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韦嘉璐 《中国经贸》2012,(6):118-119
本文以私募股权投资中的对赌协议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分析揭示对赌协议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对于投融资双方价值的不对称性,以及产生不对称性的原因,并对我国的融资企业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刘晓峰 《特区经济》2011,(4):114-115
私募股权投资,主要是指投资于非上市股权,或上市公司非公开交易股权的一种投资方式。近年来,中国作为亚洲最有前途的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得到了众多国家大型投行的青睐。虽然私募股权投资在中国的发展有很大的机遇,但是由于政策法规不完善等因素,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我国还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本文简要介绍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基本运行原理和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现状,以及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一些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3.
周凡 《新财经》2012,(12):19-19
在对赌协议并未完全得到社会承认和法律认可的情况下,PE们要保护自己的利益,只能精心设计对赌条款,尽可能堵住与融资方签署协议时可能出现的漏洞。A股持续低迷,11月下旬的数据显示,有800家企业在排队IPO(首次公开募股),竞争十分激烈。2012年对PE(私募股权投资)来说,仍是退出艰难的一年。PE进入企业时,有  相似文献   

4.
马兆波 《中国经贸》2010,(22):108-108
全球经济的崛起与壮大,作为连接产业市场与金融市场的桥梁股权私募基金,融合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平台的私募股权基金正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提出新的要求。优质股权私募股权的增值服务及理念能够满足我国社会投资与企业融资的需要。对我国企业需要引入股权投资具有重大意义。然而,我国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资本市场投资能力与风险意识能力相比国外还存在差距,本文主要从私募股权存在风险类型并针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存在风险进行管理进行研究,给出风险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5.
胡张 《宁波经济》2007,(10):20-20
私募股权基金是指通过私募形式,对非上市企业进行的权益性投资。投资者按照其出资份额分享投资收益,承担投资风险。但目前也有少部分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已上市公司的股权。然而现阶段私募基金操作规范在我国尚存法律空白。我国也没有针对私募股权基金的认定标准和监管条例。即使这一极具发展潜力的组织形式渗透到经济活动的一个角落,但缺乏明确的认定,以及操作细  相似文献   

6.
在国内众多小微民营企业面临融资难的大背景下,对赌协议作为一种创新的融资途径开始进入我国并为一些企业所使用.对赌协议的产生是基于投融资双方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博弈结果和投资方对企业管理层设置的激励机制.本文在总结了我国近些年对赌协议的经典案例后,着重给出了我国初创民营企业在使用对赌协议融资时应该慎重考虑的因素,进而给出我国初创民营企业控制融资风险和提高利用对赌协议融资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私募股权投资,简称PE(Private Equity),是指投资于非上市股权,或者上市公司非公开交易股权(即私募股权)的一种投资方式。私募股权投资的资金来源,既可以采取公募形式,即向社会不特定公众募集,也可以采取私募形式,即采取非公开发行方式,在特定群体,往往是有风险辨别毹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的机构和个人中募集资金。由于私募股权投资的风险较大,[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私募股权投资作为我国资本市场新兴的一种事物,正在蓬勃的发展之中,由于其投资周期长,涉及环节多,因此项目管理风险较大。本文将私募股权投资项目划分为设立、项目筛选、投资管理、退出四个子项目,并针对每个子项目进行了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应对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刘润国 《中国经贸》2009,(18):115-116
对赌协议是投融资双方出于对企业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为确保各自利益而设定的不完全金融契约,既锁定投资者投资风险又为融资者带来快速扩张的契机。从合同形式上看“对赌”是一种“零和”博弈,在坚持双向激励的前提下仅有更加维护投资者利益还是更加有利于融资方的差异。本文追溯对赌协议在我国实践与理论相悖的根源.最终就签署对赌协议和完善其作为我国资本市场制度设置的环境给出了一些创见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私募股权的发展态势已经成为全球亮点,规模和速度都位居亚洲前端,并且政府直接参与投资和管理的程度较高,本土私募股权投资与管理队伍正迅速扩大,外资投资者仍占非常主要的地位.本文首先对私募股权投资的概念和特点进行了介绍,并对截止至2013年我国私募股权投资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其趋势变化的原因,指出我国私募股权市场的缺陷.以此为基础,对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发展的趋势进行预测,以便更好理解私募股权行业发展的规律,促进我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基于激励视角的对赌合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契约理论分析国内外私募股权投资中经常使用的对赌协议的激励效应.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对赌合约确实对企业家存在激励效应,但不同难度的对赌目标对企业家的激励效应是不同的;投资者给企业家设置对赌目标的难度取决于项目的内部环境--项目风险同企业家能力,项目质量互补因子的相对大小.不同难度的对赌目标的社会效率也是不同的.在投资者给企业家设置中等难度的任务时,企业家的努力水平达到社会最优.  相似文献   

12.
私募股权投资,简称PE(Private Equity),是指投资于非上市股权,或者上市公司非公开交易股权(即私募股权)的一种投资方式。私募股权投资的资金来源,既可以采取公募形式,即向社会不特定公众募集,也可以采取私募形式,即采取非公开发行方式,在特定群体,往往是有风险辨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的机构和个人中募集资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丰富了我国资本市场的结构,促进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和重组,为中小企业和地方企业带来新的融资渠道。但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尚处于早期阶段,仍有许多制度和政策问题亟待解决。文章通过对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管理的全面分析,加深了行业从业人员和政策制定者对私募股权基金的理解,并为私募股权基金产业在早期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建议,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作为逐渐发展起来的金融工具,在现代金融环境下存在一系列潜在运行风险,这也意味着必须对其进行从内到外的风险管理和监督.目前,我国已初步确定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组织形式、注册备案机制以及涉外监管机制等一套监管制度.但总体而言,监管体制尚不完善,监管手段有待创新.文章通过具体分析我国私募投资股权基金的发展历程和监管现状,思考对其监管的原则和方向,并提出需从明确监管原则、建立核心监管机构和完善蓝管法律体系等方面完善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监管体系的建议,以促进该行业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天津经济》2010,(9):84-84
一、私募股权投资的内涵私募股权投资(Private Equity,简称PE),是指投资于非上市股权,或者上市公司非公开交易股权的一种投资方式。在交易实施过程中附带考虑了将来的退出机制,即通过上市、并购或管理层回购等方式出售持股获利。广义的私募股权投资涵盖企业首次公开发行前各阶段的权益投资,即对处于种子期、初创期、  相似文献   

16.
完善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监管的若干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现代金融环境下存在一系列潜在运行风险,只有对其施以科学适当的外部监管,才能保障其有序运行。目前,我国已初步确立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组织形式、注册备案机制以及涉外监管机制等一套监管制度。但总体而言,监管体制尚不完善,监管手段有待创新。在吸收借鉴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监管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需从完善政府监管体制、创新相关监管制度和完善行业自律监管机制等方面完善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各界的关注。私募股权基金在我国是新兴事物,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己成为引领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对国民经济、资本市场和被投资企业都有着非常大的积极影响,其不仅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完善和国民经济发展,也为企业融资提供了新的运作模式。但我国私募股权基金退出机制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采用IPO(首次公开上市)方式退出时,面临着相当严苛的法律法规制约。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整个运作流程中,资本的退出是十分关键的一环。本论文以私募股权基金的IPO退出方式的法律研究为主要内容,从私募股权基金及其退出机制的概念和IPO退出方式等相关基本理论研究入手,在对美国私募股权基金退出机制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国情,提出完善中国私募股权基金IPO退出机制的思路。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进行研究:第一章指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内涵与特征;第二章论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机制的定义、实质与重要性,进而具体介绍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最主要退出方式,即首次公开上市。本章为后文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机制法律制度的研究构建了理论基础。第三章阐述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现状及法律障碍,分别指出:在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尚未成熟;现行法律对IPO退出机制仍存在诸多过于严苛的限制。第四章介绍美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IPO退出的法律制度。作为现代私募股权投资的发源地和私募股权投资活动最发达的国家,美国拥有成熟的多层次资本市场运行体系。其成熟完备的法律体系对我国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有着巨大的借鉴意义。第五章提出完善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IPO退出机制的构想。  相似文献   

18.
《调查研究报告》2007,(128):1-14
近年来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发展迅猛,但也面临挑战,包括规则的不统一,市场的认可度还不高,与地方政府的关系较为密切等。对此,应充分认识私募股权市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允许机构投资者在一定比例内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同时对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要坚持市场化方向,为其确立统一的市场规则。  相似文献   

19.
私募股权投资目前对于我国企业的融资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项目的资金筹集、项目选择和退出是私募股权投资的运作三大环节.其中对私募股权投资整体发展影响最大的就是退出环节.本文是基于私募股权投资退出相关理论和国内外发展现状.对私募股权投资退出问题的现实思考.  相似文献   

20.
高一田  高帅 《特区经济》2010,(5):101-102
私募股权基金是一种创新型的投资工具,用于对非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投资。私募股权市场已是全球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私募股权基金在我国的发展尚属初级阶段,在实践与发展中存在许多问题和障碍。目前的经济形势与资本环境又给私募股权基金带来了新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