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辛鑫 《商》2014,(10):166-166
近年来,公众越来越多通过媒体的报道关注司法案件。不可否认,在某些案件中,媒体关注司法案件充分发挥了舆论监督的积极效能,有助于司法环节的公开、透明;但与此同时,也对司法案件的审理造成了不小的舆论压力,使得审判结果不得不屈从于“民意”,在法律规定的区间边缘寻求对“民意”的适应。但在另一些案件中,媒体的监督却发挥了消极作用,以“情理”代替“法理”,用“民意”干扰审判,是我国“媒体审判”现象的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2.
在转型期的中国司法领域,公众舆论即民意在维护个人权利、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在司法领域出现了民意审判的现象.这与当前依法治国的主题相矛盾,是对依法治国方略的破坏,且民意易受利害关系人操纵,刑事领域民意审判违背罪刑法定原则.因此,应促使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司法权,推进司法队伍自身建设并探索人民陪审员的制度变革.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公众舆论在维护个体权利,揭露事实真相,表达民情民意,监督司法机关公正执法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也出现了舆论影响司法审判等负面影响。舆论监督是公众表达自由的宪法权利,而审判权独立也同样在宪法中予以规定。舆论自由与司法独立在维护人权和社会公正上具有共同的价值追求,然而两者却存在着张性。司法独立让住于舆论审判并非常态,应当加快相关司法制度的建设和舆论媒体监督的立法。  相似文献   

4.
陈亚男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3):294-295
近年来,公众舆论在维护个体权利,揭露事实真相,表达民情民意,监督司法机关公正执法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也出现了舆论影响司法审判等负面影响。舆论监督是公众表达自由的宪法权利,而审判权独立也同样在宪法中予以规定。舆论自由与司法独立在维护人权和社会公正上具有共同的价值追求,然而两者却存在着张性。司法独立让位于舆论审判并非常态,应当加快相关司法制度的建设和舆论媒体监督的立法。  相似文献   

5.
孙永兴 《中国报业》2012,(24):137-138
目前我国的司法民主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并不理想。作为庭外民主表现形式的涉诉类新媒体事件中的民意表达充分表达了司法民主的实质;涉诉类新媒体事件体现的庭外式司法民主具有较大的实践操作性;涉诉类新媒体事件中的司法民主均发挥了正功能,"媒体审判"的担忧是一个伪命题;涉诉类新媒体事件中的民众参与实现了我国司法民主制度设计的功能要求——个案正义;涉诉类新媒体事件中的民主参与还促进了我国社会的整体正义——法治进步。  相似文献   

6.
黄青松 《现代商业》2012,(33):286-287
长期以来,各级法院均致力于各项业务革新,期望能快速提升司法工作品质,发挥司法效能。当下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崛起,尤其是微博的开通使得万民迎来了"自媒体"时代,舆论自由度空前,民意表达需求旺盛,民众关注公共事件热情高涨。惟无可讳言,司法虽力求革新,却一直赶不上时代的需要,不能满足人民的需求,尤其是司法公信力的低落,是当前司法工作上的最大难题。  相似文献   

7.
曾亚 《商》2013,(8):163-163
重大刑事案件因其媒体和公众关注力高而影响范围宽广,是提升司法公信力应当予以特别关注的重点。重大刑事案件中存在民意凌驾司法、媒体不良引导和案件不公开等损害司法公信力的问题,人民法院应当加强对民意的甄别,保持司法的独立和理性;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与媒体形成互动;利用微博平台进行庭审公开,将裁判文书上网发布,做到司法的公开和透明。  相似文献   

8.
秦思 《消费导刊》2014,(5):213-213
新型媒体的普及与迅猛发展,使人们拥有发表自己看法的自由空间,不仅在获取信息的速度和数量上有了质的提升,并且通过各种渠道发表自己的观点,形成社会共识之后,甚至会造成社会舆论压力。在各种媒体的交互下,普通民众的声音变得巨大。在近几年的司法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新闻报道和社会舆论对司法工作特别是法院审判工作的影响尤为巨大。  相似文献   

9.
贾彦飞  张妍 《商》2013,(9):190-190
在当前中国社会,司法与民意之间的紧张关系已经凸显出来,这无疑极大影响了司法的效果和民众对司法的信仰,本文就司法、民意与公正的关系来论述如何在依法办事,符合程序正义的前提下,使得民意能够通过更加顺畅的通道进入司法场域,并且获得民众更好的评价与考量,增进判决的可接受性和法律秩序的民主价值,试图在职业主义与民主主义的冲突中找到最佳契合点。  相似文献   

10.
在司法实践中,舆论力量可以对司法审判进行有效监督,但是,有时在媒体和网络片面或模糊的报道下,社会舆论很容易偏激地倒向司法审判中的某一方,舆论的压力甚至它的反客为主或多或少的会影响司法独立判案,这会对司法实践的公平正义和法律的公信力产生不良影响。我国应从司法、媒体以及相互关系三个层面入手,既要保障落实舆论监督的理智,司法又要认真听取各媒体正确的意见,而不要屈从与舆论监督,实行真正的司法独立,规避“舆论审判”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社会舆论对于司法的监督本应是促进司法公正之举,但是太多的案例表明媒体的不当介入会使司法偏离公正轨道,大有干涉司法独立之嫌,使得裁判结果更多的体现了民意而非法律。纸媒作为传统传媒方式,在公众中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媒体与司法关系的构建中,纸媒的立场至关重要。我们应使纸媒和司法都保持应有的理性,实现新闻自由和司法公正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2.
民意在监督司法的过程中起到预防腐败、弘扬法治精神等作用。但民意与司法性质不同,民意倾向道德性分析,司法是规则思维;民意有理性与非理性之分,司法是理性的体现。在民意与司法相冲突的地带应注意预防民意对司法的过分、非理性干预,确保司法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3.
王翰举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20):248-249
民意在监督司法的过程中起到预防腐败、弘扬法治精神等作用。但民意与司法性质不同,民意倾向道德性分析,司法是规则思维;民意有理性与非理性之分,司法是理性的体现。在民意与司法相冲突的地带应注意预防民意对司法的过分、非理性干预,确保司法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4.
舆论一经形成所产生的强大社会力量影响着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而媒体的出现催生了舆论的形成和发展.在司法审判领域,舆论产生的监督力量对遏制司法腐败有积极意义,但是舆论的过度关注加上媒体的不规范报道,有时反而会干扰司法公正.司法审判既要尊重舆论监督,又不能迫于舆论压力失去法治的立场;公众和媒体在行使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的权利时,也应该以尊重司法为前提.  相似文献   

15.
合议制度相比独任审判和其他审判模式,具有独特的公正价值、效率价值和民主价值,才致其备受青睐。其公正价值体现在能够会聚众人智慧、知识、能力和经验;协调不同的利益和立场;审判者全体亲自参与审判过程,通过内部牵制和监督预防司法腐败和擅断。效率价值体现在强化司法信任节约司法成本,合理分工提高工作效率,增进司法认同避免缠讼,还可通过合议制与独任制应用范围合理调整实现各得其所。民主价值体现在人数上民众代表优势,信息获取和分享上民主机制,案件处理权的民主模式和意见表达的民意代表性。  相似文献   

16.
《折狱龟鉴》是宋朝郑克编撰的一部关于审判实践和审判理论的一部案例汇编,其中汇集了从汉至宋共计三百九十多个案例,涉及到多种审判手段的运用。这些审判方法的运用体现了古人在侦破案件、辨诬释冤、鞠情谳狱等司法活动中的智慧和才能,具有丰富的内涵和较高的价值。今天深读此书,欣赏其中审判艺术的同时,深刻领会其体现的折狱思路,审判思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从而为现代司法审判提供借鉴,实现古为今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时代,新的信息技术所引发的变革就是全社会对司法审判更加关注,司法审判将面对更多的监督和制约,也必将对司法审判的公正性与独立性产生巨大的影响。网络舆论形成方式较传统媒体和其他网络媒体更为丰富多样,但是这种新媒体模式引发很多负面问题。新媒体舆论作为网络舆论的一种新兴方式对司法审判起着舆论监督的作用。新媒体时代下在肯定网络"微动力"的同时,也不能不提及一些失范甚至违法的现象。那么,如何保持网络舆论对司法审判的积极影响,同时消解消极影响,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通过对热点事件"于欢案"中网络舆论的分析,探讨研究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网络舆论对司法审判的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张婷 《现代商业》2012,(17):288
我国民意对刑事司法活动的影响客观存在。吴英案相对是一种进步,民意的产生和对民意的考量都是建立在相对理性的基础上,推动案件走向理性。用理性化解民意与刑事司法的博弈,主要包括民意产生的理性因素思考和刑事司法中对理性的民意思考。  相似文献   

19.
王青云  张韬 《现代商业》2015,(3):261-262
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体已逐渐成为人们发表言论、宣泄不满的一种手段。这导致"媒体审判"现象愈演愈烈,也是实现司法公正的一巨大隐患。另一方面,司法审判要做到公开、公正离不开媒体监督,但监督要有一个度,如何规范这个度,迫使媒体不越俎代庖,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商》2015,(24)
刑事司法环境包括内环境和外环境。内环境包括刑事司法人员、司法观念、司法体制、司法经费等;外环境主要包括党的领导、媒体、民意、公民法律意识、传统诉讼法律文化等。通过对刑事司法环境的研究,能够充实和发展刑事诉讼法学理论,同时也是对现代法治国家刑事司法发展趋势的一种本质考察,有助于理解我国刑事司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最终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刑事诉讼立法,推进我国的刑事司法改革,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