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我国历史城市的保护与更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状况,分析了历史城市保护的难点及症结,提出只有通过城市更新途径,走保护与发展并举的路子,才能不断延续其历史文脉,增强发展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历史城镇的文化商业旅游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探讨历史城镇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对中国历史城镇发展中几种典型的错误商业形态进行了总结,并指出适宜的旅游商业化开发对历史城镇发展的必要性。提出历史城镇的文化商业发展模式:在其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发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并与多种商业形式结合进行综合开发。  相似文献   

4.
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转变,促使城乡规划从传统物质规划管理逐渐走向多元网络化治理。通过对台北大溪老街与上海市田子坊街区保护更新实践中多元协作过程的分析,指出在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困境与利益格局转变的背景下,政府赋权与利益协调对多元协作机制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社区规划师引导下的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协作机制的建构,明确社区规划师在历史街区保护更新中作为多元利益协调者、公众参与组织者、规划过程监督者等多重角色,提出历史街区规划服务平台支撑、社区规划师引导、多元利益主体参与的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协作过程。  相似文献   

5.
西南历史城镇空间形态特征及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西南历史城镇"区域尺度的生态格局、城镇尺度的山水格局、街区尺度的簇群模式"的形态特征与构成机理分析,综合阐述其空间形态的多尺度效应和逻辑,并从高强度与技术引发的自然灾害、人口增长及新需求导致历史物化空间不能满足现代功能及规模需求、历史文化资源与资本经济价值之间失衡等保护困境方面探析西南历史城镇发展矛盾,提出"资产包形式、大拆大建、穿衣戴帽、政府托底"等多种历史城镇保护利用模式思路,并重点从"资产包形式、居民结构优化、空间布局"等方面进行实践论证。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文化地理学的分析,试图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更新提供更加可行的指导理论。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菏泽老城的发展变迁,分析了老城的空间形态;在此基础上挖掘其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并根据老城面临的问题,对老城的保护与更新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以文化的视野探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与一般城市一样,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发展的迫切要求.但由于发展历史和承载历史信息的特殊性,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应发挥其文化的特殊资源优势,以文化的视野来发掘其独特的发展方式和动力.论文提出历史文化名城应在整体层次即在城市总体规划中贯穿名城保护与发展的整体观、系统观和动态观,将文化融入城市发展的各个层次,促进名城保护与发展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取城市更新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历史建筑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可能运用的绿色节能策略进行研究。首先,探究了不同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改造要求,明确了对于历史建筑来说维护其文脉传承和风貌延续是首要的原则。其次,通过对国内相关研究进行总结,说明了文献中历史建筑绿色节能策略及其细部设计策略等信息。最后,通过具体案例应用,说明了历史建筑更新中应用绿色节能策略的设计形式和手段。  相似文献   

10.
文化规划视角下的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传承历史文化是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重要议题,同时也是国家2016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政策导向,然而,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许多历史文化名镇的文化价值正遭到破坏。国内已有的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相关研究中,缺乏从文化规划的视角探索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研究。以历史文化名镇为主要考察对象,首先对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中引入文化规划的必然逻辑、文化规划的基础理论进行了探讨,随后尝试从文化规划的视角提出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基本工作框架和内容,重点探讨了其中文化体系研究、文化资源评价及文化规划框架构建方法,并以苏州市光福历史文化名镇为案例,进行规划方法的实践和总结,探索以文化为导向的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一、郊区历史文化风貌区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名称不确切,难以概括内涵上海市有关部门表明,上海市的历史文化风貌区就是历史街区,但是,人们理解这两个概念时,不可能将两者等同起来,因为“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概念与“历史街区”的概念毕竟是有区别的。从总体上来看“,历史街区”的  相似文献   

12.
快速城市化发展背景下,中国历史城镇景观在城市扩张和更新运动过程中面临着急剧衰落的局面,而历史保护和规划在编制、论证和出台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研究和评估,并未有效地控制历史城镇景观的保护和发展。英国康泽恩学派的城镇景观管理方法建立在层级区域和形态框架等概念为主的形态理论基础上,可以解析平面单元和建筑类型的动态历史发展特征,掌握历史景观分层理解下的城镇形态特征,在历史城镇研究上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同时建立形态研究与历史城镇景观保护之间的联系,通过景观区域和形态基因等因素的研究,制定相应的城镇景观管理方式和保护强度,提出保护更新策略和形态控制手段。历史城镇的保护规划应该采用基于形态类型的景观分区管控理念,在具体的管控过程中遵从城市形态要素的保护次序,延续原有的历史风貌和肌理,最终形成渐进式的历史景观更新方案。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随着徐州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尤其是新区建设,旧城开发的推进,如何处理好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这一矛盾体,已经成为目前需要重点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对徐州市在城市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更好的实现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论城市中心历史街区的柔性发展与适时更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缘于经济全球化、高速城市化、大规模城市更新改造以及现代化的冲击,城市中心的历史文化街区如何保护与延续地方文化遗产以重塑地域特征和传统人文风貌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同时,保护和复兴历史街区必然要求妥善处理土地利用、无序管理、可持续发展、评估与权衡保护的支出和收益等综合、复杂性的问题,本文以分析研究当前历史街区保护理论发展和实践状况为基础,揭示国内在改造与保护性开发中的误区、负面影响及未来趋向,并通过引入柔性的动态适时更新概念,从改良城市功能、再造人文景观、传承和利用历史文脉、调协各相关学科发展与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目的通过对城市中心区更新和开发中地域历史文化保护议题的探究,从规划设计角度提出可行性策略和建设性思路.  相似文献   

15.
哈尔滨老道外街区是中华巴洛克的建筑代表,研究基于共生理念探讨老道外中华巴洛克风情街的更新发展,从历史街区与城市功能、新旧空间与历史文化、院落与业态经济三个角度分析历史街区的“共生”发展,以期达到激活历史街区和活力再生的策略,实现物质文化的有效保护与经济效益提升。  相似文献   

16.
姜江 《上海房地》2011,(9):33-35
一、基本情况上海历史住区建成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多分布于租界内,即现在内环浦西范围之内。建筑类型主要为石库门里弄、新里、花园住宅及公寓大楼,其规划、建筑设计及施工属当时先进水准,建筑式样呈现西方古典、  相似文献   

17.
张宽 《价值工程》2014,(15):156-157
台儿庄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南北文化交汇的典型代表,承载着鲁南文化、运河文化、大战文化三大文化遗产,也是创造台儿庄古城个性的一种象征形体。但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台儿庄历史文化街区出现了一定的保护误区。文章首先分析了台儿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现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整治的三条原则:科学保护、真实完整,民生为本、活态生活,面向实施、有序更新。通过结合国内外其他地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成功保护实践,对台儿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8.
城市文化建设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指出历史文化传统是形成城市特色文化的基础 ,而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应当引起重视 ,并提出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针对古代西南军事城镇历史景观在当下保护与发展中所面临的无人问津商业开发抑或纸上谈兵等问题,借鉴整体、动态的层积理念,基于对秦汉至明清复合历史地理背景下宏观军事城镇体系的演变梳理、军事城镇类型的层级划分,挖掘中微观军事城镇景观要素的构成、以及不同文化和自然价值在其上层层积淀的特征与规律,提出多尺度整体关联和多向度动态利用的保护发展建议,旨在提升古代军事城镇历史景观之于当代城市建设与文化传承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刘晖  梁励韵 《价值工程》2012,31(28):314-316
本文阐述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作用。以历史文化名城佛山为例,分析了历史文化价值在保护规划之中的基础性地位,归纳了佛山名城的四个价值历史文化要点,提出了基于历史文化价值的保护体系构架和保护的具体内容,并就名城展示体系和规划实施保障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