后分析了城市全要素能源效率差异特征,结果显示,城市能源效率变动趋势呈现四个较为明显"倒U型"特征,城市间差距扩大转折点出现在2000年左右,而地区间城市差距存在一定的趋同性。城市能源效率水平并不稳定,低效率高投入城市将是节能减排的重点。本文最后采用Tobit模型分析了资源禀赋、平均气温、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及各类政策因素与能源效率之间的关系,回归结果说明,应区别对待不同因素在不同条件下引起能源效率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2000~2012年的省际数据,运用不变规模报酬的多阶段DEA方法测算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新疆在无碳约束下和考虑碳约束下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并对二者进行了比较,然后运用Tobit回归模型对影响新疆碳约束下的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3.
要素使用结构是效率变动的起始点,以工业为对象的研究不可忽略不同行业间要素配置结构的区别。本文选取不同要素密集度制造业作为研究对象,基于DEA方法测算了1995~2008年中国制造业能源效率,并利用Tobit模型探索不同要素密集型制造业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国制造业能源效率的总体水平较低,并随要素密集度的不同而不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能源效率最高,技术密集型行业次之,资本密集型行业最低。三大类型制造业能效提高仍有50%以上的空间,“十二五”期间节能降耗的政策导向应由目前的以行政区域为对象分解节能降耗约束指标的治理方式向以行业或企业为约束对象并分解节能指标的治理方式转变。本文通过Tobit模型还发现,进一步促进技术创新、保持适度合理的行业竞争、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以及扩大企业规模将有利于提高制造业能源效率。 相似文献
4.
基于中国35个工业行业2001—2016年的数据,采用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度工业分行业能源效率,结合变异系数、核密度估计以及Tobit模型,探讨中国工业分行业能源效率的时间变化特征,并分析工业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整体上各行业能源效率增长速度缓慢且行业间能源效率差异显著;资本密集型行业能源效率较高且提升速度快,资源密集型行业能源效率较低且提升速度缓慢;(2)能源效率较高的行业有所增加,呈现出"俱乐部分散"特征,行业间能源效率差异不断扩大;(3)企业规模、外商投资水平对能源效率具有积极作用,未来政府和企业应更加积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同时政府应给予一定技术援助与政策支持,并制定有差异化的行业规制标准。 相似文献
5.
6.
7.
8.
中国工业行业的能源效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非参数前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章采用非参数前沿方法,对中国工业行业的能源效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工业行业能源效率普遍偏低,而且能源与资本、劳动之间的替代效应微弱.这主要是由工业化进程中所形成的刚性高耗能技术结构所导致的.从长期看,技术进步和能源价格对提高工业行业的能源效率具有正向作用.这意味着节能减排的重点必须立足于长期,进一步推进能源价格改革,建立节能减排长效机制,弱化长期以来形成的高耗能技术结构. 相似文献
9.
基于包含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度了“一带一路”沿线17个省市区2006-2015年的工业环境效率,通过Tobit模型对工业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提高了沿线省市区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平均工业环境效率也略有提升;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省市区工业环境效率较高,而 “丝绸之路经济带”工业环境效率普遍偏低;③人均GDP、产业结构、人口密度对“一带一路”沿线省市区工业环境效率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对外贸易水平和环境规制对工业环境效率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地区生产总值占比、贸易依存度的影响则不显著。因此,建议通过产业结构优化、能源利用效率提升、“海上丝绸之路”区域科技水平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等措施实现“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能源效率随机前沿面模型,对2005-2017年工业行业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测度,并分析工业行业能源效率的演变趋势及收敛特征,然后从异质性主体的视角,采用面板回归模型分析企业、政府以及消费者的主体行为对工业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直接影响与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和投资行为都对整体工业行业的能源效率起到显著的正向作用,而企业能源偏好行为则起到显著的负向作用,企业主体行为对重工业行业和轻工业行业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性;政府环境规制行为和消费者行为在企业行为对工业能源效率的影响过程中起显著的调节效应,且调节效应在轻工业行业中的作用要优于重工业行业。最后,对提高工业能源效率、促进工业低碳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12.
随着节约型社会的构建,安徽省不断加大对能源使用效率的监督和管理力度,为了明确安徽省近年来工业用电效率及其影响因素,采用数据包络及托宾回归模型对2004-2011年安徽省17个主要城市工业用电效率进行评价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自2004年以来,安徽省主要城市工业用电效率一直处在上升阶段,但是与最优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同时还发现工业增加值与用电效率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关系;(2)工业经济发达城市唯有依靠技术效率来提升用电效率,工业经济欠发达城市则需通过规模经济来实现用电效率的改善。(3)对外开放水平、节电意识、科技水平以及政府支出对工业用电效率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制造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基于制造业28个行业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中国制造业28个行业2001-2007年的基础数据,运用非参数数据包络分析的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实证测算了制造业28个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结论认为,中国制造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行业之间差异显著。全要素能源效率较低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较高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垄断程度较高、进入壁垒较高的行业。技术进步是促进全要素能源效率提高、引起行业间差异的主要原因。Tobit模型回归表明,研发投入、市场竞争、外资进入有利于改进能源效率,企业规模相反。 相似文献
14.
中国工业部门能源使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我国工业部门的全要素能源使用效率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考察期内全部样本行业的能效均值基本维持在50%至60%水平之间,能效水平总体不高.能源使用效率存在着较为显著的行业间差异,采掘业能效水平均值要高于轻工业和重工业.总体能效水平以2002年为拐点,出现了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轨迹.采掘业能效水平在考察期内有所波动,但基本能够维持在相对较高水平,重工业呈缓慢上升态势,而轻工业则在2002年以后出现了大幅下降.通过计算标准差,我们也未发现能效出现行业趋同.企业平均规模的扩大、市场竞争强度的降低、外资规模的增加对行业能效提高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引入能源价格的Cobb-Douglas成本函数,利用能源效率的经验决定模型对影响我国工业部门能源效率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特别是利用蛉回归对我国工业部门36个二位数行业进行行业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整个工业部门的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的作用力度进行测量.结果显示:行业产值、技术水平、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构成工业部门能源效率的直接原因,同时内外部能源价差通过其他因素对能源效率的作用明显.总体来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对于能源效率的提高尚有很大的空间,实践中应强调能源价格政策在提高能源效率和节能减排过程中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空间异质性视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2008年我国省级相关数据,建立了基于加权最小二乘法的空间变系数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研究了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各省的技术进步明显促进了能源效率的提高;在改善能源效率方面,国内R&D投入的贡献比外商直接投资要大;与普通最小二乘估计模型相比,空间变系数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更好,且基于后者的参数异质性估计结果显示,不同省域的技术进步在促进能源效率改善方面存在空间差异性。最后提出建议:加大国内R&D投入、依赖自主创新更有利于能源效率的改善;各地区应针对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科研政策,以促使能源效率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7.
基于ETFEE指数的中国区域结构能源效率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宏观经济研究》2014,(10)
本文运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计算出2000—2011年我国29个省份及东、中、西部区域的煤炭、石油和燃气三种主要能源的生态全要素能源效率(ETFEE),在此基础上,通过面板Tobit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我国区域结构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区域结构能源效率呈上升趋势。各省份之间煤炭和燃气ETFEE相差较大,石油ETFEE则趋于稳定。东部区域三种能源ETFEE较高;中部区域三种能源ETFEE波动幅度较大;西部区域石油ETFEE较高,但煤炭和燃气ETFEE较低。面板Tobit回归模型显示:经济增长水平、产业结构、能源产量、外贸进出口总额、能源工业投资和地理差异均会对我国区域结构能源效率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依据这些影响因素,本文认为,通过优化调整地区和区域能源结构,实现区域经济增长向技术密集与资本密集的深度结构转变,加快能源产地区域的能源科研成果实际转化,鼓励利用区域贸易优势加强能源技术转移和扩散,可以有效提高我国区域结构能源效率。 相似文献
18.
基于分位数回归的我国能源效率影响因素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毅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2,(8):63-66
利用1978~2010年样本数据,通过分位数回归模型详细研究了各因素对能源效率在不同分位点上的影响变化。研究发现,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的影响随着能源效率的提高呈U型分布;产业结构的变动只有在能源效率较低时才会对其产生明显的影响作用;能源效率低下时,技术进步会促进能源效率的提高,而能源效率较高时,技术进步存在"回弹效应";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能源效率的提高,并且这种作用随着能源效率的提高而不断增强。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2009年我国各省份及地区的相对能源效率的比较分析,以及能源消费冗余、环境治理冗余和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出东部地区在综合能源效率、能源消费冗余等方面均优于中西部地区,技术水平对于提高综合能源效率的影响最大,因此现阶段提高技术投入、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改变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是提高能源效率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以2005-2007年各省区的工业能源效率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外资企业进入对工业能源效率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检验后发现,由于普遍整体的技术水平要高于国内企业,外资进入总体上会提高省区的工业能源效率;而由于企业性质不同,即港澳台企业相对于其他外资企业来说规模偏小、环保意识较差、生产和环境技术较差等,导致港澳台外资对能源效率的影响要小于其他外资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