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2017年天津市居民住房与交通状况调查问卷》微观数据,利用空间插值法刻画天津市居民通勤特征,并构建MNL模型分析居民通勤方式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天津市居民通勤距离由内向外呈跳跃式衰减圈层结构,居住中心性与就业岗位郊区化并存;跨区域通勤以内部通勤为主,侧面通勤、逆通勤为辅;非机动化程度较低,以共享单车为主体的绿色出行模式初现;通勤距离、私家车及自行车、电动车拥有状况、性别、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对居民通勤方式选择行为影响显著。基于此,从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打造慢行交通系统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共享单车作为一种环保便捷的智能交通工具,由于过量投放、无序占道和运维错配等突出问题,严重影响公共秩序,政府监管势在必行。然而,政府严格监管对共享单车发展有何影响,一直在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中存在诸多争议。基于此,通过对成都中心区摩拜单车用户出行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从政府、出行者和运营商视角,评估现行政府监管实施效果。研究表明,政府监管后,尽管出行意愿受到一定程度抑制,运维难度加大,但共享单车的公共属性得以强化,共享单车行业竞争格局得以调整,将有利于共享单车发展潜力的释放。  相似文献   

3.
大数据技术的成熟和发展,让更多的领域能够通过大数据创造更精准、更便捷、更高效的形式和方法。利用大数据分析的手段,可以让共享单车实现更加完善的管理,使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让用户获得更好的租车和还车体验,帮助政府降低管理的乱象的发生,更好地贯彻绿色出行理念,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厘清城市居民通勤出行特征,揭示其内在规律,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提供重要依据。基于天津市居民通勤特征调查,综合考虑智能手机信息化效应,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城市居民通勤方式选择的典型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城市居民的个人属性、家庭现状、住房类型、职住地附近公共交通环境等因素对居民通勤方式与通勤时间作用显著,现阶段地铁分担率较低,公共交通线路和站点覆盖不足;智能手机的信息化效应对公共交通模式较为显著,对居民通勤时间、路线选择具有显著影响。最后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优化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促进职住平衡、减轻低收入群体通勤负担、加快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等。  相似文献   

5.
用户满意度是影响客户选择的重要因素,如何稳定客源,增强用户粘性是当今各大单车企业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试图构建共享单车顾客满意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且评价体系包含4个共享单车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自身体验性、用户成本、用车便利性、沟通性。在此基础上设计共享单车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比分析小黄车和摩拜的使用情况,分析了共享单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共享单车作为一种新兴的公共交通方式,在给人们带来许多便利的同时,也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很多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描述了目前共享单车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在"互联网+"、大数据以及众多高新科技背景下的改进措施。利用这些技术对共享单车从管理运营模式和技术方法两方面进行改进,以达到解决现阶段共享单车所面临的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城市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地方吸引人才,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显示性偏好理论构建城市生活质量指数,利用《2018年天津市居民交通与住房调查问卷》与城市经济地理大数据,测度居住点的生活质量。在此基础上,探究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并进行群体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总体上天津城市生活质量随居住点到CBD距离的递增而衰减,多数城市服务设施与环境指标对生活质量存在正向影响。从分样本看,高学历人才与创意阶层对生活质量的付费意愿较高,更偏好地铁、教育医疗资源、图书馆、体育设施及良好的生态环境;不同年龄群体对城市服务设施及环境的偏好存在较大差异;流动人口对生活质量的付费意愿较低。基于此,给出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增强城市吸引力与竞争力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8.
汽车依赖已成为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和慢性疾病的重要诱因。为此,整合福州中心城区的社会调查、兴趣点、道路网、公交线路等数据,探究各类城市建成环境特征对居民通勤方式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①土地利用密度与绿色通勤的概率呈倒U型关系,道路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小尺度街区对步行、骑行或公交出行具有显著正面作用,反映出适度集约利用土地和保障非机动化路权的重要性。②居住地与就业地的建成环境影响不尽相同。住所周边多样化的城市功能将促进居民选择步行通勤;加密单位附近的公交线路不仅会提高公交出行比例,也能为慢性系统改善创造积极条件。③除纳入态度偏好变量外,对单位大院、房改房、保障房住户另行分析可规避居住自选择的干扰。经检验,上述建成环境特征的影响是独立且稳健的。  相似文献   

9.
居民主观幸福感的提升有利于民生改善,助力幸福城市建设。利用《2018年天津市居民住房与交通调查问卷》和Python抓取的城市经济地理大数据,探讨居住环境、通勤时间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进行群体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居住环境对居民主观幸福感存在正向影响,居民幸福感随通勤时间增加而降低,居住环境与通勤时间之间补偿关系显著,且对本地居民、有住房产权者及个体商户作用更强。不同年龄阶段群体、不同户籍类型居民幸福感受居住环境和通勤时间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有住房产权者偏好教育资源以及适宜的居住面积;个体商户更偏好良好的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基于此,从改善交通环境、优化社区生活圈等方面给出增强居民主观幸福感,促进民生改善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0.
李欣  郭跃显  侯维磊 《价值工程》2019,38(26):14-16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在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渗透,对共享物流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文章基于大数据技术对共享仓储的影响,结合目前的仓储共享模式及库存管理理论,提出了在大数据技术支持下的由虚拟库存管理作为主要管理思想的仓储共享模式,该模式不仅实现了对仓储空间的更好的利用,而且还提出结合需求预测、路径优化算法、信息共享等方法对仓库进行管理的思路,以降低供应链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共享发展理念的兴起,共享单车响应了"创新、 绿色、 共享"三大发展理念,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在浙江宁波举行的第七届中国智慧城市博览会上发布的 《共享单车行业就业研究报告》 指出,到2017年7月,国内共享单车累计投放量约1600万辆.共享单车快速发展,减少了碳排放量,同时减少了私家车出行数量,促使绿色出行.共享单车在得到正面肯定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为促进共享单车的健康发展,了解城市居民共享单车的使用和认知情况,我们选择了杭州市共享单车作为调查项目.本研究小组参考了顾客认知、 转移成本、 感知质量及顾客满意度模型等文献理论,提出相应假设,按照公交线路设计了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案,收集了500份有关于共享单车的问卷,对回收的问卷做了因子分析、 频数分析等其他分析,最终得出以下研究结论:第一、 认知、转移成本和服务质量均对共享单车满意度有正向影响,其中认知的影响程度最大.第二、 认知、 转移成本和服务质量均对共享单车参与度有正向影响,认知的影响程度最大.第三、 年轻人是共享单车的主要受益人群.根据调研结论,我们对杭州市民、 为相关政府部门和有关企业提出以下有针对性的建议:第一、 宣传共享经济理念,提升居民对共享单车的认识,树立共享单车形象.第二、 提升单车服务质量的可靠性、 适用性和便利性.第三、 降低使用门槛,适当地减少单车租赁押金,增加单车对居民吸引力.提高杭州市市民对共享单车的参与度,促进共享单车繁荣发展,助力杭州绿色出行,为共享经济的发展献出一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导致大数据审计的出现。文章在分析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大数据审计的数据流向及预处理流程的基础上,详细描述了该模式下大数据审计的完整流程,以期对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大数据审计的实施提供理论支持,从而促进大数据审计方式的普及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温柏良 《活力》2022,(14):175-177
企业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加强对财务共享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对加速财务管理模式的革新有着积极意义。但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建立过程复杂烦琐,离不开人才、制度及技术等方面的保障,还需立足财务共享建设现状,采取多措并举的方式,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促使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尽快成形。本文主要对大数据时代的财务共享建设意义、问题及对策进行阐述,希望对企业的信息化与智能化发展起到积极参照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数据技术在各个行业中广泛应用,已经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稳定的重要支柱。大数据时代下,企业要进行财务运营模式的创新来促进财务管理的变革和发展。财务共享作为一种新兴的财务管理模式,在国内外大多数企业中都得到广泛应用,对企业来说,大数据背景下实施财务共享管理模式的优势也较为突出,同时也面临极大的风险,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大背景下,伴随着分享经济和“互联网+”的浪潮,共享单车作为共享经济的典型例证之一,近年来逐渐走入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共享单车力求实现环保效益、交通效益、使用效益、可持续发展效益等多方面效益的“共赢”,在各大城市迅速普及并且得到市民广泛的认可,为共享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其快速发展的背后,仍存在不可避免的一些问题约束其发展,如乱停乱放、私加车锁、恶意竞争等.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城市管理的执行者有责任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进行规范化管理.本文以兰州市为例,对其范围内的共享单车的营运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针对其出现的问题提出公共管理方面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价值工程》2018,(16):76-78
共享单车的出现是互联网技术发展和公众出行需求的必然产物。共享单车具有使用灵活、价格低、低碳环保等优势,解决了城市最后一公里出行难的问题。但由于没有固定的借、还车地点,无序停放、人为占用与破坏等成为较普遍的现象。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如何规范城市共享单车管理与服务,以期为共享单车的可持续发展及政府、企业对共享单车的监管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18.
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效度是城市共享单车治理的重要影响因素。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结合南京市城市共享单车的发展状况开展利益相关者分析,通过城市政府的引导、推广、建制,企业的运营、保障、创新,用户群体的参与、配合、反馈,相关社会组织和舆论媒体的协调、宣传、监督,为构建城市共享单车的协同治理框架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社会各行各业都面临改革,即便是结构性较强的财务领域也不例外.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确保企业正常运转,而且对企业未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促进企业发展,文章以大数据背景为切入点,从财务共享视角分析企业财务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转型方式.  相似文献   

20.
共享单车非理性发展引发的秩序问题越来越考验城市的治理能力。借鉴可持续管理中的"状态—压力—反应"分析模型,认为公共空间的性质既影响了共享单车的治理效果,也决定了治理策略的选择。基于此,根据城市公共空间的物理属性和社会属性将其分为四种类型,并对应提出以下四种治理模式:社区主导型、市场主导型、政府主导型和协同管理型。共享单车的有效治理有赖于综合运用多种治理手段,既需要自上而下"掌舵"型管制,也需要自下而上"自主"型治理,以最终实现城市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