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武进区横山桥镇横山都市型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采取"专业合作+批发市场+园区+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由横山日本砂梨专业合作社牵头负责园区的建设,指导社员种植果树、收购果品;批发市场负责果品销售,实现了批发市场和果农的产销连结、利益连结,具有稳定可靠,公平合理,自发自律的特点.横山砂梨专业合作社的探索,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壮大闯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2.
辛集市是全省果品集中产区之一,现有鸭梨、雪梨、苹果、桃等果树12万多亩,年产量1.1亿公斤以上,是全市主要商品支柱之一。1987年,公司联合果农,创建了原石家庄地区第一个果品产销服务合作社。几年来,以专业合作社为依托,瞄准市场变化,不断深化服务层次,搞活流通,为促进全市果品生产发展发挥了较好的主导作用,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和奖励。一、面向市场,深化服务层次果品合作社作为专业公司和果农联办的专业性合作组织,单纯为果农解决生产难点而提供服务,已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只有站在市场的角度,深化服务层次,有的放矢地引导果农发展生产,使生产与市场较好地结合起来,才能在竞争中保持主动地位。为此,我们广泛开展了以市场为目标、以科技为先导的系列化服务活动。  相似文献   

3.
南尖塔供销社有干部职工44人,下设8个班组。根据南尖塔乡以果品生产为主的产业结构,学习借鉴新河县荆庄果品专业合作社的经验,决定以发展专业合作社为突破口,拓展为农服务新领域,实现富民兴社。一、成立过程南尖塔乡的果品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以生产广梨而闻名。多年来,南尖塔供销社始终以支援农业为己任,奋战在果品生产第一线。1987年建立了以供销社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的果品协会。协会以为果农服务为宗旨,不断探索为农服务的新路子,极大地促进了全乡水果生产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到95年底,全乡果树面积达到1.2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0%,果品年产量1000万斤,创产值700万元,为农民增加收入430万元。但是,近年来果品生产的迅猛发展,一家一户个体经营形不成规模,出现了销售困难的现象,这就反映出果品协会在服务功能、服务力度方面已不能满足果品生产的需要,迫切要求建立一个衔接产销关系、风险共担的合作经济组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根据各级供销社的指示精神,通过学习借鉴外地经验,于96年3月份在原果品协会的基础上开始筹建专业合作社。我们深入农民中间,宣传专业社的优惠政策,解答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大力兴办专业合作社是供销社与农民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的有效途径。因此,要高瞻远瞩,增强政策敏感性和责任感,坚定不移地把专业合作社工作办好。1、围绕区域经济特点来办。主要是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资源特点等,抓住骨干产业或新兴产业,联合农民大力发展种、养、加专业合作社,把分散的农户组织到主导产业中来,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生产格局,提高农副产品专业化、商品化、市场化程度。2、围绕龙头企业来办。组建龙头企业带专业合作社连农户的产业链,实行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3、围绕解决农民进市场难来办。充分利用供销社设施、资金、技术、购销渠道等方面的优势,为入社社员做好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满足社员各方面的需求。发展专业合作社要规范专业合作社管理。基层供销社与专业合作  相似文献   

5.
一、围绕农业产业化,调整优化经营结构第一,以大力兴办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为突破口,深化供销社改革,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一是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逐步把基层供销社建成若干个专业合作社的联合社。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和规模效益,推进产加销、贸工农、农科教一体化。二是大力兴办以农副产品加工、销售为主的龙头企业,带动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围绕主导产业的发展,加快龙头企业建设,特别是以农副产品加工、销售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兴办龙头企业要与实施农业"增、转、化"紧密结合起来,以农民增收,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和推进农业产业化为目标。兴办龙头企业要走以内涵为主扩大再生产的路子,坚持"大、高、外、强"的要求,建一批高科技、外向型、规模大、辐射力强的现代化、高效益的龙头企业。兴办龙头企业要与专业合作社和建立生产基地结合起来,通过签订合同、契约,实行利润返还等形式,与农民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三是全  相似文献   

6.
"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兴办专业合作社和发展龙头企业是重要的实践形式。河北、山东之所以在这方面取得瞩目的成就,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使农民成为重要的受益者,赢得广大社员的积极支持和拥护,这是产业化发展的自标。正如陈俊生同志所指出的,任何专业社和龙头企业不给农民带来好处,产业化就没搞好,好处不给农民,产业化就没什么用处。兴办专业社发展龙头企业,把利益返还给农民,办法有两条:一种是增加生产,打开销路,为农民带来收益;一种是把多卖的钱返还给社员。不这么做就不可能与农民结成真正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办好合作社。要使农民成为重要受益者,就要实行调动社员积极性的机制。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之所以取得成功,原因就在它实行了"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使农村的发展和前进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正是这个"剩下的都是自己的",保证了农民的利益,充分调动了社员的积极性,使生产力得到解放。实行新机制就要坚持合作制。过去曾把合作社拔高为"全民所有制",后来又定为"集休所有制",实际上台作社既不能搞成"全民制",也不是"集体制",而要坚持"合作制"。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多种所有制经济(不仅是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一切符台"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一切反映  相似文献   

7.
决策参考     
黑龙江加大兴办专业合作社力度黑龙江省加大兴办专业合作社的力度,目前全省已办起专业合作社1079个。专业合作社是以供销社的基层社为依托,以入股农户为主体,以当地最适合的某一产业或项目为骨干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其特点是实行民主管理和利润返还制,社员能从销售环节的利润中得到实惠。为了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今年3月黑龙江省组织调查组,到10多个县市对20多个专业合作社进行了调查研究。省供销社制定了《黑龙江省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试行标准》,确定今年要建成800个比较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招远市供销社顺达实业有限公司,创建7年来,紧紧围绕果品这个优势产业,按照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思路,内联千家万户,外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使公司从一个小企业发展成为拥有资产2800万元、利税过百万的骨干企业。"顺达"崛起的成功之路是:一、择优势,定方向,从生产入手建基地。招远有着雄厚的果品资源,全市有果园45万亩,总产量2.5亿公斤,产值4亿元,是农村经济的第一大支柱。公司通过调查研究,决定围绕果品生产开展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公司干部职工分片下农村、进果园,走村串户搞调查,根据果农的意愿,以供销社为依托,在本市28个乡镇组织200多户农民办起了果业合作社和果树医院。果业合作社有生产基地5000亩,对入社果农和基地以合同形式提供"三包一扶持"服务。一是包生产技术。果业合作社和果树医院配备专职技术人员11名,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村经济向商品化、专业化方向的发展,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专业合作社把分散的、个体商品生产者组织起来,引导农民有组织地进入市场,收到了显著效果。但在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有几个问题应该引起注意。一、办专业合作社要因地制宜。组建专业合作社的目的,就是把农村各类专业户、联合体按行业组织起来,将生产、流通、经营、服务融为一体,使农民生产不盲目,销售有渠道,利益能得到保护。同时,也有利于供销社掌握稳定的货源,同农民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携手发展。能够实现这个目的,条件具备,就可以组建专业合作社。形式要不拘一格,可以是紧密型的,也可以是松散型的。如我县的柳编合作社,其组织化程度  相似文献   

10.
“界首模式”开创农业服务新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江苏省高邮市界首镇针对农业服务体系改革新情况,从农民迫切需要办,而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水稻机插秧服务入手,创新服务机制,于2005年成立水稻生产服务合作社.合作社成立以来,收到良好效果,深受农民欢迎,得到各级领导充分肯定.今年6月7日,省委常委、副省长黄莉新同志亲临现场考察指导,在听取合作社实践汇报后,给予高度评价:"界首水稻生产服务合作社这种模式非常好,要大力推广.这种模式不仅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1.
按联合社模式推进基层社改革,就是在坚持基层社的性质、办社宗旨和原则不变的前提下,按照"调整基层社、发展专业社、组建联合社、实行社企分开"的改革思路,把基层社发展成为本经济区域范围内的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使之真正成为具有一定服务实力的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尽快实现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真正与农民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的改革目标。"调整基层社"就是要合理调整基层社的建制,扩大基层社的经营规模。目前,基层社大都是按行政区域建制,设置分散、规模小、服务区域狭窄、辐射能力差、费用开支大是造成基层社困难现状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以大集镇为中心按经济区域建制,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基层社  相似文献   

12.
一、正确处理动机与方向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单家独户地发展商品经济,遇到了诸多的困难和阻力。一是资金不能满足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生产形不成规模,产品很难进入市场;三是设施和原料不能按生产程序顺利解决;四是产品销售没有保障。当产品供大于求时,就会出现滞销,形成积压,相互降价,产品贬值,出现赔钱;当产品供不应求时,户与户之间又相互排挤,农民的切身利益得不到保护。在这种情况下,广大农民迫切需要建立专业合作社,把单家独户办不了或办不好的事情办起来,把家庭经营与大市场联接起来,在自愿互利原则下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但是,办什么样的专业合作社,怎么办?认识并不一致。办什么样的专业合作社,要根据当地资源优势和主导产业、主导产品及农民发展产业化生产的程度,因地制宜地选准办专业合作社的方向。行唐县太行果品厂兴办的红枣加  相似文献   

13.
蓬莱市北沟供销社于1996年3月办起了葡萄专业合作社。通过实施贸工农一体化经营,走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的路子,推进了葡萄生产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专业合作社现有入股社员128户,葡萄示范园1处,大棚温室9处。3年来,专业合作社平均每年收购葡萄3500吨,盈利50万元,税后分红14万元,入社果农销售收入1400万元,比入社前每年增收860万元以上。葡萄专业合作社被山东省供销社、省体改委命名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当地果农称赞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一、把专业社办成产业化的有效载体。北沟镇的气候、光照和土质条件,非常  相似文献   

14.
武进区横山桥镇横山都市型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采取“专业合作+批发市场+园区+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由横山日本砂梨专业合作社牵头负责园区的建设,指导社员种植果树、收购果品;批发市场负责果品销售,实现了批发市场和果农的产销连结、利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我省供销社系统,特别是基层供销社把大力兴办以种、养、加为主体的各种形式专业合作社作为贯彻中央[1995]5号文件精神,加快供销社改革与发展,调整经营结构,实现办社宗旨,还社于民,推动农业产业化的战略举措,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目标明确,措施过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农业部门兴办经营服务实体是从一九八四年开始的,各级农业经营服务实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起来。全省已有省市级经营服务实体八个,县级经营服务实体五十三个,乡级经营服务实体八百七十一个。农业经营服务实休,坚持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宗旨,以经营立足于服务,从服务中扩大经营,走综合开发,系列服务的道路,为辽宁粮食生产、蔬菜生产和优质果品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一、农业部门兴办经营服务实体,开展经营服务活动,是适应农村发展商品生产的需要。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制,出现许多农户办不了的事,或办不好的事。有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海门市兴旺生猪专业生产合作社是以从事无公害优质瘦肉型商品猪生产的农民为主体,按照合作社与家庭双层经营方式生产、经营、分配和管理的经济实体。合作社对内不以盈利为目的,免费为社员提供生产、营销、技术等方面的服务,维护社员的合法权益;对外实行市场化运作,为社员赢得最大利润。坚持办社方向加强制度建设合作社经社员大会通过了《合作社章程》,并严格按照章程进行规范化运作。要求加入合作社的社员,采取社员申请,理事会申批和发放社员证的办法。合作社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根据章程,合作社创…  相似文献   

18.
发展专业合作社 振兴农村合作经济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专业合作社(即专业性合作社)是指由同类产品的生产经营者自愿联合起来,维护和发展成员利益,自主经营、自我服务、自负盈亏的合作经济组织。与综合性、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不同,专业合作社一开始就以农业的商品性生产为基础,以实现农产品的市场价值及附加价值为目标,...  相似文献   

19.
《江苏农村经济》2013,(11):55-55
江阴市金风果品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5月15日,在金凤农民创业园的基层上组建而成,是一个集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和观光旅游农业一体,以专业种植果品为主的产、供、销配套的现代农民创业就业艰地。2010年合作社被评为江阴市首批农民创业孵化基地。合作社成立后,把分散的果农有效的组织起来,从产前、产中、产后开展一系列服务。农业生产资料统一,病虫害综合防治统一,品牌统一,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供销合作社适应农村经济的专业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的客观要求,以供销合作社为依托创办和发展了一批与建立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实践已经并且将继续证明,创办和发展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既是广大农民群众,特别是各种专业户的迫切要求,也是把供销合作社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同农民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的必由之路。因此,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一出现,就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得到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一、为什么要发展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农民在生产经营上有了相当大的自主权,大大调动了农民发展商品生产的积极性。但是,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两个突出的矛盾摆在广大农民群众面前:一是千家万户的农民家庭生产和经营与千变万化的市场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农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