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新贸易理论框架下异质性企业出口和生产率的关系可以用两种假说来概括——"自我选择出口"和"出口导致增长"。文章回顾了十多年来学者们用各个国家的企业数据对这两种假说的验证,对比和评析了相关的研究方法、研究结论、实证结果的原因等,对我国出口企业"生产率悖论"的原因进行总结与探讨,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2.
在Melitz提出从企业异质性角度分析生产率对出口影响以后,国内学者运用实证检验认为我国制造业企业出口存在"生产率悖论"即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低于未出口企业,也检验得出出口企业存在"生产率陷阱",即出口对企业生产率具有阻碍作用。本文首先提出一个数理模型研究企业出口与生产率的相互联系,再运用2008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实证检验"生产率悖论"与"生产率陷阱",并讨论它们存在的原因,为了使结论更加可靠,本文对出口企业与国内企业分别进行了全国、分行业、分省份的实证检验。最后在模型分析与实证检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出口制造业企业走出"生产率陷阱"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2000-2007年我国制造业28个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及其分解指标,并将出口、集聚与TFP放在统一的框架下分析出口与集聚对TFP及其分解指标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TFP年均增长4.3%,其中90%以上是由技术进步贡献的;行业之间的技术进步差距较小,技术效率变化差异较大,而后者是TFP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出口和集聚的相互作用削弱了对TFP增长的影响,即便如此,出口仍显著促进了TFP增长,集聚对TFP及其分解指标均有明显的正向影响。市场化程度是制造业TFP增长和技术进步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基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融资能力异质性的视角,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生产率和融资异质性对企业出口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理论分析表明,生产率和融资能力对企业出口的影响互为条件:生产率水平在一定的范围内,融资水平的提高才会促进出口;同样地,融资能力达到一定水平,生产率提高才会促进出口。门槛效应模型的实证结果与理论假说一致,生产率和生产规模存在双重门槛,融资能力存在单一门槛,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在适度水平内,生产率和融资能力对出口的影响更显著。系统GMM模型进一步验证了内源融资、外源融资、综合得分和融资指数等不同融资水平衡量指标下,融资异质性对持续出口企业出口规模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出口与企业生产率:由实证而理论的最新拓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出口与企业生产率之间关系的研究属于国际贸易研究的最新论题,这原本是个实证论题,后来被提升到理论层面。大量的实证研究文献集中在"自我选择效应"和"出口学习效应"两个命题。理论层面的拓展以对传统理论之企业无差异假定条件的打破为基点。文章在对1995-2006年关于出口与企业生产率关系的实证与理论研究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新新经济地理学的视角,在镇(乡、街道)一级的尺度上考察了邻居对出口企业生产率贡献的影响,分层线性模型(HLM)估计显示出口企业生产率进步的确存在邻居的知识溢出效应,即邻居企业生产率(Ntfp)每提升1%,相应地促进本镇出口企业生产率增长0.24个百分点。更深层次地从邻居的行业异质性、空间异质性和资历异质性三个层面,多维度检验了邻居知识溢出效应的价值。从镇级邻居的行业异质性看,同行邻居的专业化知识溢出相比广义(非同行)邻居的多样性知识更加显著,前者生产率提升更能够促进同镇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增长;进一步发现新邻居的新知识溢出对出口企业的生产率贡献相对显著。  相似文献   

7.
中国纺织业企业的出口与生产率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1999—2007年中国纺织业的微观企业数据研究发现,中国纺织业企业特别是本土纺织业企业的TFP在1999-2007年间经历了稳定增长过程,而且不同性质企业的TFP差距呈现缩小和收敛现象。这表明中国本土纺织业企业的竞争力并没有出现恶化,出口抑制了中国纺织业企业的利润、创新和品牌建设能力。还表明中国纺织业企业有可能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中国纺织业企业出口优势主要还是依赖低成本劳动力投入;相对于外商投资和港澳台企业,中国民营和国有纺织业企业可能更倾向于采用较为先进的生产设备投入来提高自身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基于2000—2006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产品层面交易数据,本文重点考察了出口临界生产率对企业出口参与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出口临界生产率的提高,企业出口参与的意愿将显著下降;出口门槛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导致企业的出口进入概率平均下降0.0068。进一步地,本文发现出口门槛主要通过出口的广延边际影响企业的出口行为,而对出口的集约边际并没有显著性影响。另外,与Melitz (2003)的预期相反,出口门槛对企业出口进入与退出决策的影响并不具有显著的对称性,即出口门槛主要影响企业的出口进入,而对企业的出口退出并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9.
研究低碳约束下出口质量变动的规律性,有利于进一步通过出口"质"的提升促进出口"量"的扩大。文章实证研究表明,作为一种核心解释变量和关键影响因素,碳生产率的提高显著地促进了出口质量的提升;物质资本禀赋变量对出口质量的影响存在"倒U"型特征;人力资本禀赋对出口质量的影响存在"U"型特征;城镇化水平提高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提升出口质量;发达国家基础设施水平提高有利于出口质量提升;发展中国家大力引进外资,提高外资利用水平,有助于提升出口质量;发达国家提高出口依存度,有利于出口质量提升;发达国家提高对发展中国家商品出口比重有利于其出口质量提升;发展中国家出口到低收入水平国家的商品占总出口比重越大,越不利于出口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 2000-2007 年的微观企业数据,对于全要素生产率与企业出口生存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从微观角度探究企业生存问题。 研究表明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对于企业出口生存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生产率的提高有利于减少企业出口生存风险,其他控制变量所得结论与一般文献大体一致。 因此,文章建议,要继续深化市场改革、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不断提高企业生产率,从而平稳应对来自外部的各项挑战,延长企业的生存时间,释放企业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1.
易靖韬  蒙双 《财贸经济》2016,(12):85-99
本文探讨了异质性企业出口、技术创新与生产率的动态关系.在异质性企业垄断竞争模型的分析框架下,我们构建了企业出口、创新与生产率的动态结构模型,并通过参数化函数形式建立了计量模型.基于2005-2007年中国电子通信行业的企业面板数据,本研究采用biprobit、非线性最小二乘估计等模型对企业出口、技术创新与生产率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出口和创新的决策及其联动作用促进企业生产率的提高;企业的生产率、资本存量、劳动力投入和出口市场冲击是影响企业自选择行为的异质性因素;投资决策的回报随着企业生产率的提高而提高,因此生产率高的企业会自选择做出该投资决策以获得更大利润.我们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证的视角在一个整体性的框架中验证了自选择效应、出口学习效应和生产率动态效应,同时对中国出口、创新和生产率的现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中国纺织类上市公司2001~2010年数据,对新新贸易理论关于企业出口与生产率关系的两个假说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出口企业比非出口企业具有更高生产率,出口高参与度企业比低参与度企业具有更高生产率;(2)样本企业存在自选择,即生产率差异是决定企业是否参与出口的原因,且出口高参与度企业此关系更趋明显;(3)就所有样本企业而言,不存在"出口中学",但出口高参与度企业的单独检验显示存在此效应。本文认为,采用过去10~15年数据对中国企业的检验,除了已关注到的贸易方式、所有制等特殊问题外,企业特定贸易壁垒等因素也有待进一步考察。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理论上结合中国国内市场分割的国情,修改了Melitz(2003)的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模型的一个主要假设,将国内市场细分为本市市场、本省市场、外省市场和海外市场,并分析了在不同市场进入成本组合中,不同效率企业进入不同市场的次序。在实证部分,主要采用了2005年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发现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低于销售到国内外省市场的企业;在充分考虑到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出口加工企业、资本劳动比等导致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悖论"的因素之后,中国市场分割仍然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从而为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悖论"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国际贸易理论发展脉络进行梳理,从生产率、创新、汇率和贸易政策等四个方面归纳了关于企业出口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针对大量实证研究进行了述评,指出中国的主要研究方向,以及对中国经济贸易政策制定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充分认识到中国企业生产率和出口关系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市场的特征事实,修改了Melitz模型关于国内外市场进入成本对比的假设,对理论模型进行拓展。在实证部分,本文主要使用2000年至2006年中国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发现总体而言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出口自我选择效应"为负,存在"生产率悖论"的证据;分行业来讲,中国制造业企业不同行业的"出口自我选择效应"不同,但普遍存在负趋势。作者通过实践与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有二:贸易性质1差别导致不同贸易模式2企业生产率的差异;中国行业的市场进入门槛相对高(排除贸易性质差别)。最后本文详细分析了中国市场高门槛的主要原因,试图为中国制造业企业参与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提供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企业积极申报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已成为提高产品附加值、反击侵权行为的有利武器。本文研究了中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对本国企业出口状态、出口退出和出口强度的影响,并检验了出口"生产率悖论"问题。研究结论表明企业申请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有效地维持了企业持续出口状态,降低了企业出口退出风险,提升了企业出口强度。然而,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却降低了企业出口强度,出现了出口"生产率悖论"问题。对此,即使企业在提高生产率的同时申报知识产权保护也不能得以解决。这反映出申报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企业数量过少,企业对申请知识产权海关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不足,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在促进出口上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对此应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企业申请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意识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Melitz(2003)的基础上,将融资约束引入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进而研究不同贸易方式中企业出口比重变化在融资约束和企业生产率上的差异和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出口比重提高有助于降低融资约束。(2)低生产率的企业以加工贸易的形式扩大出口,高生产率的企业会以一般贸易的形式扩大出口。实证研究采用海关数据和制造业企业数据,检验结果支持理论假设。中国出口企业主要通过出口比重的边际调整来最大化融资约束与企业生产率之间的得失,因此若想通过"出口学习效应"更快成长,政府应该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即松解融资约束和转变出口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2011年中国服务业上市企业数据对企业与生产率的"自我选择"及"出口中学"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出口是中国服务业企业生产率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企业生产率的提升也促进了出口规模的扩大;(2)在分所有制企业的检验中,只有国有企业均支持"自我选择"和"出口中学"假说,而非国有企业只支持"出口中学"假说。中国应该推动服务贸易发展,及时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落实反垄断政策。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2011年中国服务业上市企业数据对企业与生产率的"自我选择"及"出口中学"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出口是中国服务业企业生产率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企业生产率的提升也促进了出口规模的扩大;(2)在分所有制企业的检验中,只有国有企业均支持"自我选择"和"出口中学"假说,而非国有企业只支持"出口中学"假说。中国应该推动服务贸易发展,及时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落实反垄断政策。  相似文献   

20.
近期的经验研究发现中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低于非出口企业。由于与经典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的主要预测不一致,这一经验事实被称为"生产率之谜"。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之谜"是目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文章通过回顾国内外现有研究"生产率之谜"的理论和经验文献,梳理了文献在研究时间和研究议题上的逻辑关系,比较了文献在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等方面的异同,并尝试性地提出未来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