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本事关PC产业上下游各家企业的超极本推广,现在更像是英特尔在唱独角戏。 英特尔的积极营销,并非为了销量,而更多是意在让消费者接受超极本这一概念。 英特尔最近玩起了“中国风”和“穿越风”,在其最新推出的一则超极本广告里,中国明代的两位女侠在茶馆里各自抱着一台厚重的笔记本大打出手:“速速让出电源。”双方打得不可忏交时,另一张桌子上的现代女子悠闲地捧着超极本:“我的超极本还有几个小时的电……”  相似文献   

2.
“微”往来     
@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超极本为什么超级笨?】为盈利,英特尔"霸王硬上弓",把本来是PC的芯片改造之后充当移动芯片,大张旗鼓地宣扬"超极本"的概念,而超极本本质上是PC,作为PAD,它时不时显示出力不从心的窘态。@大湖Laker:超极本之所以不如期待,我想是期待出现问题,PC市场已相  相似文献   

3.
PC,忘了吧!     
今年上半年,PC的出货量下降了11%,上一季度出货量为7600万台,已经衰退到2008年初的水平。传统观点认为,PC市场将在今年下半年迎来反弹,毕竟,英特尔刚刚推出了广受好评的微处理器Haswell,其超高的功率有望引爆超极本市场,而微软也将对Windows 8进行重要升级。但这未必能改变台式机和笔记本的惨淡前景,这  相似文献   

4.
从2011年台北电脑展COMPUTEX至今,英特尔推出超极本的概念已经两年了。期间,英特尔做了大量的营销活动,《福布斯》杂志曾报道:“英特尔如此大规模的营销活动堪比美国大选”。这些努力的确收到一定效果,超极本去年的品类认知度达到83%。但是,超极本的实际销量如何呢?  相似文献   

5.
“超强、超薄、更安全”——英特尔推出的“超极本”试图带动实现“电脑体验新纪元”的创新变革。请关注一“超极本”为何如此“超极”?  相似文献   

6.
声音     
《成功营销》2009,(4):10-10
电脑用得好就是致富工具,用不好就是娱乐工具。 英特尔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杨叙告诫PC厂商:电脑下乡不能只盯着补贴。 受到13%补贴的“春风”吹动,PC厂商们开始在电脑下乡方面大张旗鼓地角力起来,上游的芯片巨头英特尔和AMD也投入了大量资源抢占这一市场。  相似文献   

7.
丁保祥 《商界》2015,(2):100-105
它们强势,它们蛮横。英特尔与高通,一个可以垄断PC产业二十多年,一个可以对全世界几乎所有的智能终端"收税"。当它们动用各自的实力去撬动对方领地,谁又会动摇谁的地位呢?英特尔着急了。现在市场都在热传,说苹果的Mac电脑要在2015年抛弃英特尔芯片。如果这种情况发生,绝对会动摇英特尔在PC芯片上的霸主地位。去年底,英特尔的市值已经超过了1700亿美元,是世界第一的半导体企业。最近一次超越英特尔的是来自移动互联网的霸主高通。在2013年时,英特尔曾被高通比了下  相似文献   

8.
英特尔已经清晰地意识到,要在移动互联网这片新疆土上复制PC领域的辉煌,它需要的是一棵树,一棵花叶繁茂、果实甜美的树  相似文献   

9.
张娅 《商务周刊》2008,(17):75-75
代工起家的华硕以一款产品反过来影响英特尔和微软两大巨头的战略,这在以前的PC产业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相似文献   

10.
开创PC 如今,人们以为“英特尔+微软”架构就是PC的标准配置,而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英特尔和微软还没有踏足PC领域的时候,苹果就已经先知先觉地定义了PC(个人计算机)。可以说,苹果是个人电脑的先驱者。并且,苹果总是勇于超越自己,不断推出更时尚更具魅力的新产品。今天PC广泛使用的鼠标、图形消费者界面、  相似文献   

11.
动态     
大事件英特尔AMD微软联手结盟推动PC游戏发展包括英特尔、AMD、NVidia和微软在内的巨头已经组建了一个联盟,以推动PC游戏平台的发展。PC游戏联盟于2月下旬在旧金山召开的游戏开发者大会上成立,初步目标是统一PC平台的游戏开发,建立能够让用户更容易理解电脑游戏配置的标准,提高游戏电脑的数量以及打击盗版。  相似文献   

12.
商业十四行     
产业链上的挑战,产业链上的诗意。PC重生?英特尔公司越来越把自己定位于PC业的代言人,一直在坚称PC不会死,因为它知道,自己在移动终端芯片的作为已经相当有限,自己的未来已经与PC来的未来绑定在一起了。几乎与英特尔在"英特尔开发者论坛"上喊出"PC重生"的口号同时,市场研究公司IDC公布了关于PC业的最新数据。  相似文献   

13.
2006年1月初,在拉斯维加斯举办的消费电子大展(CES)上,英特尔宣布全面启用新商标,被视为科技营销典范之作的“Intel Inside”也改为“LeadAhead”(超越未来)。PC 广告中经典的 Intel Inside 四声“嘣嘣”跳跃音符从此成为绝响,以 PC 芯片为核心战略的 Intel 随之成为过去时。投入25亿美元,换掉一个有着37年历史、位居全球品牌价值前5位(355.9亿美元)的企业标志,这一风险系数极高的举措寓含了英特尔以品牌再造为切入点实施战略突围的意图。过去几年,全球 PC 成长趋缓,竞争对手 AMD 也在不断  相似文献   

14.
论新型的合作营销竞争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nterinside 的标志铺天盖地,英特尔向每个产品的推广中含有此标志的PC厂商支付的广告费用,通过这种运作英特尔得以在中国“奔腾”,而众多的PC厂商也凭借英特尔的优异性能获得了客户的认可。Wal-mart的店铺里面总有Mcdonald相伴,消费者在沃尔玛购物后就近在麦当劳用餐休息,两者  相似文献   

15.
《创业家》2012,(12):37
2012年11月25日,在全国近百位国内顶级投资人和行业领军人物共同见证下,"2012商用超极本助力黑马企业成长计划"正式启动。该项目旨在通过业界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探索如何通过实施商用计算领域的创新技术提高创业企业的效率和管理水平,在日益复杂多变的技术环境下保持创业型企业的竞争优势。该计划将向入选《创业家》年度超极本色的黑马企业——VlVA无线新媒体,提供带有英特尔  相似文献   

16.
英特尔不能够继续"蜷缩在波澜不惊的PC市场"。虽说是姗姗来迟,但总比缺席要好。在PC生态中游刃有余的英特尔,必须做出技术之外的改变,才能够适应移动互联这个新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7.
除了摩尔定律这一驱动永远的创新精神动力,2006年,英特尔正在度过其历史的拐点。虽然按照英特尔追求卓越的时间曲线,这次发生在“末PC时代”的变革应该是更加提前,但幸运的是,这场迟来的变革已经瞄准了正确的方向——这家过去37年纯粹提供CPU的公司已经在“自我否定”中,开启面向移动计算、数字家庭、数字企业等更大平台服务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8.
正英特尔虽是芯片老大,但地位却难保,由于从PC迈向移动端的"迟到与短板",地位受高通等小字辈挑战。面对移动时代的挑战与机遇,英特尔在营销层面的反应是加强B2C模式,重塑营销调性,提出"Look Inside"新口号,并尝试社交营销,试图通过社交"撬动"营销转型。"515我要我"虽然只是英特尔社交营销的小尝试,但承载着英特尔再续PC辉煌的厚望。  相似文献   

19.
《WTO经济导刊》2011,(7):32-32
20多年前的中国缺少一个蓬勃的IT产业链,英特尔利用技术创新的手段,携手产业伙伴逐步帮助中国构建了IT生态产业链,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PC市场,而英特尔也实现了自己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20.
赛扬(Celeron)虽说也是英特尔家族的孩子,但从一出生就没有英特尔的霸气,跟在长兄PⅡ350后面当了小尾巴一同面世。三个月大了,咿咿呀呀的还没有挑起什么担子。以英特尔的惯例,CPU推出三个月后,正应是在台式机、笔记本上叱咤风云的时候,然而现在不少厂家才刚刚推出或准备推出基于赛扬处理器的整机。任何型号的CPU会有一个生命周期,而且目前这个周期还有越来越短的迹象,厂家迟迟不肯介入,无疑更缩短了赛扬整机的寿命。同是英特尔之子,赛扬为什么这么命苦,厂家犹豫什么,用户等待什么… 1000美元电脑市场壮大是赛扬处理器出世的直接原因。97年1000美元PC已经红红火火,98年各大厂商更将目标直接对准800美元PC。英特尔自古将对速度与品质偏执狂的迫求视为悬在对手头顶的克里利斯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