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7 毫秒
1.
随着入世的到来,中国农产品,将受到国外高效农业巨大冲击,怎样迎对入世挑战,冲破传统农业产品发展的主题.以养殖、种植基地为依托,高科技研发为拳头,探讨新经济市场运作模式的江西明骏(香港)实业公司,积极拓展广东市场为突破口,带动老区人民脱贫致富,走了一条集科研、养殖、种植、旅游、休闲度假、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发展道路,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2.
关于入世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当前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有的认为,入世后随着农产品市场的大开放,会使"卖粮难"雪上加霜,造成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以至引发社会动荡;有的认为,要履行入世农业承诺,就要进一步规范中国现行农业扶持政策,降低或缩小农业支持和农业补贴,进而弱化已经十分脆弱的农业发展调控政策;还有的认为,中国农业发展现状不具备入世的条件,忙着入世,无异于使中国农业以卵击石,自取灭亡,打破中国几千年的农业发展格局与生产结构,危及粮食安全和国家安全等等.  相似文献   

3.
王帮高 《农机市场》2012,(12):31-32
坚持资源高效利用、循环利用,立足种植、养殖两大资源优势,改变传统农业的单程线性结构,着力延伸下游产业链,以循环农业力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除了还田、"过腹"外,莱州还让"苞米棒子"海外镀金,进行出口创汇,从而使小秸秆身价翻倍.莱州依靠农机科技进步,把玉米秸秆综合利用作为农民发家致富的新路子,从而拉动了全市农业综合发展的大循环. 机械化青贮让奶牛吃上"草罐头" 三秋期间,莱州市文峰路街道毛家村农机手赵林,把他种植的20亩全株玉米用青贮机进行收割,以储备青贮饲料.今年他投资了30万元,制储130多万斤饲料,养殖70头奶牛,供应自己的三个一品鲜奶吧.  相似文献   

4.
入世后河南农业发展政策措施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华 《商业研究》2002,(14):133-135
我国已经签署入世协议书 ,跨入了WTO大门 ,作为传统农业大省的河南 ,为规避WTO对农业的冲击、促进河南农业抢占先机 ,必须实现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等政策措施目标 ,并调整入世后利于河南农业发展政策措施目标实现的农业发展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杨培林 《农机市场》2002,(12):23-23
随着入世后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占整个世界牧草种植面积90%以上的苜蓿将成为我国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中首选的饲料作物,目前我国畜牧业年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8%,而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畜牧业就占农业总产值的60%以上,尤其是牧业生产加工非常发达,然而我国的牧业加工几乎空白,制约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是没有形成很好的牧业加工机械,为此只有发展和完善牧业机械,牧草的产业化  相似文献   

6.
这是联办研究院一份关于农业规模化种植的调研报告。此前,该研究院已经对小麦、玉米、奶牛业三个种植和养殖品种做了调研,本报告又提供了一份土豆种植业的信息。这份报告再次证明了我国农业已经处于落后的生产关系与先进生产力的矛盾之中。在家庭承包制基础上坚持市场化方向,再上规模化发展之路是新时代农业发展的战略方向。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细分不仅存在于商业运营中,传统的农业也逐步从低端向差异化发展,特别是近期绿色高端农业市场的出现及对生产和消费产生的影响趋势愈加明显,而这一市场的出现将对农业种植(养殖)、中间商和消费者带来新的观念冲击,并呈现出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8.
陈辉 《价格月刊》2002,(11):21-22
一、加入WTO对湖北贫困地区的影响分析 1.入世给湖北贫困地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湖北贫困地区多以农业种养殖为主,入世后,可以充分享受发展中国家农业的优惠待遇,更好地利用国际市场,实现农产品的出口创汇增收;"入世"一方面有利于加快利用外资步伐,争取国际金融机构和各缔约国的优惠政策;另一方面,便于引进国外先进优良品种技术和管理经验,改善农业生产和经营环境,推进农业现代化;有利于推动农产品的加工,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剩余农产品双重问题,从根本上促进贫困人口的收入增加.  相似文献   

9.
一、 柬埔寨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一)概况农业、制衣业、房地产及旅游业,是柬经济发展四大支柱.2010年,柬稻谷种植面积276.3万公顷,稻谷产量799万吨,产值占GDP的11.5%.其它农作物产值占GDP的7%,畜禽养殖占4.6%,渔业占7 6%,林业占2.8%.制农业占GDP的8.7%,共有470家制衣和制鞋企业,为...  相似文献   

10.
农田种植优质牧草是利用农闲田调整“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拓展生产空间,发展高效农业尤其是养殖业的重要途径。种植优质牧草养殖牛、羊、鹅、兔等,使牧草转换成高附加值的畜产品,既缓解了粮畜矛盾,又促进了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记者: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以种、养殖为基础的各类专业村、专业户相继产生,改变了以传统农作物为主要生产形式的单一格局,这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王春明:近年来,京郊农村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迅速加快,以养殖种植为龙头的农村经济成了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可以这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相似文献   

12.
“十五”期间,应城市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业增效为中心,以农民增收为重点,面向国内外市场,实行全方位、立体式调整,发展具有应城特色的以优质粮油基地为基础,畜禽、水产养殖为重点,龙头企业为支撑,对外贸易为动力的优质高效精品农业。 一、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 1、西北部粮畜果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建设优质稻米基地为重点,突出抓好作物品种结构的调整和种植模式的优化。建设一批林果基地和草食畜禽生产基地,发展节水型农业。依托粮食生产优势,积极发展集约型畜禽养殖,进一步拓展粮食转化增值渠道…  相似文献   

13.
<正>新加坡是一个基本上没有农业的城市国家,农业就业总人数仅为2800人,农业拥有可耕地面积5900公顷,占国土面积的9.5%,农业生产主要有园艺种植、家禽饲养、水产养殖和蔬菜种植。全国消费的蔬菜自给率只有6%。新加坡国内所需的全部粮食、90%多的  相似文献   

14.
方芳 《商业研究》2002,(15):90-92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决定了它的重要性。在中国入世后,我们的农业将和世界竞争。要发展农业,必须加大科技含量,提高生产力,合理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更有效的保护资源和环境,减少环境污染,为以后的农业发展提供保障;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使其更为适应国内外经济环境,以迎接入世挑战。  相似文献   

15.
2006年以来,我局与省农业厅等行业主管部门联合制定下发了《农药化肥买卖合同》、《种子买卖合同》、《甘蔗委托种植合同》、《水产养殖订购合同》、《禽畜养殖订购合同》、《茶叶种植订购合同》、《果菜订购合同》、《花卉订购合同》等8种农业合同示范文本,指导各地级以上市工商部门制定了17类适合当地实际的农业合同示范文本,为涉农企业备案合同文本31类。初步建立了覆盖全省重  相似文献   

16.
一、仙桃市已初具实施农业产业化的条件 1、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后,三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区域经济的发展壮大为实施农业产业化做好了物资准备。“八五”时期以种养业为基础,以农村工业为重点全面发展多种经营的农村经济建设给“九五”时期实施农业产业化做好了充分准备。特别是通过几年的产业结构调整,仙桃市已发展了一批有特色的经济区域,如郑场、胡场、三伏潭等镇的2万亩果蔬间作,大伏、陈场等镇的10万亩渔池鱼鸭立体养殖,各国营渔场的名特优水产养殖,彭场、干河、龙华山、沙咀等镇办的反季节蔬菜种植,这些以乡镇为区域发展的各具特色的经济区,为依靠本地优势,实行农业产业化管理提供了先行条件。  相似文献   

17.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哈尔滨农业绿色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国的乡村振兴中,哈尔滨作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对农业污染进行综合治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倡导农业绿色转型发展势在必行。现主要探讨了当前哈尔滨市农业绿色发展面临的难题与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倡导科学种植和养殖;审慎对待转基因作物;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前,制约中国农业发展和农民收益提高的瓶颈主要体现在农业产业链前端的育种和后端农产品深加工环节。中国已经具备了发展现代农业的条件,农业投资企业面临绝佳的投资时机。国内外经验表明,根据农业发展进程,从农业产业链的两端进入,待时机成熟时再进军种植、养殖等中间环节,是中国农业投资企业现阶段的最佳路径,也是使国家粮食安全、农民增加收入、企业获得效益的最佳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9.
“入世”对我国农业发展和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入世”将对我国农业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入世”将对我国处于半封闭状态的传统农业和农产品市场带来巨大冲击;另一方面,“入世” 又促使我们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需求和自身比较优势的角度重新调整我国的农业生产结构、农村经济结构和农业生产组织结构,为我国农业未来的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契机。要抓住机遇,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20.
方芳 《商业研究》2002,(8):90-92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决定了它的重要性,在中国入世后,我们的农业将和世界竞争,要发展农业,必须加大科技含量,提高生产力,合理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更有效的保护资源和环境,减少环境污染,为以后的农业发展提供保障;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使其更为适应国内外经济环境,以迎接入世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