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婉 《环境经济》2023,(3):44-47
绿色金融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两者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实践中互促互进、共同发展。如何通过积极探索碳汇等新型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路径,引导金融撬动生态资源富集地区的绿色发展,是当前值得探讨的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2.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生态产品价值及实现机制的研究逐渐增多,推动了生态产品价值理论研究。论文从生态产品的概念及内涵、生态产品价值基础及构成、生态产品价值评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研究发现:我国生态产品的概念尚存在争议,但基本内涵基本相同。生态产品的价值理论基础主要有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方法主要采用直接市场法、间接市场法或假想市场法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主要有转移支付、政府购买、生态补偿、市场交易、绿色金融等,未来研究应对生态产品进一步界定,加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研究,综合运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类别的生态产品探索合适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路径。  相似文献   

3.
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彰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将丰富的生态价值有效地转化为经济价值,成为推动经济与环境脱钩的新引擎。北京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存在生态产品定价难、生态价值核算难、市场化交易难等困境。立足新发展阶段,加快北京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应创新价值核算体系,明确生态产品产权,完善市场化交易机制,增加生态产品供给,强化绿色政绩考核,助推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夯实城乡融合发展生态基底,打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现通道,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成为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主抓手。运用CiteSpace 6.1.R2软件对2007—2022年中国知网收录的218篇与城乡有关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厘清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脉络和研究热点。研究发现:相关研究处于探索阶段,研究作者和研究机构初具规模,但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较少;研究主题主要围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概念内涵和理念延展、机制和路径、生态建设与产业振兴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前沿和趋势聚焦于生态价值转化。未来将致力于加强团队间的交流和跨学科领域的学术合作,解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助力城乡产业融合的典型案例,完善其机制与路径,为推动城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及推进城乡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实现人的持久福利和幸福度提高的绿色经济学为人类的健康发展提出了一条新的路径选择,它强调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与人的和谐平等,保证社会各要素内在价值的充分实现。城镇化是一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选择。相比传统经济学思维下关注“经济利益、速度规模、工商发展”以实现人自身发展的城镇化路径,绿色经济学视角下的城镇化路径更注重社会各要素的协调,强调各部分价值的充分发挥,打造“绿色社区”,构建生态社会,最终实现人与生态的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关键内容,也是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什么是生态产品?其价值实现路径有哪些?还存在哪些障碍?困境如何破解?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程会强。  相似文献   

7.
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时代任务和重要举措,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新动能。准确理解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内涵,对于探寻生态产品价值可持续、能变现的新路径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志青,以期更深入了解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深层次含义,为各地探索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8.
以"通俗普及型"为基础推广资源型产品品牌,结合区域特点,发挥山东民间舞蹈资源的调配作用;以"产学结合型"为契机开发合作型产品品牌,利用校企优势,实现人力资源与经济资源的有效盘活;以"艺术传承型"为核心发展学术型产品品牌,立足文化视角,打通山东民间舞蹈文化与经济的双重价值通道. 通过对上述三种品牌类型的分析,探究山东民间舞蹈产业化品牌发展的路径选择及价值导向,尝试为山东民间舞蹈产业化进程中品牌的选择与塑造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文章主要对西北地区生态脆弱贫困区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定量分析。选择我国西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陕西省吴起县作为实证分析对象,分析其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间的双重矛盾,确定其衡量指标体系及影响因素,最后对该县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定量研究。通过研究表明,我国西北地区解决生态脆弱贫困区问题,就必须打破"脆弱—贫困"的恶性循环发展模式,贯彻执行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扭转生态环境恶化局面,从而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通过梳理我国主要生态系统各类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路径及存在问题,发现供给类和文化类生态产品可直接进行市场交易,地方行政管理者为其价值实现路径推进主体,调节类生态产品难以直接进行市场交易,必须由国家进行统筹管理。为进一步推进我国各类生态产品价值市场化,提出加快开展现有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技术标准整合完善,探索实施政府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的生态修复项目,丰富“蓝碳、海水淡化”等服务交易标的,探索建立湿地银行、生物多样性银行,开展生态旅游区精细化管控,推进供给类产品绿色生产模式等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基础。GEP核算从供应者角度核算了生态系统为经济生产和人类福利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价值,包括产品提供、生态调节服务和生态文化服务三个部分,其中产品提供与旅游文化服务具有相对明确的实现途径,但调节服务价值比重大且难以直接通过市场交易显性化,因此发挥调节服务的生态产品价值转换潜力,建立生态产品供给与生态产业发展需求的联系十分重要。论文通过梳理界定GEP、生态产品概念,开展四川省GEP核算,根据产品提供与旅游文化服务现状、调节服务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以及基于生态红线的可开发利用面积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评估指标体系,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分为生态农业、林业经济、草地经济、绿色城镇以及湿地经济5类,并对四川省21个市(州)进行实现模式的适宜性等级划分,从而为地区因地制宜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助推乡村振兴、绿色城镇经济、生态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在考虑市场竞争和绿色产品需求情境下,运用fsQCA方法从组态视角探讨智力资本要素影响生态创新的内在作用机制和条件路径。通过对188家制造企业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企业会根据外部情境选择不同的高生态创新实现路径。其中,人力资本是企业无形资产中最具核心价值的资产,是企业实施生态创新的必要条件;组织资本和关系资本在创新过程中发挥权变作用;市场竞争和绿色产品需求是企业实施生态创新的外部推力。智力资本(某些)要素缺失或错配是导致低生态创新产生的内在原因,而绿色产品需求弱、市场竞争不激烈是导致低生态创新的外部原因。上述研究结论可为企业生态创新实践提供直接理论依据,对指导我国企业实施生态创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企业绿色责任是其社会责任传承文明的全新体现。企业履行绿色责任,是建设生态文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是顺应社会绿色消费潮流和绿色市场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企业自身实现永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与企业绿色责任的时代特征可从生成路径的内在性、历史任务的现实重叠性、推进方式的耦合性来认识。在推进策略上应注重全面性,以培育和发展生态经济为着力点;应注重可持续性,把培育和发展生态文化作为抓手;应注重协调性,以建立正确的利益导向机制为着力点。  相似文献   

14.
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处理好经济、环境、技术三者之间的关系。其中,大量理论和现实问题离不开"环境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常态"下,环境技术经济学前沿向供给侧改革与绿色转型发展,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动力、路径与制度创新,生态环境约束下的环境技术创新与发展路径,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环境协调发展,绿色发展的评价理论、方法及实践,绿色发展与创新、协调、开放、共享发展的关系等领域深化。环境技术经济学研究应立足学科前沿,以国家战略为导向,以社会重大现实需求为着力点,加强学科建设和前沿拓展,实现环境技术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绿色转型至关重要。数字技术不仅能优化生态产品供给质量,还可实现生态资源信息共享管理、提升生态产品价值溢价。基于此,以太湖生态岛为例,提出数字技术赋能生态产品价值加快实现的建议如下:增强数字化思维,指导顶层设计;搭建数字化平台,实现协同共享;推进数字化转型,增加生态溢价;完善数字化交易,提升交易效能;健全数字化机制,加强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6.
理论研究上,对生态产品及其价值实现的内涵和边界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政策实践中,有一系列的政策与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相关,包含经济政策和市场化环境政策工具。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并取得积极进展。本报告重点总结分析生态补偿、资源产品价格机制、用能权交易、用水权交易、排污权交易、碳排放权交易、绿色金融等相关政策的进展。从政策实施效果来看,受发展阶段、监管水平等因素的限制,针对可交易的市场化生态产品,其价值实现机制在环境治理政策体系中处于辅助位置。应理性看待市场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在“两山转换”中的作用。从长期看,随着环境治理体系完善、政府监管有效性的改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将进一步完善,其发挥作用有效性将逐步提高。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政策创新应充分考虑制度条件和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17.
基于偏离份额模型的北京市四大功能区产业增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梳理国内产业增长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偏离份额模型,探讨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以来北京市各功能区的产业增长贡献、结构发展及竞争力演化情况。结果表明:(1)四大功能区共同促进全市经济增长,并以城市功能拓展区的贡献最大。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的产业结构优于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对外竞争力提升明显。(2)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工业分别对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的经济增长贡献最大,其发展基本符合功能定位;而生态涵养发展区以工业和建筑业为主,与功能区定位尚有偏差。(3)建议未来首都功能核心区重点优化金融业、租赁与商务服务业等优势产业;城市功能拓展区继续强化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重点产业;城市发展新区加快新城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涵养发展区积极发展特色种养业、旅游、康体、休闲等朝阳产业。  相似文献   

18.
生态产品及其价值实现的理论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要求,青海、贵州、江西以及浙江丽水市等地陆续开始试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和模式。总体上看,国内外对生态产品及其价值实现的理论探究和实践探索仍处于早期或起步阶段,与生态产品相关的自然资本核算等理论体系尚待建构和完善,不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多重路径有待明确,政府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的作用仍需进一步明确。本文聚焦生态产品及其价值实现的理论分析,系统梳理国内外学术研究和政策文件对生态产品及其价值实现的界定,提出关于生态产品的定义,总结生态产品的四种经济特征及其价值的八种支付形式,从理论层面提出具有四种经济特征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明确政府是生态产品最大供给者,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制度供给者、监督者和参与者。  相似文献   

19.
文章运用消费价值理论,将生态标签作为前因变量,同时,将功能价值、社会价值、环境价值作为中介变量,构建了生态标签—绿色产品购买意愿理论模型。然后,通过对376个消费者样本的调查分析,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以及Bootstrap方法,探究生态标签对消费者绿色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经过实证研究发现,生态标签、功能价值、社会价值以及环境价值对绿色产品购买意愿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生态标签对功能价值、社会价值以及环境价值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功能价值(质量)在生态标签与消费者绿色产品购买意愿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环境价值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营销建议与策略。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固定观察点H村小农户参与绿色产业精准扶贫的实践路径及效果跟踪调查发现:第一,H村实行的是外部财政和金融扶持的链式产业精准扶贫,内部企业与小农户参与的"产供销"和"种养殖"资源双循环链条,不仅能有效弥补各参与主体之间的不足,还能将农业生产废弃物再利用以实现绿色发展;第二,扶贫企业WG创新提出的小农户与村集体"五统两分"的产业扶贫运作模式,增强了贫困小农户参与的主体作用;第三,三种实践路径对小农户增收较为明显,但收入的提升更多由资金集聚的规模效应产生,存在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参与主体利益冲突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