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传统比较优势理论使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陷入了“比较优势陷阱”,它们的贸易条件是持续恶化的。本文认为中国贸易条件的恶化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有所不同,并提出了一些途径选择。但是作者认为要实现长期贸易条件的改善需要中国实现比较优势的动态化。  相似文献   

2.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相继采用比较优势战略,获得了比较利益,但却出现贸易条件恶化与贫困化增长的局面,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其问题的关键在于,随着大量新贸易现象的不断涌现,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出现不适应性。必须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进行重新认识。因此,从理论上对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进行了详尽的比较研究,其结论:竞争优势比比较优势更适合国际贸易发展的实际,具有更强的指导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构建要素配置扭曲下的贸易分工福利模型,本文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在不同贸易分工格局下内部要素配置扭曲对经济福利的影响。研究揭示:贸易条件恶化与"贫困化增长"或"中等收入陷阱"现象无关,其背后隐藏着发展中国家产品质量创新失效的事实;在产品同质竞争条件下,贸易条件恶化有助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福利改进;在产品比较优势分工中,发展中国家提升对外经济自由度的开放,将使其经济福利改进,并产生对国外资本流入的依赖;"中等收入陷阱"现象根源不是比较优势陷阱也不是贸易分配不公的"马太效应",而是发展中国家对外经济自由度政策选择落入内部要素配置扭曲陷阱的结果,渐进式提升对外经济自由度应是发展中国家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现象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4.
马宁 《商场现代化》2006,(1Z):174-175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以及中国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很多山区贫困县实施了比较优势战略。但由于其生产要素的层次较低,在现实的区域贸易中,其贸易条件在不断恶化,大有陷入比较优势陷阱的趋向。强化全县人民的危机意识、多赢意识、市场意识,发挥思想对行为的引导作用;努力提高人力资本质量和资本聚集量:让国家的扶贫资金获得更大的收益;调整产业结构,形成自己的产业聚集带和经济增长极,争取长期利益最大化以规避初级产品比较优势陷阱和制成品比较优势陷阱是比较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马宁 《商场现代化》2006,(2):174-175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以及中国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很多山区贫困县实施了比较优势战略。但由于其生产要素的层次较低,在现实的区域贸易中,其贸易条件在不断恶化,大有陷入比较优势陷阱的趋向。强化全县人民的危机意识、多赢意识、市场意识,发挥思想对行为的引导作用;努力提高人力资本质量和资本聚集量;让国家的扶贫资金获得更大的收益;调整产业结构,形成自己的产业聚集带和经济增长极,争取长期利益最大化以规避初级产品比较优势陷阱和制成品比较优势陷阱是比较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世贸组织成立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空前提高,世界经济紧密相连,比较优势理论为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存在发展不平衡的国家间进行自由贸易提供了理论支撑。但是,当今世界也出现了逆全球化趋势,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比较优势理论是否仍然适应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探讨"比较优势陷阱"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当今世界经济出现的新特征,分析比较优势理论在当下是否仍具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比较优势战略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不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我国外贸长期实行比较优势战略,取得较大经济剩余,但也出现贸易条件恶化与贫困化增长的局面。究其原因在于比较优势战略忽略了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等动态贸易利益。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比较优势战略已不适应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我国外贸必须进行战略调整,从比较优势战略转向竞争优势战略。  相似文献   

8.
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为各个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开展国际贸易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更多的发展劳动密集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长期下去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外贸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可能陷入比较优势陷阱。目前我国还未陷入比较优势陷阱之中,需要从粗放型的外贸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以综合创新为动力,实现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地位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比较优势及比较优势陷阱 比较优势理论是由大卫·李嘉图于1817年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参与国际贸易的双方不一定要在某一特定商品上有绝对低廉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0.
王雷 《商业时代》2012,(34):38-39
根据比较优势极限论,国际分工和规模经济带来的行业产量增加的速度一旦超越世界市场需求增加的速度,产能过剩和贸易摩擦将不可避免。所以,每个国家按照比较优势从事国际分工实际上是有一定的极限的,一旦超越此极限,除加剧贸易摩擦之外,产业之间的"马太效应"显现。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仅仅在短期内成立,一国长期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参与国际分工将陷入比较优势陷阱。  相似文献   

11.
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发展中国家的两难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冬莉 《商业研究》2005,(18):91-93,104
伴随着以知识经济和技术创新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浪潮的不断推进,国际产业结构加速调整升级,如何定位自己在国际产业链中的位置,如何使经济更快更健康的发展,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两种理论指导思维的选择,每一种选择都存在困难和风险,但从长期的发展来看,要想更快的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以竞争优势为主导的对外贸易及经济发展战略是最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本文对这两个概念在假设条件、贸易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原因地解释及对国际贸易的解释几个方面进行了区分。通过区分,得出了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哪一个更有效:比较优势抑或竞争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述忠  陈兴浓 《商业研究》2002,(14):121-122
在阐述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主要内容的基础上 ,从对外贸易战略选择这一角度出发 ,指出竞争优势更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实际 ,结合我国情况 ,论述了实施比较优势战略在未来对外贸易发展中的不适应性以及从比较优势理论导向转为竞争优势理论导向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4.
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理论的支撑,而在国际贸易上,我国传统的理论是充分利用我国的比较优势。但是,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一个国家越来越重视可持续发展,重视其在国际竞争中的利益分配与地位。笔者认为,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我国要在充分利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提高竞争优势,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综合比较优势理论标志着比较优势理论完成了三大转变:由单因素比较优势向多因素比较优势转变;由注重外生比较优势向外生与内生比较优势并重转变;由国内、国际贸易理论分离向国内、国际贸易理论统一转变.它揭示的"不可能定理"的实践意义在于经济主体应该在充分利用外生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致力于专业化基础上的内生比较优势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交易效率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6.
秋风 《中国海关》2010,(5):55-55
西方学者讨论的比较优势理论,是有制度框架前提的。现代经济学还有更深层次的伦理预设:每个人都可以自主地决定自己的命运。  相似文献   

17.
I explore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comparative, competitive and absolute advantage in a two‐country model of oligopoly in general equilibrium. Comparative advantage always determines the direction of trade, but both competitive and absolute advantage affect resource allocation, trade patterns and trade volumes.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the sense of more home firms drives foreign firms out of marginal sectors but also makes some marginal home sectors uncompetitive. Absolute advantage in the sense of a uniform fall in home costs tends to raise home output in all sectors but also leads both countries to specialise less in accordance with comparative advantage.  相似文献   

18.
论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世界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由于服务贸易不同于货物贸易,决定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也与货物贸易不同。本文从服务的特征、职能和活动类型等方面出发,讨论决定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并探讨如何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培育服务贸易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9.
再论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波特提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是比较优势的一大进步。但有人将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并列起来作为贸易的基础,并且认为比较优势已经过时,竞争优势才揭示了贸易根源。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对于这种完全割裂二者的看法,本文提出不同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地区的比较优势发展和国家的竞争优势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际贸易理论中,如何利用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一直是个颇受关注的话题,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国际贸易发展战略至关重要。通过对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的总结与分析,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我国各地区应按比较优势发展,而国家以竞争优势为主,辅以比较优势取得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