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施“走出去”战略,既是加快福建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需要。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竞争的加剧与升级,迫切需要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使之与“引进来”逐步协调,推动“引进来”和“走出去”两个轮子并转。  相似文献   

2.
长期来,以政府为主导的对外文化交流,是中国推动文化“走出去”的主要形式,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企业开始参与国际文化产业分工,开始在国际文化市场上与他国企业竞争,企业作为文化“走出去”主力军的地位目渐突出。与政府以非商业的、以交流为目的的文化“走出去”不同,企业是以商业的、市场的方式推动文化“走出去”。仑业利用文化资源、创造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在获得消费者认同的同时传播文化,在进入市场、卖出产品和服务、获取利润的同时提高文化影响力。企业还利用各种渠道,采用各种方式与国外合作,共同利用文化资源、开发国际市场,以实现文化传播、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3.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入世”缓冲期接近尾声,很多行业逐渐放开,中国企业“走出去”成为必然的趋势。但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进程才刚刚开始,海外经营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对于许多国内企业来说,“走出去”还只是新事物。我国企业走出国门后,由过去仅承担生产经营风险转变为承担复杂的国际竞争风险,甚至是国际政治和社会风险。多数“走出去”的企业对国外投资市场、国际竞争环境及投资所在国法律法规不甚了解,其开拓国际市场所面临的潜在风险就非常突出。因此,从目前的现状来看,中国企业海外投资自主发展壮大的基础还很不牢靠。目前的关键是要明确“走出去”战略在今后20年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位置,并在政府层面形成具体化的“走出去”的促进战略、政策和办法。在企业层面,应该在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同时,全方位、多渠道、多途径地寻求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规避在海外投资所面临的风险,努力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实际上,利用外交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利用和依仗外交的整体协调优势和政府信用优势,在中国对外开放进入资本输出新阶段的今天,这两大优势无疑将会为资本的顺利流动提供难得的机遇。企业以何种方式、何种途径“走出去”,“走出去”会有什么样的困难,怎样预见并处理“走出去”风险和困难,让我们看看政府和企业界人士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蔡亚南 《山东经济》2005,21(2):126-127
实施全球化战略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2001年12月,中国正式成为WTO成员以来,愈来愈多的跨国公司走进中国市场的同时,中国的跨国公司也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愈来愈多的中国公司走向了世界各地。海尔作为中国家电企业的第一品牌,在国内市场取得辉煌的同时也深深地认识到,一个成功的企业不是守住市场,而是要开拓市场,更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海尔集团,在欧美市场获得成功后,通过对日本市场以及消费群体分析后,制定出海尔集团进军日本市场的经营战略方针。本文通过作者在日本的切身体会,从经营战略的角度对海尔集团在日本市场取得的成功进行了介绍与分析,以期对更多的中国企业向海外市场拓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5.
《广东大经贸》2008,(3):69-69
当前,我国经济正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国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国际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中国企业到境外投资合作的规模也逐年扩大。这就需要中国的注册会计师加快进入国际会计市场,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更高水平和更为便利的专业服务。  相似文献   

6.
张君 《中国经贸》2008,(6):90-91
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境外企业潮水般地涌入到中国市场。同时,也有相当一批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1999年,国家提出了“走出去”战略,“十一五”规划中,国家把“走出去”战略作为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一个与中国改革开放基本同龄的企业——河南国际合作集团有限公司通过自己的努力经营,已成功地在国际市场上站住了脚。他们的成功秘笈是,“蝇头小利我们不争,窝里斗的事我们不干,有损国家尊严和企业形象的事我们不做,我们靠质量树形象,靠形象树品牌,靠良好的品牌驰骋于国际工程承包市场。”  相似文献   

7.
吴梅  朱晋伟 《改革与战略》2011,27(11):47-49,70
文章从战略性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通过对“走出去”样本企业人力资源配置情况的调查研究,探讨“走出去”企业的国际人力资源战略管理问题。总体上看,中国“走出去”企业大多数采用“遵从母制”的国际人力资源战略。从具体东道国情况看,进入发达国家的企业,在研发管理负责人、供应采购负责人和生产技术负责人方面,会偏向录用东道国员工;进入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上述三个主要负责人会更多地任用外派人员,也就是录用母国的员工。  相似文献   

8.
杨涛 《中国经贸》2011,(11):44-45
支持企业“走出去”已经成为我国的基本战略,也是“十二五”期间的改革重点。其中,强调以更加完善的金融政策来支持“走出去”,近年来受到政府和理论界的高度重视。但是,在实践中,金融政策在支持“走出去”方面却一直进展缓慢,已经不适应中国企业面向全球化的需要。进入2011年,中国政府已经逐渐确立了在“十二五”期间加快推动金融改革的方向,其中通过建立完备的金融政策体系来支持企业“走出去”,也将逐渐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9.
“走出去”是我国对外开放实现从“市场换技术、换资金”到“市场换市场”的战略转折点。近年来,我国海外投资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正走出国门,融入世界经济。但是也要看到,目前我国企业“走出去”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企业跨国经营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致使很多国内企业在海外投资失败,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本文在对国内企业境外投资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国内一些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高文峻 《特区经济》2005,(11):157-158
一、“能源外交”与“走出去”战略成为中国对外经济活动的新亮点 在我国的对外经济政策和实践中,近年来出现了两大新的趋势或称亮点。一是政府高层领导的外交活动目标明确,非常务实,集中围绕着国内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的战略物资展开,尤其是以石油等战略能源的可持续安全供应为出发点来考虑外交活动的优先对象。二是政府大力支持下的民营及国有企业的“走出去”战略,有实力的企业直接走出国门,融入国际市场,在目标市场国内建立生产和营销基地。  相似文献   

11.
武玉芬 《发展》2008,(1):77-77
1998年,中国政府提出了“走出去”的战略。它无论从增加我国经济发展动力和后劲,拓展市场空间,获取国际资源,还是从突破贸易保护壁垒,培育中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公司等角度来看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全面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进程中,电力基建企业积极加入到国际市场的行列,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中国经济日益融入国际化之中,中国企业越来越意识到国际市场的重要性,中国政府也鼓励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一些具备一定资本实力的企业已通过海外并购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因此,如何利用金融危机环境进行跨国并购,加速产业国际化是中国企业面对经济全球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对中国企业如何更好地实施跨国并购、取得预期绩效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媛  张晓晶 《中国经贸》2010,(22):12-12
在经济全球化以及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在“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新格局下,中国已进入了“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的新阶段。中国要在30年来改革与发展的基础上做大做强,就必须在积极应对“家门口”的竞争的同时,主动出击国际市场。然而,在风云变幻的国际贸易市场中,企业总有这样那样的顾虑,在对外投资的路途中走得小心翼翼。这时,政府的相关政策在引导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就显得相当重要。本文主要利用博弈论的方法讨论政府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方面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中国报道》2014,(10):12-15
从1979年8月国务院提出“出国办企业”,到2001年“走出去”战略正式写入“十五”计划,再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走出去”步伐,“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已经成为促进中国与国际社会沟通合作的重要渠道。毋庸置疑,“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正成为承载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国际行为体。  相似文献   

15.
企业“走出去”实施国际化经营,是我国加入WTO后企业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走出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不断增强企业跨国的经营能力.取得国际市场的广阔空间。在这之中.国内外空间。在这之中.国内外一些知名企业不断进行国际经营策略与营销理念创新.跳出传统的“先生产、后出售”营销思想.推出“先出售、后生产”的拓展国际市场新方法,带来营销理念的新飞跃。  相似文献   

16.
国际经济危机改变着世界经济格局与走势,使浙江企业“走出去”不可避免受到影响,但当前的国际市场同时蕴含着新的机遇。商务部新的境外投资政策的出台、有利的国际经济环境,对浙江企业而言,这都是进一步加速“走出去”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武常岐 《中国报道》2009,(11):77-79
中国快速增长的国内市场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非常重要的杠杆。特别是无形资产比如技术,在中国市场上可以被充分利用。但企业如果没有“走出去”、买回来、用起来,这种系统的互补和消化能力的话,收购就难以成功。  相似文献   

18.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要让中国企业走得出,走得稳,在国际竞争中强筋健骨、发展壮大。”加速“走出去”进程为民营企业带来了机遇,也成为民营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民营企业既要“走出去”,更要“走上去”,才能准确把握国际市场发展态势,掌握国际竞争规则,融入世界经济主流,从容应对国际竞争。“走出去”是量的扩张,是硬实力,体现一个“大”字,“走上去”重质的提升,是软实力,体现一个“强”字。“走上去”要求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掌握核心技术,努力创出世界一流品牌,占领国际高端市场,从而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笔者主要从狭义“走出去”角度出发,侧重分析江苏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特点,力求找出在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推动民营企业“走上去”的方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19.
中企入欧的“专利”抉择 很多打拼国际市场的中国公司,都有相似的成长历史和遭遇。新力电子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新力公司”)——就是我们根据许多真实的中国“走出去”企业特征而虚构的一个案例公司,新力公司是融合了许多海外的中国企业特征的混合体,它的故事是中国企业突破欧洲市场“专利门”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20.
“引进来”与“走出去”都是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途径。“引进来”虽然给我国带来经济发展的很多条件,但主动权不在我们手里,“走出去”不仅在国外获得资金、技术、市场、原材料等资源,而且主动权掌握在我们手里。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无论从增加我国经济发展动力和后劲,拓展市场空间,获取国际资源;还是从突破贸易保护壁垒,培育中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公司等方面来看,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