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生产领域考察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城乡关系、工农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具体转化为农村经济内部农业和乡镇工业之间的关系以及城市工业与乡镇工业之间的关系。现在,面对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表现出的不稳定性,对于正确处理农业与乡镇工业之间的关系,人  相似文献   

2.
一、城乡工业协调发展的含义和目标 这个问题应该是城乡工业协调发展研究的一个基准点,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然而,目前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尚处起步阶段,理论深度还很不够。初步的认识是: 所谓城乡工业协调发展,是指同一工业系统内,城乡两个部分各种要素的互相渗透、互  相似文献   

3.
分析目前山西城乡居民收入的现状;工业反哺农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工业反哺农业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城乡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一个农村工业化、城乡融合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的雏形正在形成。大力促进城乡工业的协调发展,是进一步促进这一雏形的成长发育和日趋完善的关键。本文试就协调发展城乡工业的问题,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5.
本文不仅提出北京城乡关系协调发展的主要目标,同时提出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在此基础上,分析实现目标的可能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6.
由城乡分割走向城乡协调发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前中国的人均GDP按汇率计算,已达到1000美元。按购买力计算大约为3000—4000美元。农业与非农产业的产值结构大约为15:85,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就业结构大约为50:50,城镇化水平为40%。众多学者综合上述四项指标认为。目前中国已进入了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未来二十年。如果发展战略和政策选择得当。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将为解决中国“三农”问题提供难得的机遇;如果继续将农民排斥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之外。中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化和尖锐化,也使解决“三农”问题的难度陡然增大。  相似文献   

7.
苏南地区以乡镇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为标志,在城乡间不断进行资源的重新分配,逐步形成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和商品双向流动的新格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开始汇合后,苏南又获得了发展城乡企业联合的新的历史机缘。苏南经济生活的实践,向我们展现出这样一种前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只要我们坚持从国情出发,大胆进行探索,就有可能创造出能满足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需要的城乡一体化模式来。  相似文献   

8.
城乡协调发展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公平的问题,而这个目标的实现,通过市场是无法实现的,需要政府的介入,运用财政政策加以实现。因为市场是以效率为原则进行资源配置的,而不考虑公平问题,分配不公是市场机制无法避免和解决的。而财政则可以通过  相似文献   

9.
10.
城乡协调发展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公平的问题,而这个目标的实现,通过市场是无法实现的,需要政府的介入,运用财政政策加以实现。因为市场是以效率为原则进行资源配置的,而不考虑公平问题,分配不公是市场机制无法避免和解决的。而财政则可以通过收入政策、支出政策等工具实现收入的再分配,以达到社会公平,提高社会满意度,促进社会福利的增加。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是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公平为代价的,城乡差距是其产物之一。我国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表现在:1、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拉大。1978年一个城市市…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社会经济管理体制最具特色的就是城乡分割的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城乡分割体制有三个根本的特征:第一,工农业产品不能够自由的交易;第二,各种生产要素,尤其是劳动力不能够自由的流动;第三,城乡居民在各种发展机会面前机会不均等。应该说,我们经过二十几年的改革开放,城  相似文献   

12.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统筹城乡发展,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城乡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和重要内容。必须通过统筹工业与农业、城市工业与农村工业以及城乡服务业的发展,实现城乡产业的相互促进、良性循环,进而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14.
浅谈促进城乡旅游协调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休闲农业是农业功能的延伸,发展休闲农业能在旅游、教育、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促进农民旅游需求的实现和消费能力的提高,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级基层政权,小城真处在国家政权体系的末梢,权力小、责任大、能力弱。从1998年起,以“撤并乡镇、精简机构、分流人员”为主要标志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开始起步,但究竟应该如何继续推进,还存在许多争议。小城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障碍性因素很多,但最根本的是政府职能错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受区域条件和城乡二元体制的制约,黄土丘陵沟壑区城乡发展滞后。新时期,亟待厘清区域城乡关系现状,为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 文章以黄土丘陵沟壑区57个区县为研究对象,分别构建县域城镇化和乡村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模型探讨2000—2015年区域城乡发展的协调状况,结合相关分析探析“城”和“乡”对城乡协调发展的影响。结果 (1)区域城乡发展失衡,“城进村衰”问题加重。乡村人口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资源系统虽略有发展,但环境系统有一定程度衰退,而城镇化水平在各方面均取得较大发展。(2)区域城乡互动关系已趋稳定,城乡耦合模式以“中—中—高”、“中—低—高”为主。城乡发展协调水平总体较低,以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为主。2000—2015年,区域城乡发展协调度空间差异明显缩小。(3)城镇化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起主导作用,而乡村的作用较弱。结论 乡村发展滞后是制约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原因,发挥乡村资源优势、加强乡村环境治理、激发乡村内生动力将有助于提高乡村发展水平、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该研究有助于理解区域城乡关系现状,为区域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深化农村职教体制改革,完善政策制度,发挥职教集团作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职业教育的发展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要像抓项目建设一样抓职业学校的建设。政府及各部门要制定优惠政策,想方设法解决农村职业学校面临的办学经费紧张、实习条件简陋、专业教师不足、学生就业渠道不畅等实际困难,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支持职业教育,努力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8.
河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主要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和相对差距都在扩大,造成差距扩大的原因中,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滞后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是根本原因,要消除城乡差距,最关键的是采取多种措施增加农民收入,以此为突破口推动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内涵和动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乡统筹发展的内涵包括:城乡制度统筹、城乡经济发展要素统筹和城乡制度统筹。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动力因素主要表现为三种模式:自上而下型、自下而上型和自上自下混合型。  相似文献   

20.
城市工业有组织、有步骤地向乡村扩散,与乡镇企业结合,可以逐步形成城乡之间有分工的、多层次的产业结构,这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的城乡关系,缩小三大差别的重要措施。新华内燃机厂将部分零部件有步骤地向双碑村扩散,使生产力要素在更大范围内流动和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生产力,对整个社会有利,扩散双方也得到了实惠。城市企业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都应该走产品扩散的路子,逐步形成城乡经济同步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