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二线品牌     
<正>"二线品牌"这个说法始于80年代的英国,虽然本文介绍的是服装业,但举一反三的企业家们完全可以"拿来"用于其它品牌的运作。美国人一向颇有经济头脑,"二线品牌"这个名词的诞生便是其在时装业的杰作  相似文献   

2.
2004年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王石拿了厚厚一叠纸走上台。"这不是讲稿,只是资料。"他迅速打消了听众的疑虑。 但他的讲话仍与那些资料有关:"从整体上来讲,80年代的企业家应该退出历史舞台了。"年会的主题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天花板",王石把包括自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营企业正处于第—代民营企业家和第二代民营企业家权力交接的关口,一般的民营企业家大多都是家族式企业,在上个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出现了一大批白手起家的第一代企业家,现在,正是家族式企业代际传递的高潮期和震荡期,如果这个权力交替不能正常运行。家族企业的命运堪忧,陷入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相似文献   

4.
创新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创新者与企业革命——2000年的总经理与企业家》一书中断言:从80年代后半期起,就将迎来创新的时代。他说:"我们生活在这样一  相似文献   

5.
读者     
有感《生于80’年代》看到贵刊2006年第5期《生于80’年代》的那一刻,我以为自己眼花了。一个不知道为何方神圣的小男孩,竟然登上了一贯报道成功大企业家的《中国企业家》杂志封面。读罢文章,我突然有一种感觉中,国已经进入一个创业的年代。看看这些出生于80年代的企业家们,他们的创业似乎只是自己爱好的一种延续,不需要高学历,也不管家庭背景,过去创业者所需要的社会资源在他们面前也变得不那么重要,他们要做的就是发挥自己的特长。年轻的互联网经济造就了这  相似文献   

6.
人人都认为大公司不进行创新,也不进行业务创新.人人也都认为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那两个具有高度企业家精神的时代创造的新业务中,占压倒性多数是由独立企业家建立的,而且是他们凭一己之力进行的.  相似文献   

7.
企业史     
人人都认为大公司不进行创新,也不进行业务创新。人人也都认为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那两个具有高度企业家精神的时代创造的新业务中,占压倒性多数是由独立企业家建立的,而且是他们凭一己之力进行的。然而,人人都是错的。  相似文献   

8.
洗脚上田、能人经济、靓女先嫁……上个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国企业界曾经流行的这些新名词,大都是源自于对珠三角企业群落的形容。今天我们回望历史,珠三角的企业家已经历经三代,每一代企业家的形成,都是一次思想解放的过程,都是一次大浪淘沙的过程。我们关注他们,是希望从他们——珠三角企业家们的身上,看到这种脱胎换骨、重新塑造自我的过程,看到这种不断分化与裂变的过程,找到广东民营经济发展的轨迹,从而更好地促进珠三角、整个  相似文献   

9.
从先锋到教练——企业家要有系统思维的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上世纪80年代起,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力度的增大,中国涌现了大量的企业家.全社会都在关注着这些企业家的成长,因为他们是财富的创造者,是辛勤的劳作者,是思维的先锋者.总之,那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冒出来的佼佼者。可他们经营的企业好多都在重复着从无到有、从有到兴、从兴到衰的一个周期。究其原因,大多因为这些企业家缺乏  相似文献   

10.
远江 《经营者》2000,(3):7-8
<正> 近日,湖北有位建树颇丰的私营企业家专门找到我探讨"企业与员工的合作问题",让我感触良多。这位企业家姓彭,拥有个人资产3000余万元,主要经营电源电器,80年代初下的海,事业虽然几经波折,但总的来说还算顺当。可近年来,有件事情却让他深感棘手,那就是"如何在自己培养了人才(尤其是高级人才)之后,能真正加固与他们的长久合作"?观彭总其人,一看便知是久历商海风波之人,具有  相似文献   

11.
看到贵刊2006年第5期《生于80’年代》的那一刻,我以为自己眼花了。一个不知道为何方神圣的小男孩,竟然登上了一贯报道成功大企业家的《中国企业家》杂志封面。  相似文献   

12.
王强 《现代企业》2004,(10):27-27
从上世纪80年代我们的企业追求卓越到90年代的再造活动,再到今天的人才竞争,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企业能否持续繁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它是否有一批数量多、质量高并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才。我们有理由相信,21世纪将转向对企业家精神的培育与创造上来。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企业家身上大都富有传奇色彩,他们白手起家,靠艰苦奋斗、敢闯敢干的精神,在上世纪80年代那个万物生长的年代迅速赚得第一桶金,奠定行业地位。但他们一直与时俱进,保持创新,也感恩时代,回报社会。  相似文献   

14.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同战争年代需要并产生大批英明将帅一样,市场经济时代需要并将产生大批优秀企业家。优秀将帅是战争年代的民族英雄,优秀企业家是建设年代的民族英雄。市场经济呼唤企业家,呼唤经济英雄。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放眼中国与世界,优秀企业必有优秀企业家掌舵,由优秀企业家掌舵的企业必是优秀企业。国外的不说,国内的长虹、海尔、春兰、  相似文献   

15.
<正> 民营企业从80年代初期在我国经济舞台上崛起,生存与发展的历史十分艰辛,在漫漫20年的跋涉与奋斗中,一批极具冒险和竞争意识的企业家由此诞生,一批极具市场活力但同时又"熵"值较高的企业也由此产生。发育中的市场、停滞不前的国有企业以及"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思路,使这样一批企业有着相对宽松和自由的发展空间。也正是在这样一个时期,"巨人"、"飞龙"、"百龙"、"三珠"、"长寿长乐"一个个商业神话在我们的身边发生。但时值今天,经济体制的彻底转型、市场发育走向成熟,竞争不仅较以往升级,而且要求企业家行为更加符合理性。于  相似文献   

16.
熟悉中国企业管理历史的人们都知道,20世纪80年代美国管理学者津津乐道的企业文化,早在半个世纪之前当欧美企业大力推行泰勒科学管理制度时,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家就发现了它的神妙功能. 如宋斐卿创办的东亚公司的"东亚精神",刘国钧经营的大成纺织印染公司的"大成精神",青岛华新纱厂的"华新精神"都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留给我们的企业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7.
随着美国商业环境的不断改变,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企业多样化发展、自我的工作观和企业家精神正在被当今的缩减公司规模、团队建设和全面质量管理所取代.  相似文献   

18.
从1到1000     
链接文章《80后创业者十年:迷失与进化》最初想到要做这期封面是源于之前和宝驾租车创始人李如彬的一次聊天,他无意间谈及,10年前看到《中国企业家》杂志那期《生于80年代》的封面,被李想、戴志康、茅侃侃、高燃的创业精神所感染。十年后,他们已  相似文献   

19.
王义锋 《价值工程》2012,31(20):148-149
本文以当代管理的视角,对上个世纪90年代爱多VCD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进行了重新剖析,从企业家精神、管理创新"、零和"竞争、财务风险和公司治理结构等五个方面提炼出有价值的企业经营之道,以期给当代广大民营企业家以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0.
未来的企业是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全力竞争的企业。一个企业的兴衰,固然与它的科技水平、工艺状况、生产能力、产品档次结构,与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和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密切相关.但是企业家的经营管理行为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决定性因素。从80年代开始,美国的企业家们率先实现了企业管理行为的转变,继而这种风气影响了世界各国的企业家,使国外企业家的管理行为呈现出以下几种特点:一、注重战略管理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的生存与兴旺离不开战略的谋划。本世纪60~70年代美国首创并发展了战略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之后日本的许多企业家步其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