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金融科技的发展正在加速金融行业的变革,越来越多P2P平台和监管机构开始重视并参与到金融科技的探索和实践中来。在应用层面上,金融科技在P2P网络借贷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来进行产品研发、精准营销、风险控制和智能投顾,应用区块链技术提高平台信息对称性和监管效率。但是,金融科技在P2P网络借贷的应用也面临着一系列困难与挑战,如大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的很多关键性技术仍处于研发或试验阶段,以及金融监管机制的变革跟不上金融科技在P2P网络借贷应用的步伐等问题。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监管的进一步完善,P2P网络借贷的将朝着更加规范化、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潘斯华 《北方经贸》2014,(10):178-179
近年来,我国网络借贷平台发展迅速,但与之配套的监管措施缺位引发了较大风险,诈骗、倒闭、跑路事件频发。美英两国的网络借贷起步早,在法律监管上相对成熟,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应加强内部监管,强化行业自律;完善法律制度框架,明确市场准入;明确监管机构,促进部门协作监管;完善相关机制,注重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和教育;整合信用资源,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3.
P2P网络借贷平台自2007年出现起一直呈现高速发展趋势,其主要客户为中小微型企业。目前,我国P2P借贷平台所面临的风险包括外部市场环境风险、行业风险以及自身信息安全风险、信任机制风险和职业能力风险等。促进P2P网络借贷平台健康稳定发展的对策是:建立并完善的监管体系,保护借贷双方权益;建立大数据评分体系,完善社会征信体系;加大平台的创新力度,打造优质的风控团队。  相似文献   

4.
罗建华  谭嘉玲 《商》2015,(1):182
P2P网贷是微金融运营模式的创新,主要为解决个人借贷和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P2P网贷使得长期被压抑的民间金融需求获得释放。P2P借贷手续方便、灵活、快捷,自2007年引入中国以来,P2P平台在我国发展迅速。在其高成功率的背后,存在政策风险、信贷技术风险、信用风险、监管风险等诸多风险。而这些风险的源头,与P2P网络借贷平台法律制度缺失、监管职责不明、征信体系不完善等息息相关。因此,应当建立健全相关法律规范,明确P2P网贷平台的法律性质和监管主体,完善资金担保及托管服务。规范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使其发挥积极作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共享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业态和一个金融资源供求双方的直接交易系统,在推动共享经济发展以及实现"普惠金融"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P2P网络借贷作为互联网金融的经典形式,加速了从传统金融到共享金融的演变进程,但同时也伴随着风险。本文站在出借人角度,将P2P网络借贷风险分为平台自身问题风险和借款人违约风险,选取2015年3月到2016年2月的数据样本和案例,深入分析问题平台的风险因素,找出共享金融背景下P2P网络借贷平台未来的发展机遇,为P2P网贷行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2013年以来,互联网金融话题已成为经济界一个炙手可热的聚焦点。在旺盛的民间借贷及传统银行贷款将金融服务侧重点日益集中定位于大中企业的同时,它的出现瞬间为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带来了新的金融曙光。然而,金融的本质就是在不断地经营风险,伴随着"P2P网络借贷"不可估量的市场前景,为促进该金融行业模式健康发展的风险管控系统需求就应更加丰盈起来,借以保证网络借贷与客户间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选取以P2P网络借贷为视角,从其发展历程开始着手,对行业风险进行定性分析,对风险管理进行相关优化,以互联网金融安全管理实践标志性企业——袋袋金案例举证,阐述风险管理是互联网金融的第一核心竞争力,最终构建出P2P网络借贷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以期助力和提高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2006年P2P网络借贷在英国兴起并迅速在世界范围内发展壮大。2012年以后P2P网络借贷在我国迅猛发展进入"野蛮生长"期,各种质量参差不齐的平台共存,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及控制,P2P网络借贷平台在运行过程中常常出现"跑路""平台诈骗"等问题,本文针对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存在的问题,从P2P网络借贷行业在民事法律风险和金融法律风险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制订具体监管措施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逐步建立和完善P2P网络借贷行业监管过程中出现的欺诈风险、操作风险及政策风险,为了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可以通过对P2P网络借贷双方不同参与主体之间的博弈分析来研究提高监管系统。本文以国资背景的广西金投互联网金融为例,通过建立互联网金融借、贷、监等多方的非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研究分析,为互联网金融监管部门监管政策的制定和P2P平台相关规则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基于互联网金融的P2P网络借贷已逐渐发展成为个人和企业融资渠道的重要补充。我国P2P网络借贷经过8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商业模式,但也给监管当局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本文根据我国P2P网络借贷模式中存在的风险,为P2P网络借贷行业制定有针对性的监管方案。  相似文献   

10.
P2P网络借贷是资金的供需双方个体之间通过网络平台作为中介,进而实现资金直接借贷的行为。通过回望国内P2P的发展历程,对P2P平台的各类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互联网金融相关法律体系;建立完善透明的征信机制等相应的监管完善措施,最后对P2P在我国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民间借贷规制模型来分析需求弹性和行政执法成本对规制效率的影响。模型表明:在民间借贷缺乏需求弹性时,由于高昂的禁令规制成本,对政府而言更为合适的手段是将民间借贷采取合法化、并加以征税的规制政策。在我国,除了通过“民间借贷服务中心”等机构创新来实现民间金融规范化以外,更主要地是打破金融机构市场准入高度管控的体制,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使民间金融机构合法化。  相似文献   

12.
普惠金融下小组联保模式与小额信贷机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小组联保模式在我国实施效果不佳,关于小组联保模式的理论研究也过于理想化,普惠金融对我国小额信贷机制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不应该照搬格莱珉银行小组联保模式,应该基于我国实际情况开展小额信贷机制创新,建立一种客户主动还款的信贷机制。  相似文献   

13.
刍议影响我国网络贸易发展的因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落后,缺乏有效的法律规范和社会诚信等因素制约了我国网络贸易的发展。必须加快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步伐和金融电子化的进程,建立和完善配套的政策条件及法律法规,培养引进并合理使用网络计算机及经营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促进我国网络贸易的发展和普及。  相似文献   

14.
战略网络内部相互信任风险与信任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互信任可以减少组织间的交易成本、提高网络运行效率、有效降低网络风险和促进隐含知识的共享。但从信息经济学角度看,战略网络内部存在逆向选择带来的“逆向选择”信任风险和败德行为带来的“败德行为”信任风险。因此,如何认识战略网络内部信用风险,并建立有效的相互信用机制来防范风险,成为战略网络管理的关键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5.
美国次贷危机已演变成为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住房信贷扩张累积了较大风险与个贷危机,次贷危机的冲击将使个人住房贷款者信用风险的集中爆发,也会使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不确定性风险加大等问题完全暴露。我国商业银行必须采取措施,提前防范其对银行体系内个人住房信贷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严格控制个人住房贷款者的信用级别,完善并严厉执行银行体系的内部控制,增强银行自身的流动性,加强金融创新监管,以全面保证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运作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17.
《Business History》2012,54(1):41-58
Recent work on business organisation has shown how a network based upon trade can evolve into a more widely embracing trade and financial network. A growing network may also engender leaders who intermediate to reduce communication costs. This paper provides an historically based variation on such hypothesised network structures by showing that trade and finance can exist together as part of a network from the outset. New Zealand pastoral agent firms recognised from very early on that regular trading transactions between agent and farmer generated trust, reputational effects, and mutual information exchange vital for successful lending and the provision of pastoral services. Agents, and sometimes other functional groups, served as intermediating leaders as the network grew in size and complexity.  相似文献   

18.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实现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增添了翅膀。Internet/Intranet及(c/s)三层结构技术、大型数据库开发技术构成“网络财务”的技术基础,为网络财务管理提供了技术保证。要从内部控制制度和技术两个方面创建网络财务的安全机制,确保网络技术的安全运行,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P2P网络借贷市场成为我国金融领域的重灾区,各类问题层出不穷,不仅损害了投资者利益,而且严重扰乱了我国的金融秩序,深入研究P2P网络借贷市场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P2P网络借贷市场是信息不对称最为严重的市场之一,对借款人信用风险进行识别是P2P网络借贷的关键环节。根据信用风险定价理论,借贷利率应该充分反映违约风险,通过检验借贷利率与违约风险之间的关系可以验证借贷市场信用风险识别机制的有效性。基于“人人贷”平台公开的历史交易数据对P2P网络借贷市场的信用风险识别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借贷利率能部分反映借款人的信用风险,但在相同的利率水平下,其他指标与违约风险也存在显著性关系,表明相同的利率未对应相同的信用风险,平台的信用风险识别机制部分有效。进一步研究表明,在缺乏成熟、易用的个人征信产品的情况下,无论借款人、P2P平台,还是投资者,对信用风险影响因素的判断与实际情况都存在一定的偏差,工作经验丰富的借款人付出了过高的借贷成本,平台在判断收入对信用风险的影响方面出现了偏差,投资者则忽视了借款人学历的价值。建议打破个人征信数据壁垒,丰富个人征信产品,保护居民信用数据安全,以保障借贷市场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银行系统面临的网络金融风险包括:网络金融技术风险、网络金融业务风险、网络金融制度风险,这些风险的产生源自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支持落后、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缺陷、银行监管不力等方面。可通过加大力度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构造全面的计算机系统防御机制、健全银行网络金融系统安全管理体系等措施防范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