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随着互联网与大数据的发展,我国数字经济融合技术、经济和产业于一体,有力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也为防控疫情、保障经济社会各方面的有效运转提供有力支撑,但在非网民规模巨大的农村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在此次新冠疫情冲击之后,数字经济在促进农村劳动者就业、推动农业农村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农村区域布局,文章主要围绕我国农业农村如何更好地应对疫情对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带来的挑战,以及疫情后农业农村数字经济的加快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展开探讨。方法 运用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与农村农业数字经济相关的文献和数据获得研究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新冠疫情对农业农村的影响。结果 该文在分析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疫情后农业农村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1)农业农村数字经济由增量向增质转变;(2)农业农村数字经济由供给端向需求端转变;(3)农业农村数字经济由单一向多元发展转变;(4)农业农村数字经济由自由分散经营向规范化与规模化转变。结论 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主要建议:(1)保证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基础设施高水平供给;(2)重视物流配送、商流组织等“软”性要素;(3)大力推进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的深度融合;(4)加强农业农村数字经济领域的人才培养;(5)加强农业农村数字经济法律法规建设。农业农村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克服空间障碍,为更多的消费者提供服务,使数字经济成为农村农业升级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准确把握偏远地区特色农产品市场的需求特点和消费规律,对于偏远农村地区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实现乡村振兴意义深远。方法 文章基于2 027位消费者问卷调查数据,建立二元 Logistic模型分析偏远地区特色农产品消费的影响因素。结果 (1)家庭成员结构、职业、收入水平对偏远地区特色农产品购买行为具有显著影响;(2)购买动机、购买渠道、获取农产品供给信息的途径对偏远地区特色农产品购买行为具有显著影响;(3)农贸市场变量与溢价支付意愿呈正向显著关系,线下仍然是消费者选购农产品的主要渠道;(4)种植与营销供给质量对消费者农产品购买行为具有显著影响。结论 该文提出了偏远地区加大绿色和有机特色农产品种植,优化传统农产品市场批发流通网络,不断提升偏远地区特色农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 大陆台商农业投资推动着海峡两岸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理清不同类型台资农业企业的发展状况,对两岸农业合作的深入及经济融合的推进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 文章利用Python挖掘和清洗相关企业查询网站的大陆台资企业数据,综合运用最近邻指数、Ripley''s K 函数、核密度和热点分析等方法对比分析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20年大陆台资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在位企业的空间布局及其演化特征,并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探讨其区位选择影响机制。结果 (1)大陆台资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企业在空间分布上呈多中心群团式集聚,集聚规模和集聚强度随时间推移变化明显。(2)两种类型企业在空间演化过程存在明显差异,台资农业企业在空间演化上呈点源扩散模式,热点区域主要位于海峡西岸经济区、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海南和山东半岛。(3)台资农产品加工业企业呈爆发式扩张模式,在完成空间布局后进入稳定状态,热点区域主要位于海峡西岸经济区、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4)负二项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大陆台资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企业区位选择都长期受到农业自然资源禀赋、集聚因素、政策与文化因素的正向影响,两者空间布局与空间演化的差异缘于对耕地资源和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的不同响应。结论 政府应结合地方资源优势,在制度政策制定、产业集聚效应发挥、地方市场开拓和产业融合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推动台资涉农企业与地方经济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是一个注重精神消费的“心经济”时代.由于农产品的同质性较高,中国大多数农产品仍处于“有名品,无名牌”的窘境中,农产品品牌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在“心经济”时代,农产品品牌定位要指向消费者心理需求,要通过文化创意塑造农产品品牌个性形象,农产品应采取文化营销、体验营销、情感营销等多样化营销方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江西省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整合调研数据,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EM),实证分析了政府行为、企业内外部环境与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整合绩效之间的影响机制与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行为中总体规划、服务指导对于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整合绩效有显著正向作用,并且对于优化企业内外部环境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监督规范对企业内外部环境有显著负向影响,但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整合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此外,企业内外部环境对于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整合绩效的正向影响假设得到了验证,并且在总体规划、服务指导、营销推广与品牌整合绩效之间起着中介作用;营销推广则通过企业内外部环境间接作用于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整合绩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推进农业有机肥施用代替部分化学化肥,对于减少农业污染,实现黄河流域生态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文章基于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1 490户农户微观数据,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了以技术推广强度为调节变量,生态认知为中介变量,政府管制对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的影响。结果 (1)政府管制对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影响正向显著;(2)生态认知在政府管制对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3)技术推广强度在生态认知影响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的过程中存在负向调节作用。结论 (1)政府管制应当继续加强,监管机制与管制措施要恰当完善;(2)继续加强提高农户生态保护意识,不断提升农户对生态污染造成的不良后果的认知水平;(3)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优化技术推广方式,有针对性的调整技术推广强度。  相似文献   

7.
首先对乌龙茶消费者体验、消费者满意、转换成本、品牌忠诚进行定义,构建了乌龙茶消费者品牌忠诚形成机理的概念模型,并运用福州乌龙茶消费者的问卷调查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乌龙茶消费者体验对消费者满意和转换成本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乌龙茶消费者满意和转换成本都对其品牌忠诚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风险认知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以及社会信任在两者中的调节作用,探究风险认知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作用机制,引导农户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提高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方法 文章基于江苏省扬州市418户农户调查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测度风险认知和社会信任等变量,并运用Logit模型对提出的理论假说进行实证检验。结果 (1)实证结果表明,风险认知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有负向影响,而社会信任则有正向影响。(2)具体来看,风险认知对高社会信任农户和低社会信任农户宅基地退出的意愿均有负向影响,社会信任能缓解风险认知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不利影响,人际信任和制度信任都有助于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提升;区分在城镇有无住房农户进行异质性分析,也验证了上述研究结论。(3)控制变量中,户主年龄和房屋居住年限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家庭承包地面积和距离县城距离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结论 为进一步推动农户宅基地有序退出,应该完善农户宅基地退出后各项保障政策,改善和提升农户社会信任水平以及构建差别化宅基地退出机制和政策。  相似文献   

9.
目的 文章基于农户施药的视角,探讨新兴金融业态——数字金融能否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影响机制。方法 以中国土地经济调查(CLES)数据为样本,利用IV-Probit模型,在检验数字金融信息效应的基础上,分析数字金融对农户绿色施药的作用效果及机制,并通过分样本回归的方法进行异质性分析。结果 (1)数字金融发展促进农户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2)机制检验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对农户发挥显著的信息效应,提升了农户信息可得性,进而促进农户绿色施药。(3)数字金融发展对农户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促进作用在接受过农业技能培训、金融素养高的群体中更明显,在环境规制强的地区,数字金融对当地农户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促进作用也更强。结论 未来应进一步推动数字金融发展,同时提高农户农业生产技能水平与金融素养,地方政府应强化环境规制,充分发挥自身对农业绿色生产的外部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三江平原井灌稻区农户休耕意愿的影响因素。方法 文章基于332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多分类有序Logit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农户休耕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 (1)中青年农户比老年农户休耕意愿更强;家庭劳动力人数与休耕意愿呈反向变化,家庭年收入、非农收入占比、家中是否有村干部与休耕意愿有显著正向关系;耕地受灾情况、是否曾参与过休耕、对休耕补贴金额和休耕年限的满意程度与休耕意愿呈显著正相关。家庭劳动力及个人精力不足、休耕养地作用认知、非农就业机会少是农户参与休耕的重要原因。(2)农户休耕意愿主要受到对休耕效益的认知以及外界压力的正向影响,且在休耕认知感知和休耕行为响应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农户对政策的理解对休耕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农户对休耕效益的认知、外界影响力和对休耕办理流程的感知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结论 农户个人及家庭特征、耕地特征、政策因素对农户休耕意愿存在显著影响。农户休耕行为遵循“认知判断-意向选择-行为响应”路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农业品牌化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标志。数字化标识在推动农产品品牌建设等方面提供了数字信息与技术支撑,但对于二者之间的协同仍缺乏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文章通过文献梳理、对比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明确绿色农产品数字化标识与品牌战略的概念,分析我国绿色农产品数字化标识与品牌战略发展过程中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我国绿色农产品数字化标识与品牌战略协同对策。[结果](1)明确了绿色农产品数字化标识与品牌战略的内涵、外延和协同关联;以协同理论为基础,提出了绿色农产品数字化标识与品牌战略的协同思路和机制;指出绿色农产品数字化标识提升农业品牌战略和价值,农业品牌战略促进绿色农产品数字化标识创新升级。(2)我国绿色农产品数字化标识与品牌战略协同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农业标准体系不够健全完善、结构不尽合理、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和认证管理制度不规范等问题。[结论]加强环境建设、可追溯系统平台标准体系和技术建设、自主创新研发应用、品牌宣传营销、试点工作等,可促进绿色农产品数字化与品牌战略协同。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农产品品牌发展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概括性总结"以特色作物为主导、以龙头企业来带动"的区域农产品品牌发展模式,同时以该区赤峰市元宝山区为例进行农产品品牌发展模式的实证分析,包括推行商标战略、助力农产品加工企业品牌战略、品牌宣传、品牌管理等4个方面。以内蒙古自治区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聚为切入点,以区位商系数分析产业集聚水平,得出内蒙古自治区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聚水平近年来呈总体下降趋势。最后从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聚视角进行内蒙古自治区农产品品牌运行机制构建,从发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发挥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加强农产品加工市场环境建设等3个方面展开。通过地区农产品品牌发展模式与运行机制的分析研究,为研究区域未来农产品品牌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思路,最终实现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的高效与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林业企业品牌资产价值增值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企业的竞争不仅包括产品和服务的竞争,更重要的是无形资产的竞争,尤其是品牌资产的竞争。文章在深入分析我国林业企业品牌资产价值偏低的原因的基础上,进行了提高我国林业企业品牌资产价值增值的策略设计。提出应注重被消费者认同的企业文化和品牌文化构建与传播,充分利用技术市场和资本市场,实现一体化集团式经营,提高林业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4.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从企业行为角度(即企业的管理制度、组织协调和营销活动3个方面)对地理标志林产品品牌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制度、组织协调、营销活动等企业行为与提升地理标志林产品品牌竞争力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就中介作用而言,品牌传播力在组织协调与品牌竞争力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而管理制度、营销活动与品牌竞争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因此,针对企业层面提出企业应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制度、重点管理地理标志林产品的质量、充分发挥企业组织的协调功能、及时优化企业林产品市场营销策划、积累地理标志林产品品牌传播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涛 《现代食品》2022,(4):39-41,45
淮扬菜作为中国四大菜系之一,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有着"东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的美誉.然而,在当今以直播带货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传播热潮下,淮扬菜的营销现状、企业规模及品牌建设发展相对滞后.本文通过文献调研,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淮扬菜的品牌建设现状,并通过针对李佳琦直播带货策略的案例分析,研究了新媒体时代网红直播带货模式对...  相似文献   

16.
在农产品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品牌快速劣化、产品质量分化、区域品牌利用不充分、政府监管不力、企业道德水平较低和品牌认知度不高等问题,为此,应加强监督力度、发挥行业协会的引领作用、打造农业产业集群、加强企业道德建设、培育龙头企业品牌、加强品牌宣传力度,从而使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能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品牌是能给拥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最宝贵的无形资产.近年来,山东渔业经济呈现良好态势,水产品总产量连续增长,但根据作者对烟台、威海、青岛、济宁、东营五个城市渔业品牌建设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山东省渔业企业在品牌战略实施中却存在诸多问题:缺乏品牌意识、水产品同质化严重、未能科学实施品牌战略、生产经营主体分散、市场竞争不规范等.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探讨通过企业、政府以及行业协会的相互配合和共同努力推动渔业品牌战略的实施,促进渔业的长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参考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基于消费者视角的茶叶企业品牌资产的概念模型,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情况下,得出茶叶企业品牌资产由品牌知晓度、品牌形象、感知质量和品牌忠诚度4个维度构成,非货币性销售促进方式对茶叶企业品牌资产的建立更有利。品牌资产是茶叶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企业应加强这四个维度的建设管理,并在营销活动中开发和应用更多的非货币性销售促进工具,从而茶叶企业才能在日益残酷的竞争环境中占有优势。  相似文献   

19.
为充分利用供销合作社网络完善武汉市农产品流通供应链体系,文章对供销合作总社近10年来的销售业绩进行提取分析,结果表明:供销社是流通领域中符合体制内运作的重要组织,在农产品流通领域中是解决"买难"、"卖难"的可行性方案,是符合农民利益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路径;创建以供销合作社为核心的农产品交易体系,必将对武汉市的农产品流通具有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供销合作社所占有的市场份额所形成的品牌效应将对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完善有着直接的正向促进作用。以供销合作社作为研究视角,并提出基于武汉市供销合作社的农产品流通系统需要从建立农产品加工生产专用服务体系、加快供销合作社的农产品流通速度以及合理开发农产品流通电商营销渠道等3个方面入手,减少不必要的生产销售环节的同时,加强各供销合作社的合作规模,以切实建立起便利惠民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实现再生产环节中农户经济权益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20.
陕西省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竞争力提升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产品需求总量与消费结构均推动着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农业现代化、特色化及区域化发展,反过来又催生农产品区域品牌。陕西作为我国传统的农业大省,农业生态资源丰富,区域品牌建设发展势头良好,但是总体来看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差距,仍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鉴于此,文章在分析陕西省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现状的基础上,从区域因素、品牌因素、产业因素及支持因素等4个方面阐述农产品区域品牌竞争力静态构成要素,并基于上述4个静态要素,从16个具体要素来构建陕西省农产品区域品牌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同时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测算出陕西省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竞争力综合得分及从各主准则层权重、主准则层得分及分准则层得分等3个方面判断影响陕西农产品区域品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并提出积极落实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战略、有效构筑农产品区域品牌伞、加大政府对农产品品牌调控与扶持力度等提升陕西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竞争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