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党中央针对当前思政课存在的问题,为适应教育教学规律、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而提出的战略举措。统筹推进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一个实践新课题,切实做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从构建管理机制、完善课程体系、优化教师队伍、统筹多方力量四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
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对学生开展生命共同体教育,契合时代发展要求,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也关乎个体生命成长。文章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为契机,结合中职、高职院校的具体教学实践,从三个维度探析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视阈下职业院校生命共同体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是新时代大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指向和目标,也是践行“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创新育人模式。发挥思政课程的育人实效性是整个高校育人工作的首要环节,但在基础知识教育的整个学科体系中,将思政课程与其他基础学科交叉融合教学是新时代课程发展的现实需求。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实践路径中仍存在基础教育课程融合效果并不理想、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化认知模糊、中小学思政课呈现弱势形态等不足现状,应从顶层设计、体制机制、教师队伍等方面入手,切实解决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现实困境,形成大中小学课程一体化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4.
黔西北红色资源是中国红色资源的构成部分,是地方高校课程思政教学中的重要资源,可以充实日常课程思政教学的需要,提升学生学习的感染力、吸引力、自信力和贴合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任务都是立德树人,而黔西北红色资源的广泛运用可以有效实现地方高校教学的发展,教师在日常的课程思政教学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融入黔西北红色资源。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青年教育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理论指导和价值引领,更是加强高校思政课建设、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遵循。全面梳理总结和深入学习新时代青年教育思想的丰富内涵,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将其融入到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的教学中,对引领"基础"课教学、不断丰富和完善教材内容、切实提升教学实效、完成教学改革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将职业核心能力有机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是高职教育的本质要求、新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的必然要求,应着力从五个方面实施,即立德树人,以创新思维为引擎;导客为主,以课堂实践历练为依托;多方联动,以立体化协同机制为保障;灵活多样,以“课堂+”教学方法为关键;动态多元,以多维评价体系为导向,从而提升思政课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7.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因此,红色文化是推动高校思政课扎实开展的一项关键资源。将“第二延安”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意蕴深厚,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铭记历史,推动城市文化宣传。在融入过程中,应坚持以生为本、综合利用、系统全面的基本原则。在运用系统一般原理为分析工具的基础上,努力构筑起结合系统分析解构、确认控制主体以及实际操作办法于一体的立体联动融入模式,确保“第二延安”红色文化融入进高校思政课并发挥其应有价值。  相似文献   

8.
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理论依据;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是党和国家对思政课的政策保障;创新改革思政课教学模式、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在需求。基于地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提出充分发挥张家口地方特色资源优势,发掘鲜活的地方教育素材,在张垣大地上开展思政课教学,将政治理论与社会实践融通、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提升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从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9.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加强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视,是创新思政课教学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也是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实效性的最佳路径。面对思政课实践教学被弱化的现实,当务之急是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论述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涵、重要性及实践教学平台构建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归宿和落脚点,思政课获得感的衡量标准体现在参与度、认同度和满足感三个方面。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育人能力,从满足大学生的需要入手,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提升大学生思政课的获得感。  相似文献   

11.
思政课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使命责任重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上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面对当前高职高专青年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必须要对思政课青年教师进行精准培训,实现内外兼修,进一步夯实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基础;不断强化职业认同,树立责任意识,创设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环境;确保政策督查到位,健全管理机制,搭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平台;完善评聘制度,拓宽引进渠道,增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实力,打造一支高素质、高质量的思政课青年教师队伍,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实践教学是增强高校思政课实效性和针对性的本质要求,是高校思政课的时代使命,是高校思政课的天然优势。在现实中,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面临实践主体遮蔽化、实践环节表象化和实践活动创新性缺失之困。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应还原实践教学本真、丰富实践教学内涵、生成实践教学合力。  相似文献   

13.
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然之举,是启发大学生形成正确党史观的现实需要,是助推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的必然要求。以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机理贯穿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内涵结构切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时代价值指导高校思政课教学设计,并通过提升教学话语、丰富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纳入教学评价等路径,保证其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思政课“每课一秀”作为课堂教学活动,在增强思政课的认识度、提高学生思政课参与度、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高职院校实施思政课“每课一秀”课堂教学活动,应采取提高思政课课堂教学活动的认识、体现学生在思政课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加大思政课教师课堂教学活动指导能力的培训、加强思政课课堂教学活动的管理、完善课堂教学活动的评价机制等措施,保障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学习强国"是一个交流互动的融媒体平台,具有权威性、时政性、鲜活性、综合性和专业性,是思政教师备课、科研的"百宝箱"和"加油站"。它在丰富高校思政课教学资源,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以及助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思政课教师要善将此平台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介质,提升教学深度和教育品质。  相似文献   

16.
思政课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是保证思政课实践教学取得实效的关键因素。目前思政课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现状不尽人意,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下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需要。高校要加强思政课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训,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科学合理地评价思政课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以提升思政课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全面深化改革之际,进行思政课改革至关重要,重点在于提升大学生对高校思政课的获得感。提升高校思政课大学生获得感,是满足大学生需求、实现思政课初心和使命、改革思政课教学的迫切需要。高校思政课的目标是让大学生拥有思想深度之获、政治高度之得、教育温度之感。为实现这个目标应转变视角,精准对焦大学生获得感;革新理念,为提升大学生获得感提供强大动力;营造环境,为提升大学生获得感提供客观条件。  相似文献   

18.
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亲和力,是提高思政课教师教学水平和质量的重要途径。思政课教师的亲和力主要由扎实的理论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高尚的人格魅力三者构成。要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亲和力,需要思政课教师加强理论学习,夯实理论功底、提升教学能力,增强教学效果、塑造人格魅力,做好师德表率。  相似文献   

19.
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首先是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是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需要,又是教师自身发展与课程本身发展的需要。面对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的现实困境,须强化思政课教师的政治意识,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20.
“大思政课”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理念、育人要求和育人实践的重要发展。基于新时代大思政课的育人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从大处着眼以承其大,从“精准”处着手以夯其基石。思政课“精准化”教学模式发挥专兼职相结合的思政课大师资体系为思政课教学主导作用,将学生作为思政课教学的主体,构建思政课教学整体性机制为抓手,以“精于主导”“准于主体”“化在机制”实现“大思政课”视域下思政课的育人初衷,有效精准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