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纸张作为常见印刷承印材料,其性能的许多方面影响着印刷的色彩管理与最终印刷品质量。如纸张中的荧光增白剂虽然可提高纸张总亮度和白度,但不能被色彩测量仪器准确地记录,造成印刷品色彩与原稿不匹配。因此国际标准,如ISO与ICC系列的所有数据都建立在不含荧光增白剂的纸张上。但实际印刷所用纸张均含有荧光增白剂,导致实际印刷结果不符合国际标准。为此,寻找有效的方法控制与校正荧光增白剂对印刷复制品的影响,得到理想的颜色匹配关系成为目前印刷质量标准化技术发展的研究重点。本论文研究了在相同的印刷方式下,含有与不含荧光增白剂的纸张的彩色印刷效果,通过分析样张光谱数据,找出彩色复制图像受荧光增白剂影响最大的区域与特征;通过色度值转换的方法,校正与补偿荧光增白剂对色彩特性数据的影响;证实色度转换方法有助于印刷色彩的正确匹配。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增加纸张的亮度和白度,许多商用纸张都添加了荧光增白剂。荧光增白剂的效力会随在光源下暴露时间的增加而衰减,特别是在加速衰减的测试中和暴露在特殊视觉环境下会产生明显的变化。本实验使用单色仪将含有荧光增白剂的印刷用纸暴露在单波段350nm光源下,研究纸张反射率的变化。实验结果显示,荧光增白剂效力的衰减非常微弱,且快速衰减过程主要集中在第1h内,造成衰减的区域主要是380~420nm。实验总共持续了7.5h,造成纸张色差变化(CIELAB 1976△E^*ab)约为0.5。  相似文献   

3.
网点作为构成印刷图像的基本元素,其任何微小的变化都直接决定和影响着图像的层次和颜色的再现效果。在图像分解和还原的过程中,网点主要发生了增大和变形两种情况,而网点增大是印刷复制工程的一个核心问题。机械性网点增大主要发生在油墨由印版向橡皮布的传递过程中;光学性网点增大的根本原因在于纸张对光的扩散作用。而由于纸张对光的扩散作用所引起的光学性网点增大不仅与网点大小有关,还与网点形状相关。网点增大的理论解析为印刷图像的层次和颜色再现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摘译本文采用两种二苯乙烯衍生物——Kahablanc APU(C.I荧光增白剂220)和Kahablanc BA(C.I荧光增白剂113)用作防伪标记。将它们按不同的比例添加到水性喷墨墨水中。为了评估墨水的稳定性以及荧光增白剂与墨水其他成分的相容性,将制备的样品放置90天,测试其表面张力、pH值、黏度以及电导率。然后,将制备的墨水打印在聚酯(涤纶,PES)和聚酰胺(锦纶,PA)基材上,对样品的色牢度和颜色属性进行测量。  相似文献   

5.
利用光谱复制技术提高颜色复制精度,减少同色异谱现象,是目前颜色高保真复制方法研究的一个主流方向。本文总结回顾了各经典光谱模型,并对打印机适用的基于回归的经典光谱模型和基于物理过程的关键光谱模型进行介绍。其中打印机适用的基于回归的经典光谱模型包括适用于单色打印机的MmTay-Davies模型、适用于网目调多色印刷的Neugebauer模型、添加n值优化的Yule-Nielsen光谱反射率模型、Clapper-Yule光谱反射率模型、细胞化Neugebauer模型、细胞化Yule-Nielsen光谱模型、YNSN光谱模型以及细胞化YNSN模型。通过控制模型中的各可变参数,不断优化模型,可提高光谱颜色复制的精度。  相似文献   

6.
光谱颜色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全面、系统、纵深化发展,实际应用中对彩色图像跨媒体复现的颜色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基于光谱的颜色管理系统可以有效解决色度颜色管理系统中存在的同色异谱问题。本研究在分析光谱颜色管理系统基本框架的基础上,总结了光谱颜色管理系统中多光谱图像采集、光谱重构、光谱设备无关连接空间定义、光谱色域描述、光谱色域映射算法和光谱分色等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对各个技术环节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7.
覆膜是印刷品表面整饰加工的重要方法之一,但覆膜对印刷品颜色会产生一定影响,使覆膜前后印刷品的颜色产生一定差别,给印刷过程中颜色控制带来困难。本研究的目的是寻找覆膜对印刷颜色影响的定量规律,以便在印前图像处理和印刷过程中对印刷颜色进行事先控制和修正,使印刷品覆膜后的颜色达到最终的颜色要求。通过对印刷品进行亮光膜和亚光膜的覆膜实验,测量覆膜前后的颜色值,考察颜色变化规律,找出了用CIE XYZ三刺激值进行颜色修正的方法。该修正方法简单易行,可以用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8.
彩色图像复制工艺中,直接在与设备相关颜色空间中对原色调进行变换,对彩色图像印刷质量的影响可谓是喜忧参半。因此以色度学理论和方法,设计新的工艺规范,成为提高彩色图像成像质量的新途径。新工艺规范的核心是建立有源CIELAB颜色空间。在此空间中,以视觉感知颜色色Nh、饱和度C^*和亮度L^*,优化匹配源和目的颜色空间颜色。彩色图像数字化设备生成的颜色线性扩展到UPCS空间的CIERGB颜色空间,以CIELAB空间的L^*C^*h参数对外传递。CIERGB三原色允许出现负值,以使设备颜色空间在线性扩展中不会被压缩。彩色图像应用设备及系统的颜色空间中颜色以L^*C^*h参数优化匹配3PCS空间中CIERGB颜色对应的L^*C^*h参数。  相似文献   

9.
助剂是在印刷过程中为改善油墨性能而添加的一种材料,本课题主要针对撤黏剂和稀释剂(6号调墨油)对单张纸胶印油墨流变学性能及颜色的影响进行实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助剂用量的增大,油墨触变性逐渐减小,油墨的黏度、Tack值和屈服值逐渐降低,油墨的黏弹特性发生了明显变化;同时,油墨在相应吸收波长范围内的光谱反射率降低,印刷图文明度降低,饱和度升高,颜色变浓。实验数据表明,两种助剂的添加比例为3%时,印刷效果最佳。本研究为合理使用撤黏剂与稀释剂提供了一些可供参考的依据,使助剂的添加比例可以更加科学。  相似文献   

10.
探索纸张本身颜色和印刷品颜色随环境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对于纸张的使用和保存甚至文物的保存都有一定的意义。实验中选取三种纸张和三原色油墨,通过IGT印刷适性仪进行打样,分别将样条置入氙弧灯老化仪中在一定条件下进行老化后,使用分光光度计对老化前后样条的L*、a*、b*值进行测量,计算得出色差ΔE,并绘出老化时间与色差关系曲线。同时,观察光谱反射率曲线变化,再利用拉曼光谱仪测量其谱图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纸张本身和印品样条在老化前后产生色差,纸张本身的光谱反射率也产生一定变化,而印刷品光谱反射率曲线无明显变化,且纸张分子结构未发生变化,但拉曼强度增强。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采用IGT AIC2-5印刷适性仪测试纸张对油墨色彩再现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阶调区域,同一纸张对油墨的色彩再现效果存在着极大的差别。且依据4种纸张打印得到的不同油墨色彩再现性指标(灰度、色强度、色差和色效率)的测试分析,发现在铜版纸上,黄墨的灰度大于胶版纸,色效率低于胶版纸,青墨和品红墨的效果完全相反;纸张性能对青、品红墨颜色再现效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中暗调区域,而对于黄墨,在整个阶调的颜色再现效果都有影响。通过本文的分析,希望能为制定印刷及相关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数字印刷中的色域映射技术,包括色域的计算、裁切、压缩、拓展和应用等,探讨了色域映射的发展过程和方向,分析了数字印刷和色彩管理中常用的色域映射方法,并根据目前的色域映射技术发展方向和特点,提出了色域映射技术在高保真彩色印刷中的应用问题。本文认为,加强对色域映射技术的研究,有助于提高色彩还原质量,是保持数字印刷中色彩传递一致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随着表面施胶技术的不断发展,SMA类表面施胶剂凭借其优越的性能在现代造纸工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与传统表面施胶剂相比,它们具有成膜性好、打印质量佳等优点,特别适用于非涂布喷墨打印纸。本实验以美国Hercules和Sartomer公司不同型号SMA表面施胶剂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SMA类施胶剂对纸张物理性能和喷墨打印性能的影响,以得出最佳的SMA表面施胶剂。结果表明,H520在改善纸张物理性能和喷墨打印性能方面要优于其他几种施胶剂,其成膜性好,可降低纸张透气度,提高平滑度和Cobb值,对纸张白度和不透明度影响较小;同时可提高打印色密度,扩大暗调阶调范围;灰度梯级为90%时,密度提高约0.2,墨点清晰度提高5.4%。  相似文献   

14.
印刷过程中,印刷供墨量是决定颜色复制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通常是通过胶印机操作台调节墨键开度来控制。本实验根据印刷机供墨原理设计了印刷测试图并进行印刷实验,得到不同印刷供墨量对应的密度值;通过数据处理计算出油墨密度与印刷机墨键开度之间的函数关系。该研究结果可作为印刷过程墨量自动控制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5.
为了得到能够用于铜版纸打印的喷墨墨水,制备了一种铜版纸用快干型喷墨墨水,并对其打印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利用自制喷墨墨水与普通喷墨打印墨水在铜版纸上进行打印对比试验,进行色度分析、边缘锐度测试及物化性能、耐水性、耐老化性试验。结果表明,自制喷墨墨水稳定性较好,适用于压电式喷墨打印,干燥速度快,耐水与耐老化性能在一定程度上优于普通喷墨墨水,能够较好地应用于铜版纸打印,但色密度偏低,色彩再现范围还有差距。  相似文献   

16.
以颜色视觉理论贯穿色彩学教学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论文在论述颜色科学的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强调颜色视觉属性和颜色视觉理论在印刷色彩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从颜色视觉理论的高度用CIE色度体系的计算公式构筑颜色视觉模型,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计算公式的色彩意义,更好地掌握印刷色彩学知识.  相似文献   

17.
纽介堡方程的理论价值及其局限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纽介堡方程是一种常用的颜色空间转换模型和方法,在色彩分析中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广泛应用于印刷工程领域和图像分析处理学科。为进一步改善模型精度,降低分色误差,纽介堡方程得到不断发展和改良。本文总结归纳了纽介堡方程的理论价值,简单分析了其应用局限性,并依据分色后加网计算引起的色元面积率变化揭示其产生分色误差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8.
Color quality appraisal refers to a visual evaluation of an original color image and an assessment of the degree to which that image is matched in photomechanical or electronic reproduction. The evaluation of reproduction quality is quite subjective since it relies on the individual judgments of color technicians who have different perceptions of color and its component qualities. To reduce the amount of rework due to subjective evaluation of color reproduction, an objective model is proposed here. In this model, a fuzzy set of quality factors is introduced and a numerical quality value calculated. This measure is then compared with an acceptable quality value experimentally established for particular customers and printing processes. Finally, the installed model is tested in actual production, and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evaluation method in a cost analy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