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固定资产投资是资金投入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相关关系.但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这种相关关系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本文拟从各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发展和工业投入产出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后发优势理论已成为当前经济研究的一个重点,但对于民族地区如何利用该理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研究得还不多。本文以永顺县作为个案研究,分析了永顺县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这不仅对于加快湘西开发和促进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研究少数民族后发优势具有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3.
4.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与国外的经济贸易往来频繁.特别是2001年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之后,我国的对外贸易额迅速增长.在对外贸易关系中,我国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受出口贸易的影响.文章采用计量经济学的线性回归分析法,运用Eviews软件,结合1990-2006年的数据,重点分析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长短期影响,最后结合实证分析的结果,利用出口贸易额的变化,对我国经济长期和短期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汇率改革以来的数据,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方法,分析人民币汇率水平变化通过进出口额、外商直接投资和外汇储备对我国工业增加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汇率水平通过进出口额和外汇储备对我国工业增加值的影响比较明,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对工业增加值的影响则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6.
我国长三角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计量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长三角区域16个城市的循环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进行实证研究。以生态效率理论为依据,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尝试建立了一套涵盖3个层面7个方面14个指标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并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长三角区域总体上,代表经济增长方式的经济发展潜力因子和代表污染治理和资源循环利用水平的因子对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产生主要影响;16个城市各自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又存在一定差别可分为三大类,各类城市应针对各自特点确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的事实越来越明显.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表明,缓解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已成为政府工作的中心目标之一.本文把整个经济划分为八大综合经济区,并探究西部大开发以来区域差异.研究发现: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地区之间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的事实越来越明显。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表明,缓解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已成为政府工作的中心目标之一。本文把整个经济划分为八大综合经济区,并探究西部大开发以来区域差异。研究发现: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地区之间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进程持续加快,国内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实力明显增强。由于经济水平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最集中的体现,是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优化产业结构,努力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主要内容之一,更是在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以1993-2012年我国31个省的年度数据为基础,利用相关性分析、协整检验及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的技术吸收能力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三大地区间的技术市场成交额与经济增长虽存在因果关系,但这种关系并不是双向的,且处于不稳定状态,技术吸收能力从东至西呈明显的递减规律,存在显著的技术踏车现象。政策上看,中、西部地区有必要考虑经济发展战略的可持续性,全面深化改革,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提高本地区的技术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20世纪末我国地方财政对高等教育支持能力、东西部地区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经济承受能力的差距,产业结构升级、市场经济发达程度导致东西部地区对高等学校毕业生安置能力的差距,国家高等学校招生政策导致东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存在的地区差距等进行了实证分析,揭示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东西部地区差距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以10个省1999—2008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基于超越对数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分析了中东部经济发展的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发现:中部的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要低于东部,中部对资本和劳动力投入的依存度较大,但中部的效率变化值很大,导致全要素生产率大于东部,中东部经济发展差异存在着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学者评价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研究成果,结合新疆的具体情况,运用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一方面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了新疆循环经济总体发展的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从静态的角度,对新疆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疆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与地区经济发展——基于我国东西部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我国东、西部1978—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及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东、西部区域金融发展与其产业结构、城市化及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和短期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东西部区域金融发展与其产业结构、城市化及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1)东部的金融发展,不论在长期还是短期,均能助推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增长,但在促进经济增长过程中也带来了通货膨胀的负效应;(2)西部的金融发展在长期能引导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进程及经济增长,但短期因果关系不成立;(3)西部金融发展对城市化的边际贡献较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区域金融结构转变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分析了我国区域金融结构转变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得出我国区域金融结构转变是被动的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导源于金融的自由化。然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优化我国区域金融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 1990年4月18日,李鹏总理在上海正式宣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开发开放浦东的决定。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的十四次代表大会提出"尽快把上海建设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近几年,上海在变,上海在剧变,"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那么,90年代上海经济的新发展是否摆脱 相似文献
18.
对2002年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格局、地区差距的变化、地区产业结构变动态势以及区域空间结构变动态势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2002年我国东西部地区差距仍然在扩大,但差距扩大的趋势进一步减小;西部大开发以来,我国中部地区增长速度已连续两年低于其他地带,值得人们的关注。2003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将继续保持全面增长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19.
我国有658个少数民族县(市、旗),现有总人口1.6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3.6%,耕地面积15080万公顷,草原面积30027万公顷,森林面积5648万公顷。由于历史、地理、社会等原因,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比较滞后,社会生产力尚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成为我国自然资源最富集,但经济、社会欠发达的贫困地区。其中有258个县(旗)属于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重点扶持对象。随着我国民族政策的完善和落实,"八五"时期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生 相似文献
20.
利用1978—2009年中部六省相关样本数据,从演变趋势、结构偏离度和回归分析三个方面对我国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目前中部地区处于工业化初级向中级过渡阶段,第二产业不断升级,但是不能有效的吸收劳动力,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发达地区相差甚远,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性较差,就业结构的转换落后于产业结构的升级。结合中部地区实际情况,提出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