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对学生开展生命共同体教育,契合时代发展要求,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也关乎个体生命成长。文章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为契机,结合中职、高职院校的具体教学实践,从三个维度探析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视阈下职业院校生命共同体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覆盖大中小学学生学习的全过程、生活的全领域,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但长期以来,大中小学思政课之间存在教材内容不连贯、教师联动不足、教学方法针对性不强等痛点问题,影响着思政课实效性的提升。办好思政课,要从优化教材内容、强化师资队伍联动、提高教学精度、增强资源协同来实现各学段思政课的有效衔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黔西北红色资源是中国红色资源的构成部分,是地方高校课程思政教学中的重要资源,可以充实日常课程思政教学的需要,提升学生学习的感染力、吸引力、自信力和贴合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任务都是立德树人,而黔西北红色资源的广泛运用可以有效实现地方高校教学的发展,教师在日常的课程思政教学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融入黔西北红色资源。  相似文献   

4.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是新时代大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指向和目标,也是践行“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创新育人模式。发挥思政课程的育人实效性是整个高校育人工作的首要环节,但在基础知识教育的整个学科体系中,将思政课程与其他基础学科交叉融合教学是新时代课程发展的现实需求。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实践路径中仍存在基础教育课程融合效果并不理想、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化认知模糊、中小学思政课呈现弱势形态等不足现状,应从顶层设计、体制机制、教师队伍等方面入手,切实解决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现实困境,形成大中小学课程一体化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5.
每学期的高职思政课第一节课对教师而言意义重大。教师的外表形象、穿着打扮、言谈举止、学识修养等都会影响学生对他们的整体印象和评价,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和信任度极为关键。清晰明确地阐述教学目标及要求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和自觉性,而严谨有序的教学设计过程更能产生锦上添花的效果。有鉴于此,思政课教师应精心准备、统筹设计、合理安排,努力上好高职思政课第一节课。  相似文献   

6.
高职思政课的信息化创新与尝试是由思政课特点、高职学生特点决定的。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在高职思政课信息化教学中,校内外信息化教学资源和平台得到充分利用,教学模式转为线上,教学内容贴近实际,教学环节衔接内容,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思政课教师要找准定位,坚持形式服务于内容,坚持探索总结规律,坚持开放包容、谨慎严格的态度,不断推动思政课信息化教学的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7.
新工科建设要加强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以及企业导师之间的协同育人,在三者协同育人的过程中存在着专业课教师思政育人意识存在偏差、思政课教师的教学针对性有待提高、企业导师思政理论素养及知识不足以及三者协同育人价值导向契合度不高等问题。因此,要通过提升专业课教师思政育人理念、增强思政课教师的教学针对性、构建校企思政育人一体化体系以及优化思政协同育人相统一等策略,形成“三全育人”多元化格局。  相似文献   

8.
思政课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使命责任重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上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面对当前高职高专青年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必须要对思政课青年教师进行精准培训,实现内外兼修,进一步夯实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基础;不断强化职业认同,树立责任意识,创设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环境;确保政策督查到位,健全管理机制,搭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平台;完善评聘制度,拓宽引进渠道,增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实力,打造一支高素质、高质量的思政课青年教师队伍,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大以来,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强,民办高校、独立学院对思政课建设的认识逐步提高,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培养也更加重视,建设成效在一些高校逐步显现。但由于各种原因,民办高校、独立学院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建设依然面临许多问题。在困境中生存,在艰难中发展,是民办高校、独立学院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现实。层次低、平台小、投入少以及资源薄弱等因素,使得民办高校、独立学院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建设相对艰难。因此,加强对这类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建设势在必行。一方面,要从外部建设着力,致力于营造有利于思政课教师环境;另一方面,要从内部建设着力,努力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内功。  相似文献   

10.
冶金工程专业新生研讨课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有机结合。教师应增强课程思政育人意识、提高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深入挖掘思政元素,优化教学方法,使新生研讨课成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基础课程。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思政课“每课一秀”作为课堂教学活动,在增强思政课的认识度、提高学生思政课参与度、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高职院校实施思政课“每课一秀”课堂教学活动,应采取提高思政课课堂教学活动的认识、体现学生在思政课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加大思政课教师课堂教学活动指导能力的培训、加强思政课课堂教学活动的管理、完善课堂教学活动的评价机制等措施,保障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课程思政是落实"三全育人"的重要途径,是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课程思政队伍的建设,不仅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一步,更是提高师德师风师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应然要求,也是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障。但是课程思政队伍的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因为现实中还存在着一些教师对课程思政认识不到位、理论知识还未更新、思政课教师与通识课专业课教师间协同育人能力不高、对教师落实课程思政的考核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因此,要提高教师的育人意识、育德思维和育才能力,加强教师培训,促成思政课教师与通识课、专业课教师结伴而行,形成一套与时俱进的考评制度,锻造一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课程思政队伍,真正实现立德树人。  相似文献   

13.
优良的学风是保证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思政课对提高学生政治素质,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至关重要。但思政课教育往往得不到学生的重视,为解决这一现实问题,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学风建设体系应被提倡和践行。  相似文献   

14.
制度自信,是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觉选择和高度认同。制度自信教育是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不断加强自身的制度自信涵养的不可或缺的方式。将制度自信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增强青年学生政治认同、坚定制度自信,以及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学发展的有效手段。要更好地使得制度自信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之中,就要在提升对青年学生的制度自信教育的同时有效促进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创新,不断地壮大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提高思政课教师素养,不断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方式,同时也要注重完善制度自信教育本身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15.
"大思政"教育观是一种全方位、全过程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理念、新方法。本文以"大思政"教育观为指导,分析五年一贯制学生思政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即建立坚强有力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加强思政工作队伍建设,改革思政课,调动校内校外实践教学资源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政课有效性教学途径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思政课教学不能得到学生足够的重视,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思政课的重要性与实效性落差很大。如何才能得到学生的喜爱,让学生感受到思政课的有用性,是思政工作者须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作为思政课教师应当在以下三个方面努力:第一,革新教学语言;第二,苦练内功;第三,变换并创新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思政课获得感是评价新时代思政课教学质量的主要指标,思政课中开展实践教学有利于增强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帮助学生形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合一"的道德品质,提升教学效果。当前高职院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还存在着师资力量缺乏、实践教学基地数量的短缺、实践教学经费不足等问题。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思政课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做好顶层设计,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以学生获得感为核心的多元评价机制,出台思政课实践教学导师培养制度,促进思政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并制定实践教学经费及激励机制,为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8.
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然之举,是启发大学生形成正确党史观的现实需要,是助推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的必然要求。以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机理贯穿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内涵结构切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时代价值指导高校思政课教学设计,并通过提升教学话语、丰富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纳入教学评价等路径,保证其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  相似文献   

19.
高职思想政治课(以下简称"思政课")"职教实训基地的项目实训教学模式"的建立,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能够对学生的成长成才、专业的建设发展、适应社会的需要等方面起到促进作用;同时,对实现思政课教学、学生所学专业与学生社会实践的对接,推动教学模式创新,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上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语言的桥梁作用,在思政课中运用语言修辞提升思政课教学语言的亲和力,实现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思政课教学语言的构建中,借助修辞规律,注重教学语言规范性,切合教学语境,做到与时俱进,创新教学语言表达方式,贴近生活以优化思政课的教学语言,使思政课教学语言富有高度,饱含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