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网络环境下如何实现高校图书馆经济价值最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立足于高校图书馆如何产生经济效率和价值的视角,从图书馆的外部性特征出发,探讨了高校图书馆的经济价值体现形式、途径、价值链延伸、经济价值的帕累托最优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3.
基于TRIZ理想化方法的环保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分析TRIZ理想化方法与环保产业发展路径的基础上,将TRIZ理论应用于环保产业,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此方法包括理想化水平的评价模型、TRIZ的帕累托最优与改进 (优化原则)、环保产业发展路径优化思路、步骤,可以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帕累托改进原理内在逻辑的分析,结合中国经济改革实践的讨论,在肯定阿马蒂亚·森对帕累托最优原理适用于"从地狱到天堂"的质疑具有合理性的同时,认为帕累托改进原理具有巨大的普适性,"从地狱到天堂"的景象应通过,也可以通过帕累托改进而加以避免.在此基础上,文章还就中国经济改革如何调整帕累托改进的选择方向,努力实现社会和谐,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估价行业以\"脱钩改制\"为主要特点,为了减少行政机关的权力影响,估价行业服务的重心从政府转向企业、行业和市场,随着市场逐步放开,在各方无损的前提下,将估价做得更专业、让市场做得更大,是典型的帕累托改进.而后随着新兴电商、AI大数据的冲击,加速了估价行业发展瓶颈的到来,改革发展的红利渐少,市场对...  相似文献   

6.
在近几年的假日旅游黄金周,厦门风景名胜区接待了大批游客。面对日益火爆的假日旅游,厦门风景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受到很大的威胁。因而,本文对厦门市旅游资源开发的实际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价值补偿措施。  相似文献   

7.
原威则 《经济师》2008,(5):179-180
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帕累托最优,指的是在政府组织中人力资源的配置已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在不损害其他组织或整体社会利益下,任何一种人力资源重新配置都不可能使本组织效用变得更大,也就是人力资源在某种配置下不可能由重新配置来使本组织效用变大而不损害其他组织或整个社会的利益。政府组织中人尽其才,每个人都在自己最合适的工作岗位上发挥着自己最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9.
社会保障基金最优持股比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俊  龚六堂 《经济研究》2008,43(6):50-60
在不考虑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的条件下,在无穷期生命期限模型中,中央计划经济和竞争性均衡经济的结果是完全等价的;但是在有限生命期限模型中(如代际交叠模型等),中央计划经济和竞争性均衡经济的等价关系就不一定成立,而且在"动态无效率"的情况下,竞争性均衡是帕累托无效的,这时就有必要引入政府来调节经济效率。本文在代际交叠模型中引入国有股形式的社会保障来研究最优社会保障基金持有国有股的比例。研究发现:通过调节社会保障基金的持股比例可以实现中央计划经济和竞争性均衡经济的等价,实现最大的社会福利,从这个角度出发就可以确定最优的社会保障基金的持股比例。本文的结论对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在未来的实际运作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首先分别对帕累托最优与拉姆齐最优进行单独分析,然后把二者统一到竞争性市场中的可持续解问题中进行深入分析并加以比较。最后得出,在可持续解存在的情况下,此可持续解一定是拉姆齐最优解,在满足其他条件下,此均衡解也是帕累托最优解。  相似文献   

11.
生态旅游可开发适宜度评价是旅游资源开发的前提。以广西猫儿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从旅游地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等三个方面,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综合评价猫儿山生态旅游开发的适宜性。研究结果表明:猫儿山现阶段的生态旅游开发是适宜的,开发后适宜度评价值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评价值由1.953提高到2.031,其中只有土壤质量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两因子评价值降低,说明猫儿山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较少的、可控的。猫儿山生态旅游开发促进了地方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改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评价值分别从0.562和0.267提高到0.970和0.602。该研究为桂林生态旅游可开发评价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应用单纯矩阵和模糊数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山西自然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评价。结论:(1)山西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的国际吸引力不强,以国内和省内为主。(2)开发潜力水平不高。(3)相比于山西文物古建筑资源,自然旅游资源的评价不高,级别低。依据山西以文化为主的旅游资源优势现状,为促进文化旅游的发展将山西划为四个自然生态旅游区,并确立晋东南为中心,晋北和晋中为重点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旅游的核心包含了努力将经济、社会、文化目标相融合的观念。生态旅游由于在资源的持续利用和促进旅游目的地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双重意义,近10年来在全球许多地方蓬勃发展。但由于缺乏合理规划和有效管理,随着旅游者人数的不断增加,对新的场所和经历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在一些旅游目的地,生态旅游开始对当地居民生活及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对野生生物、自然和人文资源造成危害。生态旅游的负面影响和成本因子不断显现,环境退化、经济的不稳定性和不公平性、社会文化的改变等因素使生态旅游发展陷入困境。为使生态旅游在持续性和利益化之间协调发展,就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生态旅游赖以发展的自然环境,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4.
海岸线是国家重要的国土资源和特殊的土地资源,是沿海开发的载体。本文以盐城市为例,在对海岸线资源评价的基础上,找出海岸线利用存在着围垦强度过大、缺乏整体规划、临海产业结构不合理、保护与管理措施不到位等问题,导致海岸线资源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功能和效益减弱,提出科学围垦、节点开发、防护保护、生态利用、严格管理等海岸线保护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5.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是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区域土壤资源系统的各项指标所进行的综合性评价体系,它可以科学反映土壤系统内各要素的互相作用过程,有利于对土壤资源这个复杂的系统进行合理评价,为区域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新疆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经济是典型的绿洲经济,生态环境脆弱,而采掘业、制造业及化工企业的污染,使新疆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压力。为了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的双赢,近几年来,新疆一直倡导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并且取得了喜人的成绩。通过构建新疆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分析评价新疆经济、资源利用以及环境安全状况,以促进新疆地区循环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生态旅游曾被认为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好途径,但是由于生态旅游产品具有的经验性商品、产品标准化程度低等的特征,决定了生态旅游的交易双方关于产品质量信息的不对称。而信息不对称又是导致生态旅游市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主要原因。文章运用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模型,从理论角度论述了我国目前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存在的困境,并基于现实情况提出了相关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关于深层生态旅游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本文提出了深层生态旅游开发的概念,即在生态旅游开发中,一方面强调开发活动对景区生态文化的挖掘、展示以及旅游活动对生态文化与体验的获取,另一方面强调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社区发展。深层生态旅游是建立在双向责任互动基础上的生态文化和体验旅游,与大众化生态旅游相比,它应是学习社会和体验旅游的必然要求,代表着我国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开发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9.
风景名胜区不仅是国家重要的自然与文化遗产,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目前.我国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开发已基本形成规模,具有相对稳定的客源市场,为周边逐渐兴起的乡村生态旅游提供了机遇。乡村生态旅游的蓬勃发展,为风景名胜区的深度开发提供了旅游产品延伸的空间。本文以宁波市东吴镇天童风景名胜区和周边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为例,对风景名胜区与乡村生态旅游的开发模式进行了探讨。风景名胜区与乡村生态旅游的结合,通过资源互补、客源共享的联动开发模式,将会稳定已有的客源市场,开拓新的客源地,实现互补发展、共同促进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