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农民进城务工数量的逐渐增多,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也与日俱增。由于留守儿童父母监护职责的缺位和代管监护的不规范,由此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要着重从监护问题入手,合理构建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体制,从而切实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权益。  相似文献   

2.
张翀 《科技与企业》2014,(21):148-148
正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人口迁移,特别是农村人口流动空前频繁。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和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民进城后,只能将孩子留在农村并托付给其他人照看,最终形成农民工父母与子女两地分隔的局面,即"留守儿童"现象。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未来若干年留守儿童人数将进一步增加。在现实情况下,留守儿童的监护问题必将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一、农村留守儿童监护现状与问题  相似文献   

3.
马爱玲 《中外企业家》2012,(11):178-179
在介绍目前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占全部农村儿童的比例,以及他们令人焦虑的生存现状的基础上,论述建农村留守儿童图书馆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怎样把农村留守儿童图书馆建成农村留守儿童的精神家园,以期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快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大批农民工进城务工,他们的子女年龄小,自理能力差,或由爷爷奶奶照顾,或由亲戚照顾,缺少父母的关爱,家庭教育缺乏,这便产生了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文章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现状及形成原因,就如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根据全国妇联的统计,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为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为4000多万人,而随着农村父母离乡进城打工、经商人数的增多,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数还在不断增加。这些留守儿童正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但由于失去父母的庇护,他们的身心成长、学习生活面临着失管、失教和失衡。(《中国青年报》3月24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都面临挑战,其中尤以其心灵的"营养不良"为最重。因为"亲情饥渴"会让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这将严重地影响孩子健康成长,成为一生都挥之不去的阴影。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造成了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其中留守女童占了相当比重。近年来,留守女童遭受性侵的案例不断增加,让我们对这些留守女童的生活状况和安全问题十分担忧。本文从留守女童遭受性侵害的特点及原因出发,试图探究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批农村劳动者进城从事二、三产业,随之产生一个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并受到社会各界关注。留守儿童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河北省未来的人口素质,而且关系到河北省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开展本论文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目的是保障河北省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季大凤 《活力》2014,(14):32-32
近些年,随着农村人口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留守儿童”人数呈现上升趋势.笔者所在学校“留守儿童”人数就达到了全校学生的13%.“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由于“留守儿童”年龄小,自理能力差,缺少父母的关爱,从而引发了生活、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并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9.
黄汉艺 《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11):321-322,328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各项建设的开展,由于各种原因不能跟随出外打工的父母进城而留在农村的农村儿童越来越多。文章通过分析我国留守儿童的现状,提出几点关于留守儿童教育的建议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各项建设的开展,由于各种原因不能跟随出外打工的父母进城而留在农村的农村儿童越来越多.文章通过分析我国留守儿童的现状,提出几点关于留守儿童教育的建议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1.
从改革开放开始,中国经济有了飞速发展,大量农民开始进城务工,继而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其所出现的品德问题也引起各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品德主要有自私、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想倾向,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农村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失以及家庭德育的缺失,所以必须充分调动政府、学校和家庭的多方的作用才能是这一问题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多,形成了留守儿童这个新的社会群体。唐山地区留守儿童有着自身的特点,留守儿童面临着很多生活上、心理上、教育上的问题,解决这些社会问题,需要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共同的努力。  相似文献   

13.
王惠卿 《价值工程》2010,29(5):223-224
本文采用问卷对海外留守儿童进行抽样测查,以了解海外留守儿童的归因倾向状况的现状;并通过海外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对比中了解形成不同归因倾向特点的原因。这不但有利于帮助海外留守儿童摆脱留守带来的困扰,而且有利于为和谐社会主义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以来,中国的城市不断发展,农村发展则相对滞后,使得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越来越多的儿童被留在家中,留守儿童群体逐年形成.本文以访谈法和参与观察为研究方法,对Q村中的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得出农村留守儿童在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社会支持网络视角进行了分析与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留守儿童"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团体。贵州省整体城市化水平相对中等,通过初步调研,发现一些地方留守儿童数量竟高于非留守儿童,一定程度上,留守儿童问题已逐步凸显。本次调查中,对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农村留守儿童及监护人、非留守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探讨了留守儿童目前情况,以及监护人外出对留守儿童的多方面影响。通过调查体现出,第一、对留守儿童进行监护的亲属与被监护人存在交流障碍;其二、父母外出无法陪护,对留守儿童的心里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再次,由于较早独立生活,留守儿童具备较为成熟的思想和独立性,对父母更为体谅,学习成绩较优异。根据调研结果,从政策制定、教育体系、家庭管护、法律保护四个方面为解决贵州省留守儿童相关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6.
他们曾是"留守儿童",他们曾是随"民一代"父母进城寻梦的"无根儿童"。在他们身为"民一代"的父辈渐渐退出城市舞台的同时,他们陆续涌入大大小小的城市——在不属于他们的高楼大厦间寻梦。这是一个数以亿计、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城乡二元化程度的加深,农村外出打工的人员日益增多,受到户籍制度等的限制,农村出现大批留守儿童,其规模也在不断壮大.由于长期缺少父母必要的引导教育,多数留守儿童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兴趣低落等问题日益凸显.为尽早解决留守儿童面临的教育问题,浙江省从问题产生的根源出发"因材施解",形成颇具成效的"浙江解法",对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不断的转移,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作为一个新生的社会问题开始凸现,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而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工作方法等在帮助留守儿童解决问题,协助留守儿童健康发展方面具有独特的契合性。  相似文献   

19.
胡雪莉  张志 《价值工程》2019,38(27):72-74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社会转型的痛点,其数量大、问题多,因亲情缺失、管控不力带来的家庭教育和安全监护难题一时无解,潜在的犯罪和安全事故风险不断加大。通过对湖北省竹山县四所留守儿童托管中心的实地调研,我们发现他们有效解决了留守儿童的安全监护、心理健康问题,弥补了其家庭教育的空白,引导其树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竹山县的托管中心为我们提供了解决留守儿童安全、教育问题的竹山经验。本文从精细化管理视阈解析竹山经验,为我国农村托管中心的运营管理提供一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在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农村人不满足于现有土地带来的低微回报,转而进城"淘金","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便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现如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不仅是政府,国家领导者,专家学者的案头工作议题,而且已成为切切实实的民生问题和重大社会问题.本文主要从公共政策的视角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背景、特点,以及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及原因作出探讨和分析,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期找到一些可行性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