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英国电信业资费管制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开放电信市场的国家。经过15年,从完全垄断逐步走向完全开放的电信市场。英国电信业改革的历程和我国的情况十分类似(详见附表),经历了寡头垄断时期、双寡头垄断时期,然后逐步开放。虽然英国所处的环境与我国有很大差别,对其做法不能照搬,但至少能为我国电信业的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本文将着重介绍英国在不同时期对资费和互联使用费的管制方法,并对我国的电信资费管制提几点建议。资费管制方法——零售价格管制模型RPI-X1984年,英国进入BT和新兴运营商Mercury通信公司七年双寡头垄断时期。政府对BT电信…  相似文献   

2.
2000年,为适应电信监管的需要,国务院制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对电信市场和电信监管法律关系进行规范和调整。《电信条例》的出台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电信事业的发展。但同时,由于《电信条例》是一部行政法规,同法律相比,它的效力等级相对较低,对违法行为的处理力度也较  相似文献   

3.
2006年,发展仍然是我国电信业的主旋律,也就是扩大电信市场、创新电信业务。2006年又是“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业界当然希望电信业打好开局之战。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电信 业改革的脚步也日益加快,电信管制改革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因为电信业作为一个具有自然垄断性的产业,从一开始就是在严格管制下发展的,因此,电信管制的改革对整个电信业的发展起着里程碑式的作用。然而,尽管我国电信改革已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在电信管制特别是资费管制方面,与当前世界电信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电信业的快速发展。世界电信资费管制的发展不同的市场结构其价格形成机制也不同,世界电信业在它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市场结构,对…  相似文献   

5.
经国务院批准,邮政资费从今年7月31日起进行了调整,从而结束了邮政资费四十年不变的局面,这是邮政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对邮政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邮政资费的调整势在必行(一)邮政产品是商品,必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邮政部门为社会提供的产品是邮政信息的空间位移,这种根据邮件委托人(用户)需要而进行的  相似文献   

6.
2005年10月份的资费管理方式改革成为当年电信监管中一个令人瞩目的事件。从2005年10月1日开始, 我国四项基础电信业务(国际及港澳台长途、国内长途、移动漫游费、本地区间通话费)将由原来的政府定价改为上限管制,上限标准为目前现行的价格。  相似文献   

7.
2005年10月份的资费管理方式改革成为当年电信监管中一个令人瞩目的事件。从2005年10月1日开始,我国四项基础电信业务(国际及港澳台长途、国内长途、移动漫游费、本地区间通话费)将由原来的政府定价改为上限管制,上限标准为目前现行的价格。  相似文献   

8.
以1994年中国联通成立为基点,政府资费管制政策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9.
印度位于南亚大陆,其面积为338万平方公里,人口达 10亿。1998/1999财政年度,印度GDP增长率为6%,达到4684亿美元。迄今为止,印度已经将许多国有部门向私营部门开放,其电信业已经实现自由化。 电信业改革和管制的历程 1985年,印度邮政和电报部门分成电信部(DoT)和邮政部,DoT是国家电信运营商、电信管制部门和电信许可证颁发者。由于DoT在电信业务提供方面效率差,1987年成立一家电信运营公司MTNL,开始在孟买和德里提供基本固定电信业务。MTNL是印度政府和DoT全资拥有的公司,…  相似文献   

10.
《邮电经济》2009,(1):9-11
由上海市通信管理局、上海邮电经济研究会和上海市电信用户委联合举办的上海市电信业固网资费专家研讨会,2008年11月28日在上海青松城举行。本次研讨会是上海电信资费系列研讨会的一个专场,  相似文献   

11.
我国电信产业发展经历了由垄断到竞争、由管制到放松管制等几个发展过程,电信资费结构的改革和资费标准的调整也关系到国计民生。一直以来,电信资费调整与监管都是各种媒体追捧的热点,也是街头巷尾议论最多的话题,但在这方面的全面总结和深入研究却为数不多。事实上,对资费发展变革的总结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回顾历史目的是更好地面对未来,从电信资费变化能够更加深入分析我国电信管制的历史沿革。面临当前风起云涌的全球信息化浪潮,中国的电信资费监管趋向应成为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电信管制--建立面向ICT融合的管制框架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电信行业经历了深刻的变革,这些变革向电信行业的管制提出了新的挑战.20世纪70年代以前全球电信业的职能几乎都属于国家或垄断企业所有,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以美国拆分AT&T为起点,很多国家通过自由化或私有化剥离出电信企业的运营职能,并加大了在电信行业引入竞争的力度.进入2000年之后,计算机技术和电信、广播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融合(信息通信技术,ICT)推动了诸如互联网、IP电话、有线电视等新兴业务的融合.国际电联亚太区高级顾问金恩珠博士认为电信管制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顺应ICT融合的趋势,建立适应这些融合的技术和业务需要的管制框架.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电信业》2001,(10):12-18
编者按新世纪刚一开局,全球电信业就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震荡.阴云密布全球通信业:运营业效益下滑、制造业股值下跌、世界电信巨头纷纷裁员.短短半年多时间,曾经高歌猛进业绩不凡的通信业一下子步入低谷,甚至有国外咨询公司还悲观地预言,未来8~12个月内阴云难散.全球电信业怎么了?为适应新变化,世界电信业巨头们都在忙什么?各国通信业改革进程怎样?通信业管制趋势如何?中国通信业改革管理之路该怎么走?世界在问,中国在问,我们也在观察,我们也在研究.本刊记者日前采访了多位业内外专家、官员,组织了多次内部业务研讨会,分析了大量中英文最新资料,对世纪之初全球电信业走向和管制趋势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特刊发于此,愿与读者分享我们的新发现、新认识和新观点.  相似文献   

14.
按照国务院批复精神,信息产业部自1999年3月1日起正式对部分邮政、电信资费进行调整。调整范围包括降低因特网资费、降低初装费和入网费指导性标准、规范本地网电话资费、降低长途电话附加费、降低国内出租电路资费、降低国际及港澳台电话资费和适当提高部分邮政业...  相似文献   

15.
16.
世界电信业务资费调整趋势电信资费的再平衡趋势国际电信联盟(ITU)对"资费再平衡"是这样解释的:资费再平衡是指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发达国家众多运营者为参与竞争而发起的,对各种业务的零售价格进行重新调整,使之更符合业务提供成本的过程。……国际和长途电话价格下降,而原先受到补贴的各种业务价格提高。对于消费者来说,共结果通常是国际和长途电话费变下降,而月租费或接入费上涨,市话通话费高了,还有可能缩小市话服务区范围,使一部分通话被纳入收费高的业务范围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欧美发达国家开始,世界范围内电信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成为席卷全球的潮流。在此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一、邮电通信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邮电通信是社会的基础结构,是人们从事社会生产和社会活动不可缺少的工具,与国计民生的关系极为密切。在我国,通信被称为“千里眼,顺风耳”和“神经系统”,是国民经济的“先行官”。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紧密结合,人们对通信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至整个人类生活中所起的巨大作用,认识得越来越清楚。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把邮电通信列为发展国民经济战略重点之一。邮电通信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在于它具有特殊的效用,它能通过四通八达的通信网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各方面提供优质高效的通信服务,并能超地区和国家的界限,为人们的政治、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电信业原有管制的无效性 1.独立管制机构尚未形成中国目前电信管制机构分中央和地方两级。中央级的管制机构是电信管理局,它是隶属于信息产业部的行政管理机构。信息产业部的管制职能同样不是独立的。国务院促成联通的成立;发改委一声令下四大电信运营商头号人物互换。地方的管制机构是各地的通信管理局,它们也都是政府机构。真正独立于政府与企业的管制机构并不存在。但独立的管制机构很重要,在中国这  相似文献   

19.
经琴  许可 《当代通信》2006,13(1):93-94
中国目前电信管制机构分中央和地方两级。中央级的管制机构是电信管理局,它是隶属于信息产业部的行政管理机构。信息产业部的管制职能同样不是独立的。国务院促成联通的成立,发改委一声令下四大电信运营商头号人物互换。地方的管制机构是各地的通信管理局,它们也都是政府机构。真正独立于政府与企业的管制机构并不存在。但独立的管制机构很重要,在中国这样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20.
我国电信业对外开放势在必行众所周知,电信业不仅是信息产 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其它信息产业部门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近些年来,随着电信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电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一方面使电信业呈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势头,电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地位日益重要。另一方面使电信业与其它行业之间相互渗透和融合,特别是因特网和电子商务的产生和发展,使电信业日益成为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决定性因素。与此同时,随着冷战的结束,各国的注意力正从军事对抗转向经济建设上来。经济全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