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灵石静升古镇,是2003年11月国家公布的第一批全国历史化名镇之一。也是山西省作为北方地区当时唯一获此殊荣的古镇。盛名之下,一个古镇保护与开发的新课题摆在了我们面前,并且成为目前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焦点。笔认为,静升古镇的保护与开发势在必行,就古镇物旅游资源本身的含金量而言。不仅具有可开发的远大前景,而且对推动县域旅游和服务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双轮驱动背景下,城郊乡镇成为重要的发展转型和空间重构地带。本研究以成都市郊区安仁古镇为例,采用行动者网络理论,探讨了安仁“世界文博小镇”的空间重构过程与机制。结果表明:(1)安仁古镇的行动者包括当地政府、旅游开发公司、艺术建筑设计师和居民等人类行动者,以及文物藏品、博物馆群落、乡村景观等非人类行动者。安仁古镇行动者网络发展经历了权力资本主导、文化资本主导、经济资本主导3个发展阶段。(2)在长期异质性行动者网络的建构中,安仁古镇不断采用文化征召、教育征召、品牌联动、艺术征召等多样化的征召(被征召)与动员的方式,推动安仁古镇动态化行动者网络结构的形成。(3)安仁古镇空间重构主要表现出消费空间品质化、生态空间人文美学化以及生产空间多功能化等特征。古镇在保育乡土空间的同时重构乡村景观,与古镇建成区形成密不可分的“城镇-乡村”美学生态圈。  相似文献   

3.
文物是人类历史留给后人的痕迹,是极具历史意义与艺术气息的,文物藏品经历的年代比较长,容易受到人为与环境因素而遭到损坏,很多文物一旦受到损坏,就很难修复,也不可再生,因此,文物藏品的保护与保养是具有非凡意义的。本文主要对文物管理工作中藏品的保护与保养工作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4.
青石板上慢生活,幽幽小巷故事多。在孤寂中等待了千年的恩阳古镇,终于赶上了旅游开发的浪潮。本文运用波特五力模型,对恩阳古镇旅游开发与保护现状进行分析,并就其旅游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历史文化浓厚,各具特点的古镇便是不同地域文化的缩影。据统计,我国共有252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古镇,其中四川省有23处,且大多为木结构的古镇。然而,云南省香格里拉大火和贵州省侗寨大火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古镇消防安全在古镇保护和开发中举足轻重。以四川省成都市洛带古镇为研究对象,基于城市规划的视角,对历史文化古镇防火进行现状研究及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开展新模式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推进和旅游产业升级,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乡村、古镇旅游,这也成为拉动旅游业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矗立在四川省汶川县南部的岷江支流寿溪河畔的水磨古镇以古色古香的人文和自然环境吸引广大游客,成为一颗岷江古镇群的耀眼明珠。基于此,本课题以水磨古镇为调研对象,对它进行实地考察调研,挖掘当地复杂多元的地域文化,以期望展现水磨古镇藏、羌民族特色与蜀、粤文化交融的视觉形象特点。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研究;其一阐述水磨古镇基本概况,分析水磨地域文化特色。其二分别从整体空间形象、平面空间形象和其它媒介呈现这三个方面对这座古镇视觉形象进行详细研究。  相似文献   

7.
当前,文化旅游成为市场消费的热点,尤其是库车多元文化汇聚,具有众多的历史文物古迹。但是,文物资源与旅游"两张皮",如何使二者融合发展,既实现对文物资源的展示利用,又有利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成为当前亟需思考研究的问题。本文借鉴国内文物资源与旅游区建设的典型案例,探讨二者在库车市融合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8.
旅游经济中,我们如何对待古村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中国的各大文化旅游节上,古村落都成为一个亮点,相关展位前观者如云。江苏、安徽、山西、云南等省份推出的古村、古镇旅游线路,成为“十一”黄金周的热门线路。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启动之初,首先做的也是对山西农耕古村——后沟村进行详细而系统的调查。古村落身上汇聚了怎样的文化内涵与经济价值,保护与开发两者又如何达到一个平衡点。对它的高端研究必然会为以后进行保护、开发古代文化遗产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与经验。本刊特请权威专家就此展开论述。五位从事不同的工作,在各自的领域都取得卓越成就的专家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9.
<正>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农村人口离开村郊涌入城市,传统古镇缺乏活力,失落空间充斥,景观逐渐衰落,旅游模式同质化,广西南宁扬美古镇的发展迫切需要新的着力点。近年来,各种独特的艺术内容与方式成为乡村建设的研究热点,在改善和优化乡村景观的同时,对促进乡村旅游转型发展也起到了特殊效应。对此,文章从艺术介入地域文化、聚落景观、产业发展三个方面出发,探寻扬美古镇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存在着较为紧密的联系,如何看待和处理二者的关系,各界认识不一。我们应该在保护好文物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文物来推动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同时,以发展旅游来促进文物保护工作,做到保和用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1.
汪传才 《旅游学刊》2011,26(4):48-55
谁是旅游合同的当事人?这是摆在法院面前的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文章从旅游合同纠纷的实际案例出发,试图解决作为复杂问题的旅游合同一方当事人的认定难题。尽管赞同法院裁决时否定单位的旅游合同当事人资格的做法,但不接受其裁决理由,并提出了两种诠释路径:一种是基于现行法制,否定单位具有旅游合同当事人资格的正当性;另一种是面向未来,通过完善立法,承认单位是旅游合同当事人,但赋予作为受益人的旅游者直接请求权。前者适用我国《合同法》有关间接代理的条款,认定单位不是当事人,只是旅游者的代理人;后者建议完善《合同法》有关利他合同的规定,立法确认旅游者作为受益人得就其损害向旅行社提出违约赔偿。  相似文献   

12.
浅谈风景名胜区内旅游索道存在的合理性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蒋宁 《旅游学刊》2000,15(6):61-63
自1979年以来,我国旅游客运索道从无到有,迅速发展至目前的近300条,全国绝大多数风景名胜区都建有或正在修建索道,为促进景区交通运输现代化和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并非各方面人士都认同旅游索道这一新生事物。针对不断传出的反对者的批驳声,本人谨以山东泰山旅游索道股份有限公司的自身实践对反对意见中的几点误区加以分析,以阐述旅游客运索道在风景名胜区内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社会学框架下的旅游学学科属性定位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陈才 《旅游学刊》2004,19(6):15-19
本文在假设旅游学是一门独立学科这一前提下,借用社会学关于学科属性定位的分析框架,对旅游学的学科属性进行定位分析。从学科的认知维度来看,旅游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软”学科;从学科的组织维度来看,旅游学是一门“分野度”较高而“城市化度”较低的学科。旅游学学科的这些属性的确定。为我们解释旅游学发展现状提供了基本依据。能够使我们明确旅游学的发展阶段、发展方向以及应注意的问题,这对于旅游学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试论产业发展进程中的旅游区(点)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张辉  厉新建  秦宇 《旅游学刊》2001,16(6):34-39
在简要回顾中国旅游产业发展进程的基础上,本文对旅游业发展态势与旅游区(点)建设、经营和管理之间的互动关系做了重点分析,指出了在产业发展进程中旅游区(点)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武汉市居民休闲方式选择倾向及特征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金倩  楼嘉军 《旅游学刊》2006,21(1):40-43
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家庭收入的不断递增,休闲已成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武汉市为例,在对市场调查数据进行翔实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市民在休闲方式选择中体现出来的各种偏好进行了分析,并对由此形成的市民休闲方式特征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餐饮企业菜肴质量管理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菜肴的质量控制流程的各个环节,即采购→验收→入库→领用→加工→烹调→装盘→上桌来探讨如何管理好企业的菜肴质量。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信息时代 ,培养旅游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成为当务之急。笔者在选择适合旅游专业学生的教学内容、采用案例教学法、改革考试方式几方面做了一些改革探索 ,力争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SUMMARY

This article proposes a holistic, three phase model structured to incorporate the major components of the Experience construct. While speculation about what constitutes an experience abound,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among value, service quality, satisfaction, and experience is in its infancy. Before this relationship can be fully examined, dimensions of these four critical components need to be incorporated into a unified, holistic model that includes the three primary constructs of Service Quality, Value, and Satisfaction.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first challenge by developing a model and offering some propositions to encourage future research about the experience construct in hospitality.  相似文献   

19.
生态旅游与"三农"利益保障机制探讨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梁明珠 《旅游学刊》2004,19(6):69-72
生态旅游是21世纪的一种旅游时尚,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旅游开发新趋势。在我国,生态旅游开发方兴未艾。一方面.旅游的扶贫效应日益显现;另一方面,在一些地方也出现农民利益在一定程度上被忽略,由此造成了生态旅游发展与“三农”利益的不协调。本文依据“实现主体利益持续互动均衡”的原则.就关乎生态旅游成败和农民生计的土地补偿、利益分配、培训与就业、社区参与等问题,提出了建立“三农”利益保障机制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地开发的市场问题   总被引:37,自引:5,他引:32  
目的地的市场行为已越来越成为激烈的全球范围内的竞争行为。本文解释了与目的地有关的一些概念,并介绍了几个关于目的地管理和市场策略的理论模型。通过几个模型的综合运用分析,作者强调了目的地市场行为中产品细分,公共部门和私有部门合作,以及协调各利益集团物关系和当地资源可持续性利用的重要性。此外,作者还指出新技术和互联网络也是提高目的地竞争力的一种有效方式。总之,目的地的市场行为应突出优化旅游业影响和保证目的地各方获利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