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系统梳理国内外生态工业园的产生背景与建设模式,并从生态工业园的概念、理论基础、建设的主要内容、运行机制与动力机制、研究方法与评价指标以及生态工业园建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总结国内外学者对生态工业园的研究,最后对我国生态工业园的建设与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生态经济学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全新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1,(2):27-29
本文认为,在新时期,中国生态经济学在理论研究方面应对以下三个问题予以更多的关注,即:生态价值理论、经济贫困和环境恶劣双重约束下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及世界经济一体化对中国生态安全的影响。作者同时也提出了自己对上述三个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新疆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与生态移民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坎儿井生态文化、塔里木生态文化、草原生态文化等新疆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物质基础受到严重破坏及其对生态移民效益产生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生态移民与传统生态文化保持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对《生态移民政策与地方政府实践》一书的评论,以及由此引发的一些思考。文章对这项研究将生态移民放在一个复杂的背景中进行分析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指出,现在面对的移民不同于传统的移民,首先是国家高强度的介入移民,移民不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而是国家规划的结果;其次,国家推动的移民不再是对自然的一个适应过程,而是一个人为的发展过程。在移民的背后所充斥的是有关发展和现代化的单向度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5.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7,(4)
生态文明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文章探讨了生态文明的内涵、理论基础与理论演化,回顾了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及其演变过程,结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抽象和实践探索,从经济发展、人居环境、生态保护等方面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从制定并实施最严格的制度、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完善法律法规、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加强部门集成和协调、创建生态社会文化氛围等方面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若干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6.
国内生态移民研究文献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生态移民现象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生态移民的定义与分类、意义、必要性和可行性、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以及生态移民效果评估等方面,对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评述,并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产品生态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国际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设计是融合经济、环境、管理和生态学等多学科理论的环境管理领域的新概念,是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途径。本文从理论研究、企业实践、政府行为三个层面,概括分析了国际组织、西方发达国家以及中国对产品生态设计理论研究与实践的不同情况;并展望了产品生态设计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农村生态经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村生态经济是由生态农业、清洁的农村工业及环境优美的小城镇有机结合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实现这一模式宜建立“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结构和“公司+基地+农户”的农村经济组织,以县域经济为载体建设好一大批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深加工基地及其营销龙头公司和现代化的小城镇。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合肥市郊区生态林业建设为例,探讨如何建设城郊生态林业,构筑城市生态屏蔽,提高城市大环境绿化水平,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实现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倪瑛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7,(10):407-411
越来越多的事实和证据表明,生态环境恶化所导致的生态贫困已经成为西部地区贫困的区域性特征.本文基于西部地区生态贫困现状,在分析西部地区贫困分布区域和生态环境相互关系的基础之上,剖析了生态贫困的形成机理,最终提出解决西部地区生态贫困的可行方案--生态移民. 相似文献
12.
基于模糊理论的生态移民安置区优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移民既是一个环境保护与改善的过程,也是缓解贫困和促进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生态移民成败的关键在于安置区的科学选择与搬迁移民的生计恢复和发展.生态移民安置区选择不仅需要考虑资源等定量因素,还需要统筹衡量安置地生产习俗、语言、宗教和文化等非定量因素.按照生态移民内涵特点构建生态移民安置区优选指标体系,利用AHP方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模糊一致矩阵法,结合轮台县移民安置工程,对生态移民安置区进行优化选择分析. 相似文献
13.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5,(10)
基于农户可持续生计理论,以内蒙古包头市7个牧区生态移民安置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生计转型背景下牧区生态移民生计困境。研究表明:生态移民呈现出冲击型脆弱性和结构型脆弱性,生态移民面临着较为复杂的生计转型困境,生态移民拥有较低的生计转型适应能力,生态移民具有较低的生计潜力。文章认为,为了促进生态移民在生计转型生计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增强生态移民生计资本积累和培育、提高生态移民生计转型能力、建立和完善生态移民社会安全保护体系、倾听生态移民的声音、合理构建旨在促进生态移民实现顺利转型的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4.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4,(9)
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推动了国内生态移民的研究。针对不同地区移民的社会适应性,众多学者从生产、生活及文化适应角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提高移民适应性的措施。但牧区生态移民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从发展的角度考虑,今后还需要加强对牧区生态移民的跟踪研究、比较研究和拓展研究。对现有牧民适应性的研究进行比较总结,既能较好了解不同地区移民的适应情况,也能为下一步深入研究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三江源区生态移民整合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是源区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人口整体迁移过程.目前,源区迁移牧民正在通过政府规划,进行有秩序的空间转移.然而由于迁移主体是那些长久以来适应游牧散居生活的群体,加之迁入区环境承载能力有限,因此生态移民过程中存在自然、经济、社会等诸多整合问题安置区自然负载增大,甚至可能出现草地进一步退化;在新的生存环境中移民的适应与发展,以及与原住居民之间经济利益协调;原生态文化的保护及发展教育等. 相似文献
16.
关于新疆生态移民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新疆生态移民的特点、生态移民遇到的问题及生态移民工作进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将课题组2009年在青海省三江源地区5个移民村的调查数据和迁出区与迁入区的非移民数据进行对比,运用迁移差别指数对三江源生态移民的特征作了分析。由于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迁移,三江源生态移民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民族结构等方面的选择性不强,但生态移民的家庭规模却呈现普遍小于非移民家庭的特征,另外,生态移民迁移前草场面积和牛羊头数平均低于非移民家庭。这种选择特征不利于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保护三江源生态环境目标的实现。从今后的政策应对上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朱德明 《生态经济(学术版)》1990,(6):36-39,12
水环境是围绕于人类经济发展的河流、湖泊、沼泽、水库、冰川、海洋及地下水等“地表贮水体”的集合,是一个既包括自然生态条件,诸如地貌、水文、气候等,又包括人口状况、科学技术、人类文明等社会经济、技术、文化因素的一个十分广泛的综合体。水环境可区分为“类型”和“区域”的概念。按“类型”可以划分为海洋水环境和陆地水环境,陆地水环境又可分为湖泊、水库、河渠、内塘等水体类型。本文所指的水环境是区域水环境——是性质相近,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和功能的被水覆盖的特定地域范围和地域空间。 相似文献
19.
全国生态经济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中国生态经济学会教育委员会主办、福建农林大学承办的“全国生态经济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于2002年7月28~30日在福州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60余位代表向大会递交了30余篇论文。本次会议认真贯彻江泽民同志在中国社科院和中国人民大学的讲话精神,按照“双百”方针,提出了许多富有创建的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生态城市已成为国际上公认的未来城市发展方向之一,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实践,也引发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从生态城市概念界定入手,回顾与评论国外生态城市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发展历程,简要归纳国外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特点,提出未来国内研究的可能方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