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正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建立更加完善的准则、并对整个会计财务系统的发展都做出重要贡献,并且在公允价值计量的方法上、计量的准确性以及财务报表的列报方面通过与我国的实践相结合为其做出一定贡献.但我国对其他综合收益列报与披露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属于财务报表列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财务报表披露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我国应积极应对在这方面存在的不足,为财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可靠准确的信息,更加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因此,文章首先介绍了其他综合收益的含义,指出我国会计准则对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的相关规定,分析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主要有综合收益确认条件不合理、会计准则的规定不够完善等等.最后,提出了其他综合收益列报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日益复杂。人们对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损益表由于无法提供企业综合收益信息而逐渐受到报表使用者的指责。因此,报告综合收益成为收益报告的发展趋势。研究从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的关系、收益包括的内容、收益的确定、收益的会计计量理论等四个方面对综合收益的有关理论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在会计信息中,收益信息极为重要。全面收益理论是经济收益与会计收益相互协调和相互转化的结果,它既吸收了经济收益的合理内涵,又考虑了会计确认、计量的要求,使得计算出来的收益能够更好地体现其经济实质,并保留能可靠计量的会计学特点。利用全面收益表有效抑制收益操纵的泛滥,有利于我国会计的国际惯例趋同,并且更好地满足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需求。  相似文献   

4.
《财贸研究》2020,(6):85-97
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背景下,以其他综合收益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为视角,探究会计稳健性对其他综合收益信息含量的中介效应,为综合收益观下会计稳健性是否有助于提升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提供理论与实证支持。研究发现:其他综合收益可被视为超额盈余并具有显著的信息含量,其列报会降低会计稳健性;会计稳健性作为部分中介变量会抑制其他综合收益信息含量的表达,尤其是对于面临好消息的企业,这种中介效应更为明显。研究结论一定程度上支持在推行综合收益观的同时强调中立性的理念。  相似文献   

5.
金融资产是财务会计中的学习重点,其他综合收益的确认与计量在不同金融资产核算中的会计处理方法不尽相同,如何解释其他综合收益的不同处理一直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文章首先阐述其他综合收益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等相关概念进行说明,以金融资产为例,选择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以及其他债券投资持有期间和处置时针对其他综合收益的不同处理方式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他综合收益重分类问题,对部分学者提出的重分类原因进行逐一分析,结合可靠性和可比性原则,得出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处置时处置静损益及持有期间其他综合收益转入投资收益更为可靠的结论,以期为金融资产中其他综合收益会计处理方法的学习与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综合收益会计信息的披露的演变入手,对《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公告3》实行以来,我国上市公司对综合收益信息的披露情况做了简单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综合收益信息披露情况总体不够理想,但全面收益观的理念已逐步得到接受,综合收益信息的披露能够给报表的阅读者提供增量的信息,使财务报告使用者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企业收益状况。  相似文献   

7.
财政部于2009年6月印发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财会[2009]8号),其中第七条对利润表的列报内容与方式做出了适当调整,首次在财务报表中引入综合收益指标,要求在利润表中增列"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同时对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格式进行了相应调整,并要求上市公司在2009年1月1日起执行。在现有报表中,其他综合收益列报的项目被明确为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由于在新会计准则中其核算方法存在一些模糊及难以确认的事项,使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如何形成比较模糊,有可能造成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不够准确。本文对此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8.
刘妍 《商业科技》2014,(18):146-147
收入减费用确认收益这种收入费用观在人们会计计量的认识中根深蒂固,但随着会计计量属性逐渐呈现出的多元化,我国的会计准则越来越向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确认、计量收益建立在资产负债观的基础上才更符合客观性原则,本文就如何理解资产负债观,及其应用的必要性进行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2009年,财政部正式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财会[2009]8号)。该解释公告指出企业应当在利润表"每股收益"项下增列"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同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也需进行相应的调整。这表明在国际企业会计准则做出重大调整的背景下,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虽未与国际准则完全趋同,规定单独设置综合收益表,但综合收益的思想已正式被我国企业所采纳并在实务中加以应用。这是我国传统的会计收益理念的重大转变,无论是对会计报表的编制者还是对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均会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将对综合收益的思想理念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崔岩 《现代商业》2015,(2):212-213
其他综合收益,是指企业根据其他会计准则规定未在当期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2014年1月26日,财政部正式颁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从准则层面提出了"其他综合收益"的概念和列报要求。该准则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本文归纳了其他综合收益列报与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他综合收益会计处理和列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会计核算中会计计量是核心问题,会计计量模式的不同对于会计收益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本文将阐述会计计量的相关概念,重点分析会计计量的不同应用原则以及会计计量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从而分析会计收益的基本特征,最后论证分析在不同的会计计量模式下所产生的会计收益也不同。  相似文献   

12.
会计收益报告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会计收益报告严重滞后于经济事项的实际发生,不能满足使用者对业绩信息的要求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使传统会计收益确定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改进我国的会计收益报告,要适应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细化披露项目,增加报告项目,制定相应的报告准则,规范全面收益的列示和报告,增强财务报表的完整性和有用性。  相似文献   

13.
浅议综合收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收益会计理论是收益会计理论的最新发展,本文指出了综合收益的概念,并比较了综合收益和传统的会计收益。在对综合收益优缺点的分析基础上,指出了综合收益观在我国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胡安洪 《商业科技》2008,(26):327-328
综合收益会计理论是收益会计理论的最新发展,本文指出了综合收益的概念,并比较了综合收益和传统的会计收益。在对综合收益优缺点的分析基础上,指出了综合收益观在我国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所得税会计源于会计与应税收益的差异,会计理念是制定和理解会计准则的基础,而所得税会计准则以资产负债观为基本会计理念。因此,本文基于资产负债观界定会计收益,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常见差异项目对会计与应税收益的影响,进而归纳分析会计与应税收益间差异的类别及其本质。  相似文献   

16.
在人口老龄化的今天,养老问题日益成为各领域关注的焦点。在2014年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中对离职后福利作出了解释,明确提出了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收益计划,这一新变化代表着我国会计准则向国际会计准则进一步趋同。文章从国际比较的角度出发,联系新准则的变化,比较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中设定受益计划和设定提存计划的会计处理、财务报表披露及相关会计处理和披露要求对财务报告的影响,为解读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收益计量与资产计价的矛盾分析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场现代化》2007,(23):348-350
收益计量与资产计价是密切联系的,但它们之间又常常发生矛盾。当收益计量与资产计价之间发生矛盾时,现代会计优先考虑收益计量;其次考虑资产计价。由此可能产生的后果是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有些数据是被歪曲的,再加上企业操纵会计信息的行为,使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不利于报表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本文最后提出了一些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新准则在会计基本原则和会计要素计量两个方面出现了较大的变化.传统的会计计量模式采用历史成本计量,不能对经济事项作全面、动态的衡量,不能准确地为各类信息需求者提供相关的可靠信息.新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这一属性,从而对收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从会计计量的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对收益的影响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19.
选择何种会计计量属性来对资产减值进行计量关系到企业的收益问题。资产减值会计主要涉及现值、现行成本(重置成本)、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可变现净值和公允价值5种计量属性。资产减值会计计量属性对企业收益造成直接影响,包括公允价值的影响、可变现净值通过存货跌价的影响、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对企业收益的影响等。应从我国实际出发,以目的及目标的可操作性、测量结果的可靠性来考虑选择何种计量属性来计量减值资产,可以有效减少企业管理当局操控利益的空间和计划,使企业的收益少受或不受资产减值计量属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杨姗姗 《商业科技》2014,(20):230-230
我国关于“利得”在会计准则和制度方面处于混淆状态,本质是如何确认会计收益。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1号》两种模式下关于“其他综合收益”的计算方法、列示项目略有所不同,更导致了误读。本次旨在于在资产负债观下分析是否及如何计入会计收益或权益性交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