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会计委派制就是各级会计管理部门直接将会计委派到企业进行会计核算、监督和财务管理。其主要目的是改善会计人员依法进行核算和监督的外部环境,使之不依附于本单位,独立地行使权力,避免因人为因素而产生的会计信息失真等情况。  相似文献   

2.
<会计法>赋予了会计监督在经济业务活动中具有决策性的重要地位.但会计人员执法环境相对较差,会计信息失真,制约了会计监督职能的发挥,从而导致企事业单位会计基础管理工作和内部控制制度薄弱.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竞争体制迫切需要一个纯洁、高效的会计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3.
会计信息失真,既与会计自身的特点、会计反映对象的内容和会计政策的制定执行有关,也受法人代表职责权利关系、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和社会对会计约束力所影响.根除会计信息失真的有效途径在于完善会计法规体系,加大会计信息的双重监督,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严格检查、监督会计违规行为.  相似文献   

4.
《会计法》赋予了会计人员一定的监督权,这也使得会计监督成为了现代企业以及其他类型监督中的一种有效监督手段,通过研究可以发现,现代企业中,特别是中小企业,会计监督在地位上较为尴尬,其监督职能的发挥也并不充分。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成熟,强化会计监督的环境下,会计监督职能不断弱化这一问题也变得格外凸显。本文将对强化会计监督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在分析会计监督弱化原因的基础上就如何强化会计监督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会计信息失真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采用多种对策进行综合治理:依法治假;抓原始凭证;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和会计管理制度;强化会计监督;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6.
会计监督是通过立法赋予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可以正当行使的职权,也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中最直接最主要的监督手段。它的对象是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过程及其引起的资金运动,具有综合性、全面性、连续性,它的依据是特定主体制定的各种合法制度,最终目的是提高特定主体的工作效益。  相似文献   

7.
章分析了我国会计人员被赋予“双重责任”的历史原因,对我国现存的会计监督机制提出了质疑,尤其对“总会计师”的设置及其职责提出疑问。进而通过对目前几种会计监督改革举措的比较,得出结论:财务总监制是一种合理的、有力的、适用性广、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会计监督体制。  相似文献   

8.
今年七月一日起实施的新《会计法》,在内容、结构、监督机制方面都更加趋于完善。贯彻执行新《会计法》对于规范会计行为,强化会计监督等具有深刻的意久。本作认为,学习《会计法》关键在落实,会计人员应以之为准绳,依法履行会计责职,保证会计工作有序,规范地进行。  相似文献   

9.
会计人员的法律责任即为会计人员违反《会计法》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是对违法的会计人员的制裁。我国会计市场之所以会计信息失真,假账、假报表泛滥,其根本原因是原《会计法》对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的违法行为没有明确其法律责任,没有规定可强制实施的惩罚措施。为此,新修订的《会计法》专门增加法律责任这一章,其针对性较强。从法律规定和现实情况看,会计人员违反财务会计法规,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主要有三个方面: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下面从违法行为和法律后果两个方面分别阐述。一、违反会计制度规定的法律责任根据新《会计法》第42条的规定,会计人员违反会计制度规定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违法行为包括:①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②私设会计账簿;③未按照规定填制、取得原始凭证或者填制、取得的原始凭证不符合规定;④以未经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登记会计账簿或者登记的会计账簿不符合规定;⑤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⑥向不同的会计资料使用者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编制依据不一致;⑦未按规定使用会计记录文字或者记账本位币;⑧未按规定保管会计资料,致使会计资料毁损、灭失;⑨未按规定建立并实施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或者拒绝依法实施的监督,或者不如实提供有关会计资料及有关情...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一些地方和企业会计工作秩序混乱,做假帐、账外账等问题十分突出,致使会计信息失真日益严重.不少单位负责人为谋取私利或团体利益,暗示、指使、强迫会计人员改会计数据,部分会计人员在不情愿的状况下,放弃职守、知情作弊,以身试法.针对这一严峻形势,新颁布的<会计法>强化了会计活动的制约和监督,特别规定了单位负责人的会计法律责任,加大了会计违法犯罪行为的处罚力度.所以违法违纪的会计行为应由单位负责人负主要会计法律责任,这是依法整治会计秩序,提高会计信息的重要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1.
论单位负责人的会计法律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一些地方和企业会计工作秩序混乱,做假帐、账外账等问题十分突出,致使会计信息失真日益严重。不少单位负责人为谋取私利或团体利益,暗示、指使、强迫会计人员改会计数据,部分会计人员在不情愿的状况下,放弃职守、知情作弊,以身试法。针对这一严峻形势,新颁布的《会计法》强化了会计活动的制约和监督,特别规定了单位负责人的会计法律责任,加大了会计违法犯罪行为的处罚力度。所以违法违纪的会计行为应由单位负责人负主要会计法律责任,这是依法整治会计秩序,提高会计信息的重要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2.
会计委派制是针对会计监督薄弱,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采取的一项会计管理制度改革措施。会计委派制作为强化会计监督,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会计人员管理的重要制度,对我国会计监督机制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完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自主办学是<高等教育法>赋予高校依法享有的实施教育活动的资格和权利,而实行民主管理和监督是高校依法自主办学的保障.经验证明,建设好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对于切实加强高校的民主管理与监督,促进学校改革与建设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会计监督是会计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会计管理中会计人员既是监督者,也会受到监督,这样才能确保会计工作的效率。当前强化会计监督体系的重要工作是法律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并能针对目前社会形势,有目的的完善会计工作内、外环境,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确保会计监督的合法、合理、有效,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不顺导致会计监督弱化的问题,理论界对此提出了改革现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诸多设想,其中最主要的观点和做法就是会计人员委派制。即由政府成立会计局,对企业会计人员实行统一委派、考核、调遣、奖惩,任免和管理。通过对会计人员的直接管理,可以整顿和规范会计工作秩序,加强会计监督,维护财经纪律,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相似文献   

16.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会计实施监督的权利是客观存在的,在企事业单位中会计监督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一个企业的会计监督是否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应依据具体的标准来加以评价。本文欲明晰会计监督与会计监督权利中的几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7.
单位领导人法制观念淡薄、会计人员素质较低、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外部监督不力、法律不健全等原因造成会计信息失真。治理的对策是完善会计管理体制、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外部监督、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加强会计法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8.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在从事会计工作时,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是社会诚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会计诚信建设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分析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和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并提出了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具体措施,健全和完善会计管理制度、强化会计监督、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会计信息虚假问题令众人困惑,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不少同志认为会计监督乏力是最为关键的原因,而会计监督不力又被认为是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不适。1998年1月中纪委二次会议提出,“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在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进行会计委派制度试点。...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现行会计管理体制下,会计人员作为单位雇员,总处于职业标准与管理层旨意的两难选择中,也就产生了会计监督失控、会计人员合法权益得不保障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完善会计管理体制、优化从业环境、增加劳动仲裁程序,以维护会计人员合法权益,促进现行《会计法》的不断完善和会计事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