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戴震敏 《时代金融》2023,(2):26-30+33
<正>疏通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基本脉络,不断提高我国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效率,有利于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在概述普惠金融与实体经济相关概念和运行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普惠金融现状和实体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利用DEA—BBc模型对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效率进行测算,得到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效率总体上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的结论,表明我国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效率在逐年提高。最后,从建立健全制度框架、优化完善现有金融结构、大力发展金融科技等3方面提出提高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效率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2012年以来,实体经济处于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二次创业"的艰难时期,而金融资源的配置则是实体经济发展壮大的首要制约因素。泉州获批设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这有利于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县域的实体经济主要是小微企业,本文以泉州辖区永春县为例,在经济下行和"泉州金改"的背景下,分析小微企业金融配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提高实体经济金融配置效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金融资源优化配置是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将2011—2018年省级层面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匹配,探讨数字金融发展对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及其理论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水平越高,区域内企业的金融错配越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越高.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主要降低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金融错配,缓解了信贷市场存在的"所有制歧视"和"规模歧视".金融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数字金融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越大,该地区更应该大力推进数字金融发展.研究结论为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提供可靠的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4.
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衡量的基础上,利用Super-EBM-Malmquist模型测度29个省份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并进行时空分析。结果发现,金融高质量发展不能仅从规模、数量出发,应该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作为标准;经济高质量发展应该是平稳有序的,而非跳跃式的;相邻省份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具有正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5.
实体经济结构变化决定金融结构变迁,新经济具有不同于传统经济的特征,客观上要求与其适应的金融服务方式。直接融资追求高收益并且能够承担高风险,与新经济的金融需求更为契合;同时考虑到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短期内银行业具有规模优势,应推进银行业提高服务能力。做好新经济金融服务,一方面要加快引入增量服务,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另一方面要继续完善存量服务,提高间接融资效率,推进银行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6.
文章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研究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下称“长三角地区”)和福建五省(市)2005~2019年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探讨影响五省(市)之间金融支持经济增长的因素,了解不同区域金融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和福建省历年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较高、波动较小,外部经济环境及政策变动易引起效率波动;技术进步率对全要素生产效率呈正相关关系,技术进步有利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金融科技作为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在支持绿色金融更加高效服务于实体经济方面发挥关键性作用,有利于金融机构更好、更高效、更安全地发展绿色金融业务。文章从助力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水平、推动绿色金融产业发展、促进绿色信贷管理智能化等方面的案例梳理,全面分析金融科技在绿色金融领域中的应用。通过多年来的不断尝试与探索,金融科技在国内绿色金融领域运用的广度和深度正进一步拓展。为更好推进绿色金融发展,建议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丰富绿色金融产品体系;加强绿色信贷业务系统化、线上化,提升绿色金融智能管控;优化绿色识别认证,赋能绿色金融精准营销与智慧运营;借力金融科技手段,助力碳交易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8.
金融科技创新对于提升金融服务效率,服务实体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1—2021年我国31个省份的平衡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研究金融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影响、间接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创新不仅能直接促进本地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且具有正向空间溢出,对邻近地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渐进、动态的长期影响。中介效应和异质性检验表明,提升金融服务效率是金融科技创新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机制。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地区,金融科技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影响、间接效应和中介效应均明显高于非试点地区。因此,要优化金融科技业态空间布局,提升金融服务效率,深化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5月3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11条措施。内容包括加大实体经济信贷投入、扩大实体经济直接融资规模、加强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保障重点领域资金需求、改进"三农"金融服务、支持平潭综合实验区开放开发、推动泉州国家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增强实体经济保险保障、完善  相似文献   

10.
金融作为实体经济的血脉,在促进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必将发挥积极作用。本文提出,应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促进经济稳定健康绿色发展;持续推进普惠金融发展,扩大金融改革发展受益群体;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共同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红利;稳妥发展财富管理,增加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和财产性收入;大力发展保险业,不断强化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保险保障功能;有效发挥信息科技在金融创新中的作用,弥补金融服务短板。  相似文献   

11.
编制和公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数据,有利于全面反映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鉴于目前省级社会融资规模存量数据未公布,文章提出了测算分省社会融资规模存量数据的方法,并以江西省为例,从融资结构分析金融配置资源的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社会融资规模快速扩大,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同时,融资结构多元化显示金融对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不断增强,表内贷款仍然是实体经济的主要融资渠道,表外贷款受监管政策的影响最为显著,直接融资中债券融资增势迅猛,其他融资方式也呈风生水起之势。基于此,文章提出做大金融总量、做活金融业态、做强金融机构、做优金融服务,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优化直接融资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当下我国金融资本"脱实向虚"、实体经济"空心化"问题日渐突出,金融发展和金融自由化程度对实体经济增长具有支持作用,厘清金融自由化在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之间的调节关系,有利于推进金融和实体经济的互融互促。本文基于2001—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三阶段DEA和熵值法分别测算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和金融发展水平,采用系统GMM模型和面板门限回归模型,探究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关系以及金融自由化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呈东、中、西部地区依次递减趋势;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显著存在以金融自由化为门限的双门限效应,即两者存在非均衡性关系。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受金融自由化程度的负向调节。当市场化改革处于初步阶段时,金融发展会促进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随着金融自由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促进作用逐渐减弱,市场化改革漏洞凸显,致使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由正转负,非均衡性抑制了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同时本文分别探究了金融发展中金融规模、金融结构以及金融效率三个维度对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发现不同金融自由化程度上,金融发展各方面对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作用效果存在差异。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并结合国情分别从金融自身发展及其自由化改革和实体经济自身积累两个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胡超凡  陈柳钦 《海南金融》2023,(11):54-70+87
本文基于新福利经济学的视角,通过结合使用SBM方向函数、空间面板回归以及QAP分析等研究方法,探究了2013—2021年我国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发展动力和空间不平衡性,并提出我国社会价值判断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路径。研究结论表明,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有利于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促进实体经济繁荣;经济高质量发展、良好的内外部投资环境和稳步增长的金融科技水平是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而不当的政府干预和数字使用鸿沟则起了阻碍作用;在地区发展平衡性方面,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和政府干预力度的差异是造成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空间不平衡的主要因素,金融开放程度、三级数字鸿沟以及市场与投资环境的地区差异则是次要因素。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理念趋近于乘法型社会福利函数,为进一步释放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红利,应在充分激活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动能的基础上,兼顾地区发展平衡性,优化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
朱广娇 《金融博览》2021,(13):30-32
对绿色金融的理解 《金融博览》:当前绿色金融已经成为国内外经济金融领域的高频词,您对绿色金融是如何理解的? 屠光绍:金融的目的,在于服务实体经济、服务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之前我提出一个"金融服务域态"的概念,所谓金融服务域态,是根据不同经济社会领域的不同特征,有针对性地提供不同的金融服务方式.不同的方式有的体现在系统结构层面,如融资体系和金融结构,但更多的是体现在金融产品工具层面,即具体的金融服务方式或者是以上方面的不同组合.再加上这种不同特征的金融服务方式和所需要的环境、生态要素的融合,就形成了一定的金融服务状态、生态、形态,即统称为"金融服务域态".金融服务域态事关金融服务效率和金融功能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5.
基于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建设数字中国的背景,金融科技赋能金融服务有助于释放实体经济活力,推动金融体系脱虚向实。本文选取2011—2020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金融科技赋能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以及对不同行业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科技赋能推动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效率的提升,其中对金融支持第三产业效率的影响最为明显,多种稳健性检验也支持这一结果。在金融供给端,金融科技通过增强金融机构竞争程度、提升地方性金融机构发展水平、缓解资源错配来优化金融供给结构;在金融需求端,金融科技通过增加企业贷款可得性、深化实体企业与金融体系关联程度来改善金融需求结构,从而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效率。金融科技赋能助力金融体系脱虚向实的作用在对外开放水平较低、金融机构网点数量较少和创新水平较低的地区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为运用金融科技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改善金融供求结构不平衡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6.
<正>在银行业提质降本增效的环境下,商业银行生态场景建设逐步呈现出“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特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截至2022年底,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突破50万亿美元,总量居世界第二,占GDP比重达41.5%。作为数字金融的重要参与主体,商业银行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目标,正逐步推进组织架构、资产负债管理、生产经营方式的系列变革,并同重要平台型企业进行生态合作,在场景中供给金融服务以补充场景中的金融部分需求,进一步创新以提升金融服务的全面性。  相似文献   

17.
泉州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目标,是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探索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新途径,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体制机制,促进实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践证明,泉州金融改革不仅促进了当地实体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为全国金融改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主要包括:金融创新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核心、着力补齐金融短板提升金融实效、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困局、深化政企银协同合作、完善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始终保持泉台港澳侨金融合作特色。  相似文献   

18.
在市场经济国家金融结构演变的过程中,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比重会不断提升。非银行金融机构比重不断提升的原因在于其业务灵活多样,能有效满足一个不断发展的经济环境中居民和企业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全面实现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提高金融效率,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17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福建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加快培育新动能,推动结构优化、动力转换和质量提升,全省经济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金融业总体运行稳健,银行业规模稳步增长,业务结构持续优化,不良贷款实现"双降";证券业保持稳步发展,资本市场功能有效发挥;保险业保费收入增长较快,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日益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增强,全省经济金融运行总体呈现稳中向好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利用2003—2014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相关数据,实证研究金融发展对绿色产业发展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在全国层面,金融规模的扩大并没有显著促进我国绿色产业的发展,金融效率和金融结构的提升显著地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在区域层面,中部地区金融发展对绿色产业发展的支持作用不显著,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在金融规模、金融效率和金融结构方面均显著地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