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贸易自由化对环境污染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斌  汤铸  陈开军 《商业研究》2006,32(10):112-115
采用Panel-data模型方法,研究贸易自由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通过建立联系贸易与环境污染的一般均衡模型,将贸易的环境效应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并用我国各省的二氧化硫数据进行检验。结果显示,规模效应加剧我国环境的恶化,而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改善我国的污染水平。结论是贸易自由化有利于我国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2.
本文使用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分析贸易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基础之上,结合广东中山市实际情况,就中山市贸易自由化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其体分析,并对中山市如何实现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贸易自由化环境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贸易与环境的关系是当今国际经济学界的研究热点,而贸易自由化的环境效应更是倍受关注。本文在对中外学者有关该问题的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建立计量回归模型,以二氧化硫(SO2)排放量作为环境污染指标,采用1991-2004年的相关经济数据,对我国贸易开放的环境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样本期间内,贸易自由化的规模及结构效应为负,技术效应为正;而综合环境效应是积极的,即规模、结构和技术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以减少污染排放量,有利于我国环境状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利用1981-2012年全球33个国家的数据,构建GVAR模型研究中国碳排放的国内国际规模、结构和技术效应,并通过分析其他经济体贸易水平变化对中国碳排放的联动影响,深入研究国际碳转移。结论表明:产业结构升级是中国碳减排的主要途径,经济增长对中国碳排放具有促增作用,特别地,由于当前国内碳减排技术水平的制约,技术进步的负向效应未能有效呈现;国际碳排放效应研究结果显示,美国的技术进步对中国碳减排有正向效应,而其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及贸易水平均对中国碳排放具有促增效应,进一步表明美国在国际贸易中向中国转移了碳排放。  相似文献   

5.
贸易自由化对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莉 《市场论坛》2007,(3):8-9,4
文章使用理论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分析贸易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基础之上,具体分析中国工业品出口给环境带来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  相似文献   

6.
以工业废水、废气、COD、SO2的排放量作为因变量来衡量污染物排放,对Antweiler关于贸易环境效应的回归方法进行改进。利用北京市1994年~2008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计算外贸对GDP的影响因素,推导外贸所引致规模效应为正(即污染物排放增加),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为负,而总效应为正。外贸的快速发展能改变贸易结构、引进先进技术从而减少污染排放,使北京市环境质量趋向好的方向发展。最后,对三种减排效应进行成因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应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1998-2005年①我国工业行业数据,就贸易自由化对我国环境污染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首先,贸易促使我国工业向更清洁的行业结构转变,这种结构的转变降低了工业污染排放水平;其次,贸易促进了我国环保技术的进步,由此产生的技术效应减少了工业各行业单位产出的污染排放,改善了环境;最后,由于出口规模扩大对环境产生的负效应远远超过正的结构和技术效应,因而贸易对环境的总效应为负。另外,研究结果也表明,"污染避难所"假说在我国不成立。  相似文献   

8.
崔玉 《上海商业》2021,(6):72-73
本文以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作为衡量碳排放的指标,金融信贷限额和金融机构存贷比作为衡量金融信贷规模的指标,构建联立方程和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金融信贷规模对碳排放产生影响的规模效应和技术效应,并对二者的综合效应进行评估,发现技术效应在金融信贷规模对碳排放的影响中占主导.  相似文献   

9.
邓丽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4):82-83
研究了国外关于贸易开放度的空间效应的重要文献,并对文献进行分类归纳,总结得出了此类文献的重要结论。由于文献众多,挑选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0.
桑椹 《商场现代化》2014,(26):25-25
贸易开放为我国的经济增长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贸易开放程度的提高,二氧化碳(CO2)排放总量也在不断增加,并且增长趋势日益加快。分析其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与我国的历史发展轨迹和发展模式有关;二是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等国际转移性因素有关。从整体发展形势来看,国际贸易与投资因素都会直接影响碳排放,不过其影响的方向和程度确实不确定的。本文主要对文献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贸易开放与国内碳排放之间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入世前中国在入世议定书中对服务贸易的开放作出了相关承诺。如今中国入世已近10年,服务贸易对外开放的进展情况如何?本文就这个问题采用修正过的对外贸易比率法进行了实证研究,并用同样的方法研究了美国的服务贸易开放度,然后对中美服务贸易开放度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服务贸易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服务贸易开放的现状与我国入世承诺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我国加工贸易污染排放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前我国还没有针对加工贸易污染排放的专门统计,但由于制造业与污染排放密切相关,而加工贸易主要在制造业,因此通过对加工贸易出口与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从1995年至2007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经济增长、加工贸易与环境污染存在长期的正向协整关系,而经济增长与加工贸易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环境政策与污染的协整关系为负而且与各污染排放指标互相影响,在减少污染方面表现出持久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变参数模型,分析了我国出口贸易结构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出口贸易各项组成部分与二氧化碳排放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并呈现动态变化。其中初级产品出口对碳排放的影响系数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而工业制成品出口对碳排放的影响系数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基于此,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WIOD-SEA数据库公布的最新数据,基于价格传导机制的理论推演,采用“委托工资回归法”就贸易开放对中国不同技能工人的工资水平及技能溢价的影响进行了“两步法”实证检验.与国内已有研究相比较,本文有三点开创性的发现:第一,以关税减让为表征的贸易开放对中国国内产品价格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第二,该作用传导至劳动力市场,导致中等技能工人工资水平的提高和低技能工人工资水平的下降,从而扩大了技能溢价;第三,上述实证结论在对标准误估计偏误进行修正后仍然显著成立.  相似文献   

15.
服务贸易对我国就业影响的经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申  廖伟兵 《财贸经济》2006,(11):73-77
本文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我国1997-2004年间服务贸易的就业效应进行了系统的经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研究期内我国服务出口带动的就业人数和服务进口替代的就业人数均有所上升,服务贸易对就业的净影响较小,但呈现出向有利于就业的方向变动的趋势.研究期内服务贸易结构的变化有利于就业.服务贸易的就业效应大于工业贸易,通过发展服务贸易促进我国就业比工业贸易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6.
在世界服务贸易取得迅猛发展的同时,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基于1995~2009年的国际面板数据,本文构建计量模型对服务贸易开放度与碳排放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检验发现,在全样本区间内,服务贸易开放度与二氧化碳排放呈倒U型关系;依收入水平分组的实证检验发现,高收入国家服务贸易开放度的提高可以显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中低收入国家则不显著,而中高收入国家服务贸易开放度与碳排放呈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17.
贸易开放度与我国农村贫困的联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贸易开放与农村贫困的联系日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和研究,贸易自由化能够扩大一国的比较优势,但它对贫困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本文对我国外贸-贫困联系的描述性实证分析表明,尽管贸易开放促进了经济增长,改善了农民福利,有助于农村贫困的减少,但不同地区种植不同农产品的农户受到的影响不尽相同。本文采用了省际面板数据回归估计方法,对我国贸易-贫困联系采用随机效应和固定效应模型的计量实证分析表明,我国贸易开放对贫困的影响具有倒J型特征。  相似文献   

18.
我国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线性回归、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与方差分解技术等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对我国出口贸易和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研究,由此得出结论,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出口的增加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出口贸易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存在一定的时滞,而消费的时滞与出口相比较长,投资的时滞与出口相比则较短。  相似文献   

19.
20.
杨丹萍 《财贸经济》2011,(6):94-99,137
从成本效应角度看,环境成本内在化对我国的出口贸易有负面影响;从创新效应角度看,环境成本内在化对我国出口贸易有正面影响。但综合起来看,创新效应对出口的积极影响弥补了成本效应对出口的消极影响,最终会促进中国出口。既然环境成本内在化有利于实现环境保护与出口增加的双赢,中国应当加强实施环境成本内在化政策,包括进一步提高环境标准、推进自然资源价格改革、改变排污收费政策等。中国实施环境成本内在化的政策应当是经济手段与管制手段并用,但若着眼于未来,应当逐渐转向以经济手段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