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报告解读:日前,福建省质监局组织对福建省企业生产的畜禽水产罐头、果蔬罐头等罐头产品进行了省级监督抽查,共抽查了177家企业生产的184批次罐头产品,合格175批次,产品抽样批次不合格率为4.9%。其中,畜禽水产品罐头抽查34批次,合格34批次;果蔬罐头抽查132批次,合格123批次;其他类罐头抽查18批次,合格18批次。  相似文献   

2.
日前,福建省质监局对全省企业生产的水果罐头、蔬菜罐头(笋罐头)和香焖花生罐头进行了省级监督抽查,共抽查了17家企业生产的17批次罐头,合格16批次,产品抽样批次合格率94.1%。本次监督抽查主要针对果蔬罐头的商业无菌、甜蜜素、糖精钠、山梨酸、柠檬黄等涉及人体健康的安全指标进行检验。抽查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3.
江西省质量技监局于2007年第3季度对罐头产品进行了省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本次共抽查了40家企业生产的40批次产品,合格27批次,抽样合格率为67.5%。其中,抽查了6批次鱼罐头,合格率100%;抽查了34批次果蔬罐头,合格21批次,产品抽样合格率为61.8%。抽查结果表明,目前江西省市场销售的鱼罐头产品质量较好,但果蔬罐头产品质量问题严重。  相似文献   

4.
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罐头行业的健康发展,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对果蔬罐头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北京、河北、上海、山东、浙江、广西等6个省、市、自治区29家企业生产的46种产品,产品抽样合格率为95.7%。  相似文献   

5.
《企业标准化》2007,(2):62-62
果蔬罐头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29家企业生产的46种产品,产品抽样合格率为95.7%。 抽查结果表明:一是大型果蔬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较好,抽样合格率为100%。二是抽查中没有发现违规添加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问题,表明随着国家与地方监督抽查力度的加大,促进了企业质量意识的提高,加强了质量管理,使果蔬罐头产品的质量整体水平较前些年有较大幅度提高。 抽查中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是个别产品检出二氧化硫。在食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添加漂白剂后,其产品中会残留二氧化硫,强制性国家标准GB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果蔬罐头中禁止使用任何漂白剂。抽查中发现有个别产品添加漂白剂,主要是为了掩盖果蔬罐头内容物的颜色发生褐变,违规添加漂白剂。[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报告解读:日前,福建省质监局组织对福建省企业生产的笋罐头、食用菌罐头等蔬菜罐头进行了省级监督抽查,共抽查了61家企业生产的65批次产品,经检验,合格62批次,产品抽样批次合格率为95.4%。  相似文献   

7.
《监督与选择》2004,(6):D004-D005
北京市质监局近日对北京市生产、销售的罐头进行了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依据为GB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7098—1996《食用菌罐头卫生标准》、GB11671—1989《果蔬类罐头食品卫生标准》、GB7718—1994《食品标签通用标准》和产品明示。检验项目包括标签、固形物、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二氧化硫、商业无菌七项指标。此次共抽查罐头食品39种,合格28种,总体抽样合格率为71.8%。其中抽查本市8家生产企业生产的罐头食品11种,合格4种;抽查15家商场、超市销售的罐头食品28种,合格24种。  相似文献   

8.
《大众标准化》2008,(12):33-33
本次共对15个批次的罐头产品进行了监督抽查,合格13个批次,合格率为86.7%。不合格2个批次,不合格项目为标签、蛋白质。标签是消费者了解产品性能和使用方法的重要途径,标签在食品安全方面有重要的警示作用。由北京华联太原亲贤店经销的标明佛山市顺德区海鼎水产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胜江桥牌凤尾鱼罐头的标签中未标明质量等级,判定标签不合格;  相似文献   

9.
《监督与选择》2008,(1):20-20
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对果蔬罐头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北京、河北、黑龙江、辽宁、广东、浙江等12个省、直辖市110家企业生产的150种产品(不涉及出口产品),产品实物质量合格率为86%。  相似文献   

10.
《大众标准化》2007,(11):34-35
国家质检总局最新监督抽查结果显示,果蔬罐头产品实物质量合格率为86%。本次抽查量大面广,涉及北京、河北、黑龙江、辽宁、广东、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湖南、湖北、河南等12个省、直辖市110家企业生产的150种产品(不涉及出口产品)。  相似文献   

11.
日前,福建省质监局对全省企业生产的水果罐头,蔬菜罐头(笋罐头)和香焖花生罐头进行了省级监督抽查,共抽查了17家企业生产的17批次罐头,合格16批次,产品抽样批次合格率94.1%.本次监督抽查主要针对果蔬罐头的商业无菌、甜蜜素、糖精钠、山梨酸、柠檬黄等涉及人体健康的安全指标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12.
《大众标准化》2011,(11):45-45
抽查范围:临汾、运城2个地区的5家生产企业的10个批次的罐头产品。抽查结果:合格10个批次,产品抽样合格率为100%。  相似文献   

13.
日前,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有关检验机构对罐头、酱腌菜、水产品进行了监督抽查。本次共抽查了沈阳、大连等13个地区的110家企业生产的110批次产品,合格79批次,产品抽样合格率为71.8%。  相似文献   

14.
《大众标准化》2011,(9):40-40
抽查范围:大同、朔州、忻州、吕梁、晋中、阳泉、长治、晋城8个地区的44家生产企业的46个批次的肉制品。抽查结果:合格45个批次,产品抽样合格率为97.83%。主要问题:个别肉制品罐头商业无菌项目不符合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5.
《监督与选择》2004,(4):B016-B016
罐头产品的商业无菌是产品质量及食用安全性的关键指标,在对水果罐头产品质量的国家监督抽查中发现,产品中使用添加剂的问题严重。部分生产企业不具备检验能力,有的企业将产品放在地匕,经过几天,不出现“胖听”就认为是合格产品。还有一些发达地区的企业,不直接生产产品,他们从一些主要产地购入无商标的罐头,不经检验(也不具备检验能力),贴上自己的商标就进行销售  相似文献   

16.
《大众标准化》2013,(5):44-45
抽查范围:全省48家生产企业的56个批次的罐头。抽查结果:实物质量合格55个批次,产品实物质量抽样合格率为98.21%。主要问题:个别产品的油脂过氧化值超标。  相似文献   

17.
《大众标准化》2011,(9):41-41
抽查范围:太原、大同、忻州、吕梁、晋中、长治、晋城7个地区的15家生产企业的15个批次的罐头产品。抽查结果:合格11个批次,产品抽样合格率为73.33%。主要问题:个别产品的油脂过氧化值超标。  相似文献   

18.
日前,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有关检验机构对罐头、酱腌菜、水产品进行了监督抽查。本次共抽查了沈阳、大连等13个地区的110家企业生产的110批次产品,合格79批次,产品抽样合格率为71.8%。  相似文献   

19.
食品的质量安全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也是今年国家质量监督抽查的重点。近期,国家质检总局相继对婴幼儿米粉、茶饮料、罐头、膨化食品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抽查结果表明,大中型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较好,而一些生产规模较小的企业由于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落后、不重视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等原因,生产的产品仍存在质量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20.
姜衍华 《活力》2004,(7):187-187
罐头固形物是指罐头排除汤汁后剩余的内容物,本文主要研究果蔬罐头固形物的重量(简称固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