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首先对山东省2001—2011年文化产业核心层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发现山东省文化产业核心层的发展存在不同趋势,报纸类出版、广播电视职工人数、广播人口覆盖率及电视人口覆盖率增长明显。然后,通过比较发现,在全国各地区文化文物广播电视的基本情况中,山东文化产业核心层的发展处于中上水平,基本位于前十名。最后,对山东文化产业核心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相关性分析,认为:山东省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数和人均总收入3个经济指标,均与艺术表演团体数、艺术表演场所数及广播电台数3个指标显著负相关,与图书馆数、博物馆数、报纸类总印数、广播电视职工人数、广播人口覆盖率、电视人口覆盖率6个文化指标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数字电影的出现,降低了电影的制作和播放成本,提高了人们的视听享受。与胶片电影相比,数字电影显示出了无可比拟的优势。首先,在播放的稳定性上来说,胶片电影储存条件高,且容易产生划痕和褪色。而数字电影无论放映多少场次,始终能够保持稳定的画面质量;其次,数字电影没有器械运动装置,不会出现因放映员技术操作或胶片位置变化而引起的画面抖闪。第三,基于GPS技术传播的数字电影还可以实现多家多场异地同时播放,此举为实现影院的现代化营销,利用已知资源拓展影院业务成为可能。但是,数字电影放映设备与传统的胶片放映设备存在天壤之别,受放映人员技术水平的影响较大。掌握数字电影放映机巧,及时排除放映故障,是影片放映顺畅的前提。  相似文献   

3.
倪轶容 《浙商》2009,(12):43-44
“在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文化产业的战略投资者方面,浙江省有着很好的基础和一定的优势,但我们看到的现实却是,浙江文化产业的总体发展与其作为国内经济强省的地位不相符合。因此,培育、打造有竞争力的国有文化集团,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投资者,同时和民营文化产业错位交融发展,成了目前浙江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一个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 ,浙江所有制经济结构是伴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而变化的。一方面 ,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浙江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吸纳劳动力、扩大出口、促进投资、增加税收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另一方面 ,我们还要看到国有、集体经济以及国有控股和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在引导浙江经济发展和提高浙江整体经济竞争实力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本文正是基于对相关统计和调研数据的分析 ,概括了浙江国有经济的现状 ,并对当前浙江省国有经济格局的成因进行分析 ,明确国有经济的职能定位和战略作用 ,为浙江省的国有经济发展提供一个理论支撑 ,也为其他地区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对吉林省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代海涛  杨波 《商业研究》2005,(12):164-165,183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经济发展迅猛,成为我国当之无愧的经济发展“领航船”和人们解剖改革开放成功经验的“新样本”。通过对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状况的考察,并对吉、浙两省县域经济发展进行比较,借鉴浙江在民营经济、专业化市场、块状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以期为吉林省今后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文化产业是我国社会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我国电影文化产业发展为例,通过对我国电影发展的研究和分析,简要剖析以中国电影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产业在国内认同和国际化的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发展问题,分别从电影文化产业发展、发展存在的问题、文化认同和吸收等多方面探讨,并且通过比较分析,提出相关发展的建议,以期以电影产业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产业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能够向着更加国际认同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近百年的电影行业发展史中,放映技术随着电影的发展在不断地进步与发展着。但是,相较于电影行业发达的国家,我国的放映技术就比较落后了。在现代电影行业中,电影的放映水平对于电影的播放效果与经济利润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我国电影放映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对于我国电影行业的发展趋势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本文首先深入分析当代的数字电影放映系统,并对现今电影放映中光学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行有效探究。  相似文献   

8.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浙江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物流业发展对浙江经济的影响,指出真正影响浙江物流乃至经济发展的因素,结合浙江省特殊的区位优势提出了发展浙江现代物流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目标。实践表明,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本文以浙江省为例,在总结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和浙江省的文化产业发展实践,分类提出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基本路径,并用浙江某一文化产业集群化实践作进一步说明,以期指导文化产业发展实践。  相似文献   

10.
《商业企业》2009,(3):15-16,26
上海大光明文化(集团)有限公司是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为繁荣文化产业,按照有利于文化娱乐业发展、有利于文化市场监管、有利于文化事业发展的要求.经过资产重组,于2002年1月成立的综合性文化企业。集团以文化产业为主,涉及院线发行、电影放映、剧场演出、广告发布等领域。  相似文献   

11.
以2010-2013年间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广播电影电视、出版业和旅游业的38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DEA分析法计算并比较了各上市公司的综合效率,得出了相应的结果.整体上,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经营效率低下.其中,旅游业上市公司的综合效率值在样本企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广播电影电视业次之,出版业上市公司的综合效率值在样本企业中处于落后地位.  相似文献   

12.
The convergence of communications, information, entertainment, commerce, and computing—combined with a rising number of new services—has caused changes in the way people access and consume media. In recent months, the phenomenon of viewing audiences shifting wholly or partially from cable TV providers to over-the-top (OTT) media, also known as cord cutting or cord shaving respectively, has gained much attention. Despite anecdotal evidence of cord cutting and cord shaving presented in the trade press and industry conferences, there has been little rigorous examination of the true effect that cord cutting or cord shaving may have on TV networks and the media industry at large. In this article, we use behavioral data from a leading cable operator in the U.S. to identify and describe the key viewer segments. We also conduct simulations to examine the effects and implications of cord cutting and cord shaving from a customer lifetime value perspective for content providers, content distributors, and advertisers.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台湾与中国大陆同属华人社会,但两岸政治、经济与社会历史文化发展境遇不同,在媒介生态层面表现各异。近十年来,当代台湾流行文化与传媒文化的最重要代表是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台湾电视综艺多为台湾本地制作,是台湾政经社会发展的传媒景观与文化心理标本,内容丰富,视角多元,形态各异。以台湾电视综艺娱乐现象为考察对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管窥台湾媒介生态的多元侧面。本文借助"媒介生态"这个概念,紧扣电视综艺娱乐,将台湾电视传媒放置在传媒格局深刻变化,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文化影响力日益成为媒介品牌评价标杆的历史语境中,分析现状,引起反思与必要的借鉴,以提升对华语电视传媒发展新认识。  相似文献   

14.
贾鸿雁 《商业研究》2013,(1):195-199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10余年间,澳大利亚的文化旅游稳步发展,文化旅游目的地形象逐渐得到认可。从供给角度看,澳大利亚的文化旅游包括博物馆、美术馆、演出、节庆以及历史遗迹、遗产和土著遗迹,为推动文化旅游的发展,当地政府主导了一系列的研究项目和资助项目。澳大利亚的经验启示我们应进行务实的文化旅游研究,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政府应扶持与指导文化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15.
皖江文化、淮河文化和徽州文化共同构建起了别具特色的安徽文化。它们同时也是安徽文化创意产业的资源。其中,皖江文化以资源丰富、底蕴深厚独树一帜,涵盖了包含人文历史资源、现代传媒资源等不同类型的文化形式并因此为报刊出版、影视动漫制作、旅游娱乐开发提供了创意之源。为促进皖江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必要重点扶持优势文化产业,成立产业聚集区,形成区域文化圈,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快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16.
隐性广告在电视节目中的运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樊传果 《中国广告》2009,(2):114-119
隐性广告在各类电视节目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无论是在电影、电视剧,还是在娱乐类和新闻类等节目中,隐性广告都在积极地发挥着作用。电视隐性广告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对产品及品牌名称的植入,如节目冠名、台词植入等;也有对产品实物的展示,例如道具植入、奖品植入等;还有对产品属性的植入,如角色植入、情节植入等。电视隐性广告既具有成本低、接受性强等特点,也存在很多不足,因此在运作过程中必须遵循事先介入、认真做好策划创意等原则。  相似文献   

17.
Now playing in Business Horizons! A look at the movie industry's epic struggle to cope with one technological challenge after another. Reeling from the advent and huge popularity of wireless television in the mid-20th century, the motion picture business slowly made a comeback, only to be buffeted by successive waves of revolutionary technologies—color TV, cable and pay TV, VCRs, PCs, the Internet, and DVD players. Time and again, this venerable institution that thrives on “make believe” has dealt with the harsh realities confronting it.  相似文献   

18.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inema's commercial entertainment trend from the mid to late 1990s was both the result and the manifestation of the Chinese film industry's shifting economic and cultural orientations. The marketization and decentralization of the film industry directly contributed to the surge of entertainment pictures. The ongoing economic reform was accompanied by the rise of popular culture led by Hollywood imports, which further opened the floodgates to Chinese cinema's commercial entertainment wave. Major cinematic trends during the period are addressed. Such trends directly responded to the industry's marketization agenda.  相似文献   

19.
现代智能小区中的一个重要通讯与多媒体服务就是卫星接收与有线电视系统,该系统是利用高频微波、电缆等传输媒体进行传输,并在一定用户之间进行交换和分配图像、声音和数字等信息。本文就有线电视系统与卫星电视系统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然后就现代智能小区引入卫星电视系统与有线电视系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张娜  徐童  葛学峰 《对外经贸》2019,(10):66-68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传统单一的旅游形式已不再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逐渐成为时代新趋势。而IP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开发核心之一,拥有着优质的核心内容和庞大的粉丝用户群体,利用文化旅游IP的粉丝经济效应可以成为旅游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结合目前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发展特点,梳理了在文旅产业融合背景下文化旅游IP融合的各种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